滴滴改编魔性《野狼 Disco》:来左边儿,跟我一起拽下来
事实证明,新时代的网民特别容易“上头”,前段时间还在考古黄晓明的“闹太套”,转眼就被一首土嗨的《野狼 Disco》给洗脑得不要不要的。
不但各种短视频软件上,出现了大量画龙画彩虹的小伙子;德云社也说着相声晃动起了胯胯轴。
嗅觉敏锐品牌当然不会错过,这一和消费者玩在一起的机会。近日,滴滴出行为了出行安全,特邀《野狼 Disco》的创作者宝石 Gem,对歌曲进行改编。
当主题由“东北人的666”,变为了“系好安全带”,蹩脚的粤语不再,但市井里的东北味儿犹存。
听完之后,荧幕外的观众也忍不住跟着老舅儿一起,将妈妈的叮嘱记心里,将保护生命的安全带系身上。
改编版《野狼 Disco》,
还是那么上头……
从潮牌的“万物皆可Supreme”到电商的“万物皆可盘猫头”,如今,“万物皆可XX”已然是一个品牌风靡度的评判标准。
作为《中国新说唱》史上最出圈一首“神曲”,《野狼 Disco》也不负众望,走上了万物皆可野狼迪斯科的道路。
视频开头,男主和好哥儿们相约出去玩,因坐后排没系安全带,被身为小区安全员的老母亲揪了下来。
看着年轻无畏的儿子毫无悔过之心,老母亲只好叫上小区安全员姐妹团,集体演唱,“系安全带”版的《野狼 Disco》。
于是,一场旋律洗脑、歌词押韵的小区“叮嘱”战,爆笑上演:
开车要带,坐在副驾驶要带
坐在后排要带,安全带不能不带
儿女出门在外,就怕出点意外
不要光顾耍帅,必须要带
市区里开30迈,就算撞都撞不坏
何况我坐在后排,系什么安全带
我已经不是小孩,这道理还不明白?
不用过度担心危险,才没那么容易来!
让你带,你就带
千万别把自己害
车速慢也别懈怠,惯性会把你甩开
无论坐在前排后排,必须要系安全带
不要磨磨唧唧,现在把它系起来
来,左手跟我一起拽下来
到了右边 找插排(咔~)
来,右手跟我一起拽下来
到了左边 再找插排(稳妥~)
在您胸前滑过一道安全带
车开起来不失态
开慢开快危险可能随时来
系住安全这条带
开车要带,坐在副驾驶要带
坐在后排要带,安全带不能不带
儿女出门在外,就怕出点意外
不要光顾耍帅,必须要带
就像原作中的“大背头、BB机、舞池中的007”,改编后的歌曲MV,也充斥着一种普通人的酷劲儿,比如拿玉米当话筒的大妈,坐在购物车里耍帅的青年……
滴滴出行联合“老舅儿”,通过嘻哈手法展现“妈妈向儿子科普安全知识”时的内心小剧场,成功将“前后排都要系安全带”的知识普及变得轻松有趣了起来。
虽然土的令人发笑,但里面饱含的情感也真实的令人战栗。
安全学习也可以很嗨,
让公益和娱乐一起摇摆~
随着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也不得不走向娱乐化的道路,公益+娱乐的实用又好玩跨界,成为了品牌营销的香饽饽。
再加上有陈伟霆将《野狼 Disco》从“铁岭蹦迪现场”一秒带到“维多利亚港”,二次引爆歌曲热度的小插曲,滴滴出行携手《野狼 Disco》,也就意料之中了。
一方面,后排安全带,一直非常关键,却又非常容易被国人忽视。但实际上,它的意义非同小可,甚至比前排安全带的作用还要大。
因此,滴滴出行在剧情的设计上,由“男主角坐后排没有系安全带被教育”引入,并将这一知识点贯穿始终,搭配魔性的“系安全带”舞,成功以用户喜爱的魔性方式,帮助他们观众记住这一安全知识盲点。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滴滴出行以及滴滴车司机的安全性,都是大众讨论的焦点。
于是视频中,滴滴车司机代表,也跳起来“安全带舞”,笨拙又潮流地向全体乘客科普安全乘车姿势,不仅用讨喜的公益方式,展示滴滴车司机可爱可亲的一面,传递品牌的人文关怀;还自然地将公益广告的落点引到滴滴出行身上,在相关场景中提升用户的广告记忆。
滴滴出行广告新突破,
不煽情同样能够收买人心!
一直以来,滴滴出行都是广告圈内的暖心代表,从2017年刷屏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到2018年看哭千万人的《最后一公里》,都是真实的感人故事,传递善意,展示品牌温度。
但正如擅长情感营销的999也开始戏精演绎“健康中国70年”,滴滴出行也在与消费者沟通的道路上不断寻找更新自己的语言库。
而正是洞察到了当代年轻消费者身上的猎奇心理,一支笨拙乃至土气的改编版《野狼 Disco》孕育而生,表面离经叛道,实则充满智慧,既满足了观看广告片的目标用户日益高涨的搞笑需求,又莫名其妙让人读出品牌身上一种敢玩且会玩的潮感。
由此可见,在“土味没有下限”、“广告圈没有鄙视链”的今天,品牌需要思考的是,除了眼泪之外,你还有什么?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