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每天都在过愚人节?这台“谣言粉碎机”还他们一个纯净的朋友圈
昨天是4月1日西方愚人节,年轻人总爱守着这一天想办法骗人,有人上当就满心欢喜。
不过玩笑归玩笑,真要放到平时,“骗子”行径可是令人深痛恶绝的。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老一辈父母们也能在一方小天地里,接触到外界的新兴事物。这本令人欣喜,但凡事有两面,因为手机和网络的存在,黑暗的渗透防不胜防,那就是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无孔不入
AI谣言粉碎机一键辟谣
网络谣言,让人每天都过着愚人节:
《小龙虾的致命真相:全世界都不敢吃,中国人却还被蒙在鼓里》
《昨天,绍兴大街又砍死一个,太惨了!》
《癌 有救了,喝这个竟恢复?发一次,救无数!》
......
毫无科学依据的内容、制造恐慌的消息、满是噱头的文章等等,朋友圈,总会出现这样的分享。
尤其是老一辈人,往往很容易相信文章中的内容,也听不进科普和辟谣,甚至因此妨碍到了正常生活。
他们不知道,现在的“媒体”不似从前权威,网络曝光度大不一定让作者更负责,所谓的专家或许也没那么值得信赖。
就在愚人节当天,阿里发布了一款“AI谣言粉碎机”,由阿里巴巴达摩院机器智能实验室研发,依托算法模型,目前在特定场景中的准确率已经达到81%,最快能够在1秒内判定新闻的真实性。
在信息被证实为谣言后,AI还可通过虚假信息的传播路径,定向给阅读过此信息的用户进行辟谣。
瞄准菜市场
大众参与,源头打击
有人说,菜市场是最具有市井烟火气的地方,因为这里面藏着我们的生活,也正因为此,菜市场是一个典型的谣言谈论地。
所谓抽薪止沸、清源正本,这一次,阿里云携一众传播最广泛的谣言来到了菜市场,就是想从源头突破谣言防线,使得传播声量和辟谣效果达到最大化。
在内容选择上,阿里云很好地洞察了中老年人的痛点,睡前玩手机致癌、吃无籽葡萄生不出孩子、多吃主食死得快等谣言本身就和生活息息相关,加上这些也是高频谣言,所以自带关注度。
在活动形式上,阿里云利用了大众的好奇心理,把因为谣言禁止的事项锁在谣言笼里,表现形式就足以吸人眼球。
谣言卡后附带的辟谣内容拉开,上面还有可以一键扫码查询的二维码,这个创意设计进一步增添了参与感,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阿里云在市场打造的这个谣言粉碎现场,将科普和生活结合,用开放式的参与提高大家的体验值,使得原本严肃生硬的知识普及变成了互动学习,准确传达辟谣信息的同时,让大家记得更牢固,创意形式也刺激了大家的二次传播。
由此看来,好的场景营销中,参与感尤其重要。
就像此次活动一样,通过在受众的生活圈中搭建活动环境,能将产品与用户匹配,有效拉近品牌与目标客户之间的距离。沉浸式的体验也很好的满足了连接-体验-传播的场景营销需求。
阿里的社会责任感
AI谣言粉碎机的推出,给了中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很大的帮助,社长也试着在微信小程序中体验了一下这个「微信辟谣小助手」。
主界面有3个栏目,分别是谣言识别、与我相关和辟谣机构。一般点进去自动跳到的就是“与我相关”一栏,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自己最近阅读的文章中是否有“谣言”,在谣言识别中可以查询自己不确定的内容是否为谣言;最后是辟谣机构,分了部分、健康类、社会事件类。
人民网发布《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6成中老年曾遭受过网络谣言的危害,谣言害人情况可见一斑,所以“谣言粉碎机”大获好评。
AI和云计算听起来十分遥远,其实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次谣言粉碎机就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信息源和对文章进行匹配验证,从而判断其正误。
这个数据模型的建立工作量十分庞大,而在不远的未来,“AI谣言粉碎机”将被应用在各大领域多种场合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段时间结束的SemEval(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国际权威比赛,由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举办)全球语义测试中,阿里的“AI谣言粉碎机”达到了81%,创造了假新闻识别准确率的新纪录。
从“谣言粉碎机”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其对于广大民众的用心,更可以感受到大企业在商业之外的社会责任感。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