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神曲改编、歌手实力开唱…品牌为何热衷“打歌”
随着新生代的崛起,现在的音乐不只是听,更要玩起来,像上半年刷屏的“淡黄的长裙”,给全网带来无穷乐趣,后来的热播综艺主题曲《无价之姐》,更是掀起一股翻唱和翻跳的风潮。
近年来,品牌对音乐营销的热情也持续高涨,音乐能将用户迅速带入情境,满足品牌沉浸式营销的需求,并成为品牌走进用户生活的一种方式。
下面就来看看品牌如何巧用音乐营销打动消费者的身心,有效传递品牌认知的同时,还引发出圈传播。
改编洗脑神曲实现传播破圈
音乐营销一直是泛娱乐营销中最主流的一种,音乐本身就具有大众文化属性,品牌可以借助音乐实现广泛的大众传播。
没人能逃过传唱度较高的洗脑神曲,它们的流行永远像个谜,有时候大家可能也不觉得这首歌特别好听,但就是很神奇地被洗脑了,比如几年前红遍大江南北的地摊风神曲《江南皮革厂倒闭了》,直到今年都还有品牌拿它改编广告。
本文图片及视频均来自各品牌官微
选择改编洗脑神曲,当然不是因为品牌也中毒了,而是用户确实容易被吸引,在用户熟悉度很高的神曲中融入品牌元素,让品牌内容嫁接到用户接受度良好的认知场景,便于产生惊喜反差感。
前段时间,淘宝特价版就魔性改编热播网剧《隐秘的角落》插曲,把吓坏不少网友的神曲《小白船》改得充满乐趣,以欢脱玩梗的方式引发粉丝关注和话题传播。
这种改编就是典型的借势传播,利用《小白船》聚集的热剧流量,帮助品牌迅速获得目标受众认可,通过音乐方面的造梗玩梗和年轻用户打成一片。
洗脑神曲是已经火出圈的音乐,男女老少都深受荼毒,所以才能助力品牌实现传播破圈,邮储银行就邀请腾格尔翻唱风靡已久的抖音神曲《下山》,用改编神曲的方式打破圈层壁垒,为品牌制造值得扩散的话题。
对于喜欢冲浪的“网瘾少年”来说,改编洗脑神曲是容易激发他们对品牌关注的方式,而且神曲没有过时的说法,不管何时何地都能再度掀起传唱浪潮,这对品牌传播而言非常有益。
量身定制单曲诠释品牌主题
邀请歌手为品牌主题量身定制单曲也是常用音乐营销手段,音乐蕴含丰富的情感价值,是品牌认为与消费者实现情感共鸣的最佳方式之一。
品牌定制单曲一般是以流行歌曲的形式表达创意,因为品牌最想捕获的受众喜欢通俗歌曲,根据品牌主题衍生词曲,契合度越高越能打动消费者。
被饮料耽误的娱乐公司雪碧就是音乐营销的高阶玩家,从周杰伦时期的主题曲《我要夏天》,到华晨宇、毛不易等新生代潮流歌手唱响的《渴不停》,雪碧用不同风格的限定单曲传递多元化、个性化的主题。
而且单曲风格恰好涵盖年轻人偏爱的流行、民谣、说唱音乐,以多样化的风格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也在反复传唱中加深用户对品牌全新slogan“透心凉,渴释放”的记忆。
像这样的定制单曲,也会最大程度结合歌手个人特质,因为品牌要借歌手之口唱出态度和主题,歌手唱法越贴合歌曲,就越能发挥音乐深入人心的魅力。
花西子就安排了一场神仙合作,让周深和方文山带来同名国风单曲《花西子》,用“深”音唱出东方彩妆的故事,将周深的空灵嗓音和方文山的诗意词韵完美结合,既给粉丝呈现不可多得的音乐福利,也把品牌主题有效传递给消费者。
定制单曲是品牌近几年很热衷的音乐形式,因为单曲从内容到风格无不生动体现着品牌创意和动机,尤其是饱含情感的单曲,能进一步软化消费者态度,改变其对品牌的看法。
打造音乐活动加深品牌关联
随着音乐节成为年轻人社交和集群的潮流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品牌也参与其中,除了赞助冠名就是自创音乐节IP,举办音乐活动引发消费者共情,音乐综艺植入更是数不胜数。
像瞄准年轻群体的江小白,不仅赞助植入说唱节目《中国新说唱》,在观众面前积极刷脸,还与有名气的选手定制说唱广告,GAI周延等歌手就为江小白YOLO推出主题曲《长河》。
江小白YOLO青年文化节也成为说唱界“春晚”般的存在,江小白通过持续的音乐活动加深品牌和说唱音乐间的关联,巩固自己在喜爱说唱文化的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线下的音乐活动有着天然的氛围优势,相比单纯的听音乐,更多是跟着音乐嗨起来,品牌打造音乐活动为用户提供玩乐空间,让用户身心得到放松,然后自然对品牌产生好感。
今年受疫情影响,尽管人们无法去现场感受音乐旋律的感染力,却促进线上音乐会流行起来,像萧敬腾在快手举办个人首场线上音乐会,张杰在酷狗音乐治愈开唱,仍然有大批粉丝愿意买单。
品牌打造音乐活动,是迎合受众偏好,也是为了加深关联,方便用户在今后回忆或联想品牌,音乐活动独有的场景化体验也能丰富用户的沉浸式感受。
总结
从洗脑改编、定制单曲到音乐活动,音乐营销的花样越来越多,品牌也习惯借此突破视觉观感,以更有穿透力的音乐撩动用户情绪,触碰他们内心,进行泛娱乐化的沟通对话。
不过,品牌也要重视音乐的创造力,音乐是一门不能急功近利的艺术,如果只是附和当下消费者喜好,跟风制造速食音乐,那么在声量热度散去后,这些歌曲也就不值得传唱了。
所以洗脑歌曲的选择需要慎重,宣传可以洗脑,内容不能无脑,改编要放大品牌优点,而不是一味恶搞、鬼畜制造噱头。
品牌单曲则在保证专业水准的基础上做到差异化,而且要好听、抓耳,品牌不能用歌曲感动自己,而是要吸引目标受众,如果定制单曲能成为传唱的流行歌曲自然更好。
音乐活动最好坚持打造,品牌可以把它做成长线IP保证影响力和渗透力,总是心血来潮是无法占领用户心智的,长期规划才能稳定释放IP的价值。
品牌玩音乐营销要玩出新意,毕竟流行歌曲那么多,红的也只有一小撮,想用音乐营销打动消费者,就要保持创意和新鲜感,而不是随意跟风。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