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毕业季定义为新赛季,一加是懂隐喻的
毕业季,一直是品牌营销圈里的一大热点,特别是对于智能手机这种主要对标年轻群体的品牌来说,自然是一个必蹭的热点,其本质都在于一点——圈粉年轻消费群。
一加手机自然也不例外,在最近就通过借喻的手法来拍广告,把游戏和学习做了一波结合,背后也隐藏着品牌抢占中端市场的野望。
借势毕业季感性氛围
一加为年轻人加油打气
一转眼,又是一年的毕业季,曾经的青葱岁月、校服少年、温馨教室…毕业季总是伴随着满满的青春味道。
作为一个聚集着众多年轻人话题的营销时机,毕业季一直都是各大品牌博弈厮杀的“必争之地”。那么如何从借势营销中突围而出就成了品牌最大的考题。
为了给毕业生们加油打气,一加手机携手中国青年报,邀请戴建业教授出镜,共同上线了毕业季短片《给毕业生的新赛季公告》,鼓励所有毕业生在“新赛季”放手去拼。
短片中以“游戏赛季”为创意隐喻,将毕业征程转化为热血竞技叙事。戴建业教授以“40届毕业生带教者”身份切入,把毕业季定义为“新赛季开启”,将校园经历比作“球场高能爆发与逆风翻盘”,图书馆自习室化身为“上分战场”,宿舍通宵场景转化为“理想对局”。

玩游戏本身就和学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些游戏术语的密集植入,让戴建业教授的文人气质与电竞语言形成反差萌,既保留师长关怀又契合年轻群体话语体系。

借助短片,一加手机将其产品的性能助力比喻为新赛季装备,在热血与温情的交织中,完成对毕业生的鼓励,进一步实现与年轻人的同频共振。
一加手机打造了毕业季所需要的“知识深度”,也兼顾了产品在游戏性能上的“实力”卖点宣传,可以说是一支短片,一石二鸟。
游戏&学习相互借喻
做有态度的营销
毕业季之所以能够引起讨论、总让人想做点什么纪念一下,就是因为它的不可逆转,而此次一加可以说是拍出了一种体感,有酸有甜,有苦有乐,这就是青春。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青春都是一些开心的事情,可以到处玩,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其实不然,青春中的苦或许才是占大多数的那个,也正是有这些苦、这些挫折,才更让人印象深刻。
品牌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一种借喻的方式加油打气,把学习和玩游戏结合,去传达一种态度——毕业季就是新赛季,别害怕,放开打。这种态度向的传达,一加可以说是老玩家了。
早在去年,一加手机就曾打造了一支态度短片《Try Different》,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了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去表达“人生大事,始于小尝试”。
影片开场就是一句灵魂拷问:为什么,大部分的态度广告,里面的年轻人总是打满鸡血,这不禁引人深思,似乎形容年轻人都是在那打鸡血,都在那里向上攀登。
一加则给了一个新的答案,每个人其实都活得很多样,很多人实际上是有“Try Different”的精神,比如平常习惯吃咸的豆腐脑,或许可以试试甜的,出行总是在挤地铁,偶尔试试骑单车看风景。

尤其是结尾的文案也比较有味道:“不计较结果,去尝试不同的精彩,人生大事,始于小尝试”,很有耐克这类运动品牌“just do it”的风格。
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对文案的把握,对于这种已经具备普世化知名度的品牌来说,很多都会选择从价值观、态度层面上入手,本意就是深化消费者好感度的过程。
一加手机之于中端市场的抢占
每一个毕业季,似乎都有着奇妙的魔力,能够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对于品牌来说,如果能凭借毕业季这一特殊节点在广大毕业生的心中刷上一波好感,简直就是锦上添花,关键就在于对创意的考究与把控。
然而,与其说此次一加手机邀请戴建业教授所打造的《给毕业生的新赛季公告》只是单纯的游戏&学习相互借喻、做有态度的营销,不如说是品牌对于年轻群体的抢占,进一步在中端市场站稳脚跟。

当下的手机市场相当内卷,但这种内卷也是必要的,它促进的是一种社会、科技水平、综合实力的告诉发展,市场蛋糕就这么大,只能说是全凭实力抢占。
在高端市场,诸如华为、vivo、小米,都争相在技术层面奋勇厮杀,市场其实已经趋于饱和,尤其是对于华为来说,相信大家都挺多华为的“越高端的卖的越好”这句话,本质上是因为大家是非常愿意为技术买单,一度出现说华为越高端的越有性价比这个说法。
高端市场趋于饱和,很多品牌更多只能抢占中端,这一块市场潜力也很大,但声量则会小很多,毕竟大家想比的,都是一些最前沿、最秀肌肉的拿来比较,自然关注度就不如前者。
然而,在中端市场,其实也有诸如红米、华为nova这些系列在瓜分蚕食,谁能抢到很多用户青睐,谁自然就有话语权。

一加更多是瞄准了年轻群体中的中端潜在用户,用态度营销的方式去收获青睐度,当然,在当下讲情感、讲态度趋于同质化的环境下,能否真正走进年轻人内心依然是个大课题。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