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上新宠物广告,化身情绪价值制造机
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为迎合这群多元且个性的年轻人,品牌商们可以说是绞尽脑汁的利用营销手法进行“圈粉”。
其中,针对品牌调性、洞察用户情感进行营销布局逐渐被广告主所挖掘并使用,成为品牌收割年轻人的重要突破口。
天猫最近就给宠物品类打造了一支广告片,在制造出强大治愈感的同时,也映射品牌之于宠物赛道的跑马圈地。
瞄准宠物经济
天猫打造治愈系大片
宠物经济这个概念很早就有,很大程度上与单身群体增多有关系,为了消除那种孤独感,很多人就会选择养宠物,甚至也会自诩猫狗的“妈妈”,通过代入角色来弱化生活焦虑。
这也就使得这一市场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不单是猫粮猫窝,宠物医院/护理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品牌自然也就盯上了这一块正在开发的蓝海市场。
基于此,天猫就发布了一支创意广告《小狗教会我自由》,从宠物给予主人情绪价值的层面入手,结合当下的春日节点,在用户端制造出了一种昂扬向上、岁月静好的体感。
每个人都需要Puppy time,我们虽然无法交谈,却每天都在治愈彼此。影片并不是一贯地从用户的视角去讲述提供给宠物的何种帮助/支持,而是反其道行之,去讲宠物给人带来了什么。

小狗教会我去疯、去野、去感受自由,丰富着我与世界的联系。小狗和自然,皆是人间良药,迎着春暖花开的节点,宠物给了人以无限的情绪价值。
可以注意到,宠物在其中更像是一种“挚友”的角色,就像同伴一样,一起玩、一起疯,去细嗅大自然中的各种美好,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从营销层面上说,这其实是品牌借势春日节点,在呈现一种治愈感的同时带出产品,让产品活化,成为广告中的“自然角色”。
岁月静好氛围感呈现
撬动用户情绪
营销场上五花八门,情感、沙雕、态度营销层出不穷,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的过程,能否博得消费者的信任,就是品牌营销的关键之处。
产品是死的,而故事是有生命的。广告的本质即是沟通,而讲故事就是一种高明的沟通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品牌以生命力,从而让品牌显得更加灵性、有活力。
天猫此次营销的高明之处在于对一种氛围感的呈现,把一种春天的感觉给表达出来了,尤其是结尾点睛之笔的文案:自由,就要在大自然里找,就让小狗带你一起去找。

一方面把宠物和春日做了一波关联,达成一种浑然天成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以走心文案圈粉用户,这种注重氛围感的春日营销,其实并不少见。
早在之前,爱马仕就曾上线了一支动画短片,巧妙地借春天的自然原野景色营造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
动画中,爱马仕将其鞋子、腰带、箱包等产品自然地融入到春天的景色中,让产品仿佛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小精灵在树林中跳跃、起舞的过程中,小精灵所到之处花自开。
整部动画短片呈现出一种清新、灵动的画风,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愉悦和向往的情绪,为品牌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一个积极美好的背景。
二者的共同之处都在于一种对于氛围感的拿捏,天猫是把生活态度融入春日踏青,爱马仕则是把产品融入童话故事般的场景,进一步撬动用户情绪。
借势春日节点的品牌价值观传达
氛围向TVC,其优势就在于情节上的感性能量,通过刺激用户视觉及听觉层面,产生心理和情绪上的起伏,尤其是与心爱的小狗一同奔赴自由,“野”生成长,享受每一个风和日丽的当下。难免给人一种憧憬和向往。
然而,与其说此次天猫《小狗教会我自由》广告片只是单纯的岁月静好氛围感呈现、撬动用户情绪,不如说是借势春日节点的一种价值观传达,最大程度上掘金宠物经济。

随着90、00后逐渐登上社会消费舞台,“个性”、“独立”、“不羁”是这一群体的主要标签,相对于常规的品牌卖点广宣,与年轻人建立稳固的情感链接往往要更为重要。
可以注意到,影片的重心并没有放在广告狗粮猫粮等宠物用品,而是注重一种价值观传达,一种生活态度传达,希望大众有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春日节点,可以用来踏青、可以赏景、可以和最好的伙伴骑着自行车去公园逛上一圈,这些都是享受当下、享受自然的方式,可以暂时逃离那些日常喧嚣和工作、生活焦虑。
这种情感沟通很容易引起感性群体的内心共鸣,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任何人都想去释放、散心,尤其是对于养宠人群,这类人会更多需要情绪价值。
而天猫表达了一种宠物和人治愈彼此的价值观,说是广告,倒更像是对养宠人群的应援,以浪漫、快乐、轻松的故事去圈粉目标用户群。

当然,情感营销趋于同质化的环境下,品牌想要出圈还是需要看创意和洞察,毕竟好创意和好洞察永远是抢夺用户注意力的第一要素。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