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门”事件后,海底捞31周年庆打起了感情牌
近期,海底捞因“小便门”事件闹得满城风雨,品牌形象也遭受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虽然高额赔偿展现出了品牌在危机处理上满满的诚意,但依然无法完全消除大众内心的膈应。
恰逢品牌成立31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海底捞上线了一支情感大片《有你真好》,向广大的消费者打起了感情牌,一起来看看吧~

海底捞上线31周年情感大片
绑定快乐记忆
短片伊始,一句“31年很长,也很短”奠定了整个片子温情回顾的基调。在这31年的时光跨度里,海底捞想要向新老朋友们真挚地道一声“有你,真好”。
随后,短片呈现出一个个发生在海底捞店内的生活场景:有独自前来用餐的顾客,海底捞贴心的服务让其即便一人也不会感到孤单,而是拥有陪伴和温暖的去处,传达出“一个人也有陪伴和去处,真好”;

有人在这里,借着火锅热气腾腾的氛围,鼓起勇气,终于认清了心中七上八下的小心思,不禁感慨“七上八下的小心思终于看清,真好”;

还有人在这里品尝到了熟悉的家乡味道,无论距离家乡多远,那熟悉的味道都能瞬间勾起思乡之情,连接起家乡与当下,诠释了“家乡味多远都扯不断,真好”。

工作生活中的重要节点也在海底捞留下印记,有人离职选择在海底捞举办一场特别的庆祝仪式,告别过去,迎接新的开始,“离职也要有一场庆祝仪式,真好”......

短片中人们或是被海底捞的快乐氛围感染,或是用自己的快乐感染着身边的人,“有被快乐住,也有快乐别人的你,真好”。
大家在海底捞一起欢笑、打闹,一起成长、担当,无论是大朋友、小朋友还是老朋友,都能在这里短暂地做回最真实的自己。海底捞希望每一位顾客,不止在海底捞,在生活中的任何时刻,都能拥有快乐的能力。
整个短片以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海底捞与顾客相伴31年的美好瞬间和深厚情感。

用场景唤起共鸣
强化品牌心智
在情感消费时代,品牌周年庆要提升用户号召力,必须要靠“感化”。而情感内容则能够把用户的忠诚建立在满足某些精神需求的基础上,使品牌在寓情于理之中得到用户心理上的认同。
海底捞这支情感短片,没有将周年庆单纯定义为品牌自身的庆祝,而是巧妙地转化为对用户的回馈。
短片以 “有你,真好” 这样直接、真诚的口吻,向用户传达品牌心声。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营销套路越发敏感,海底捞此举让用户真切地感受到海底捞对自己的珍视,而不仅仅是把用户当作消费对象。

这种简单纯粹、不加修饰的情感表达反而更能打动人心,有助于拉近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平等、友好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更容易对品牌产生好感和信任。
而通过回顾31年来用户在海底捞发生的各类故事,涵盖生日、离职、表白求婚、毕业欢聚等丰富场景,让用户在短片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这种对用户生活场景的深度挖掘和重现,极大地增强了用户与品牌之间的情感共鸣。
当用户看到那些熟悉的场景,会不自觉地代入自己的经历,从而深刻感受到海底捞在自己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强化了用户对品牌的情感依赖和忠诚度。
此外,海底捞一直致力于打造快乐消费的场景体验,此次周年庆短片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快乐感知。生日作为海底捞极具特色的服务场景,在短片中多次呈现。

图源:海底捞广告视频截图
通过展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海底捞快乐过生日的情景,强化了 “一吃海底捞,马上没烦恼” 的品牌心智。
尤其是将品牌庆生和用户生日场景深度绑定,一方面突出了海底捞对生日场景服务的重视和专业,另一方面让用户在看到短片时,会优先联想到在海底捞过生日的快乐体验,从而在未来有生日聚会等需求时,海底捞成为他们的首选。

打感情牌化
可进一步解品牌形象危机
品牌在策划一场营销活动时,如果能洞察到用户情感诉求,在内容上满足他们的精神期待,则很容易引起用户的情绪共振。
通过有代表性的经典元素来引发消费者的的回忆和情感,从而产生对品牌的好感。这可以成为打造一个陷入危机的品牌的有力手段,往往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可以说,贩卖精神层面最深处、最柔软、最宝贵的回忆无疑已成为品牌新的有效情感沟通的营销方式。
小便门” 事件使海底捞的品牌形象蒙上阴影,消费者对其卫生等方面产生质疑。而情感大片情以真挚的情感表达,如 “有你,真好”,向消费者传递品牌对他们的重视与珍视。
通过展现各种温馨、快乐的用餐场景,如顾客在海底捞享受贴心服务、庆祝重要时刻等,将公众的注意力从负面事件转移。
短片中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画面,让消费者重新聚焦于海底捞一直以来主打的优质服务和温暖氛围,让消费者感受到海底捞依然是那个关注顾客需求、能带来愉悦体验的品牌,逐渐淡化 “小便门” 带来的不良印象,重塑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正面形象。
这种情感连接有助于修复消费者因 “小便门” 而动摇的信任,使消费者重新建立起对海底捞的信心,愿意再次选择其服务。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