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洞察+场景化营销,康师傅饮用水玩转营销“组合拳”
“百花齐放”的迎庆局面
品牌聚焦于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国家70周年庆典刚刚离我们远去,余声还一直萦绕在我们耳边。趁温热之际,文导再次细品了各大品牌营销战略,发觉2019年品牌营销层次有了很大的提高,最明显之处在于品牌特色得以融合并释放!
过去,众多品牌营销思维只停留在浅层,简单粗暴的“贴片式”营销不仅没有使品牌特色得到很好诠释,而且在用户心智中只起到“蜻蜓点水”效果。
快速试错、更新迭代后,如今品牌更懂得“厚度式”营销。通过内容深耕,将自身品牌特色符号融合到营销策略里,直接或间接传达品牌文化与内涵。
就说这次迎庆举动,“百花齐放”的营销局面里,知乎借用“自问自答”方式,引申出祖国70周年重大发展;简一瓷砖大理石把“无缝”特色与祖国交通发展紧密结合,喊出“爱不分离”口号;海尔则记录一家三代同堂故事,随着“家电更换”镜头见证祖国变化的历程……
话说回来,文导发现好多品牌都聚焦在“祖国70周年”高光时刻上。为了避免内容同质化,有些品牌选择另辟蹊径,落脚点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儿”上。
比如银联的《银行很行》,微粒贷的《中国人的一天》,两者围绕着“人文精神”歌颂祖国同时凸出人民劳动付出之美,从而呈现品牌文化、愿景。
除以上两个之外,文导还发现有一个品牌在祖国70周年之际,通过一些列动作,与消费者进行了多维度多场景的沟通,它就是康师傅饮用水。
康师傅饮用水作为民族品牌,它一直在圈内起着领头羊作用。2018年,联合机构举办“航天精神中华行暨康师傅·食品安全科普展”,2019年9月份还喜提第11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饮用水独家供应商……这次,面对祖国高光时刻,也踊跃加入迎庆队列中。
它先后推出了2支微电影,分别是《翻越大山,点燃595万个希望》、《前往远方,守护4200公里的幸福》。
可能2支微电影对康师傅饮用水而言,表达形式略显单薄,所以延伸营销广度与深度,相对应打造了多维度场景。
现在,我们一一来深入解剖,看看康师傅饮用水营销“组合拳”背后的新姿态!
深度洞察用户情感
真实故事作为奠基,引出品牌理念
俗话说,“天下武功,唯真不破”!
对品牌来说,即是真诚地表达自我,真实地反应事件。因此,康师傅饮用水它在营销时,选择用真实故事来阐述自身理念。
《翻越大山,点燃595万个希望》
此微电影根据真实经历改编。1992年,摄影师解海龙作为一名记者,离开县城走进贫困乡,用镜头拍摄当地贫瘠的环境,记录孩子们知识匮乏的现状。
一张张真实的照片引起社会重视,于是不少爱心人士协力推动“希望工程”发展,齐力改善当地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4200公里的幸福》
以上微电影讲述在2000年西气东输工程大背景下一个平凡家庭的故事,这是一个舍小为大的故事。如果没有背后那些默默付出的工程师们,至今温暖纯净的天然气也无法走进千家万户。
或许有用户看完这两支微电影会产生疑惑,觉得2个故事和康师傅饮用水有何关联?其实并不然,从营销专业角度来看,背后有着千丝万缕。
从内容打磨到人物细节呈现,无时无刻都在塑造“真心=安心”品质。
人们常说,真实能够给人带来安心!抓住这个细节,品牌在打磨这2支微电影时,没有刻意煽情画面,只纯粹地记录那个年代真实事件。
所以,人物的形象、真情流露的行为举动给用户带来真实感,故事内容所营造出来的画面,带来一种安心感。
借助”真实感“,充分表达品牌自身价值。
在营销中,很多品牌往往注重“说清”本质,却忽略了“说动”的重要性。说清,是主观的,品牌总会急于把自身产品优点“塞”给用户;而“说动”是客观,站在用户角度出发,通过打动用户来让他们为之消费。
于是,它借用“人文精神”共鸣这点,让用户看到默默奉献的英雄们令人安心一面,从而为自身做了铺垫,发挥“安心”价值。
刻画品牌符号,强有力渗透到用户心智。
一个品牌,要有它自身独特代表性,能够与竞争形成差异化。比如联想电脑的开机的声音,就是它品牌符号;厨邦酱油上的绿色格子标志,是它与其它品牌不同之处。
我们再来看看康师傅饮用水,它所刻画的就是“安心”!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长,我国瓶装水行业呈现较快发展。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3-2018年,我国瓶装水行业销售收入持续走高,至2018年我国瓶装水行业收入突破1800亿元,达到1830.9亿元,同比增长9.5%,近5年来瓶装水行业年均符合增长率为10.58%。
较快发展之下,瓶装水也接替碳酸饮料,成为软饮料行业最大子行业。2017年,瓶装水市场份额高达29.4%,2018年,瓶装水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至32%,延续了稳中有增的态势。
(图片来源@前瞻经济学人app)
为了抢夺市场,不少饮水品牌都在为自身不断赋能,有的从“微元素”角度切入,有的从“生态环境”角度切入......其实,在文导看来,这些与用户意识相连接既微弱,又很模糊。用户只知道这样事物的存在,却很难达到思维同频。
康师傅饮用水洞察市场现象这点,决定在保持自身产品优势情况下,真正从用户心理出发,以“安心”作为切入点。
之所以选择这个角度,是因为康师傅饮用水为民族品牌,身上扛着更大责任,在用户饮水方面考虑得更加长远。
安心之水是用户们生命中,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深得用户认可后,再不断强调刻画此符号,就很容易占领用户心智。
多场景打造
品牌影响力更加深度化
除了这2支微电影外,文导在前面也说到,康师傅饮用水营销是多矩阵的布局,也是所谓多场景打造。
多场景打造,是营销界常见的策略。不过,部分专业人士对此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觉得多场景打造就是在一个场景里,营造多样化氛围。
其实并非如此,有广度和深度的多场景打造一定是多个场景联合,以基本点为前提做延伸。好比如这次康师傅饮用水,它的布局确实值得借鉴。
聚集年轻群体“根据地”,用“玩”让自身品牌年轻化又可以播传“全家人的安心之选”概念。
《超级符号》里提及到,想要让一个品牌获取更大声量,要做到“播传”而不是“传播”。别小看这点,本质上有着很大差别。
关键取决于前者是“传”,后者是“播”。传,是用户自愿把你的信息价值传出去,真正实现落地化,而播,只是品牌自身把产品信息点播放出去,是否实现有效性还是未知数。
为了很好执行“传”,自然少不了参与感。提到用户“参与感”总是绕不开这一话题——缺少了参与感的营销,不过是品牌的自嗨。
想让用户参与,前提是要扎根他们“根据地”,然后“入圈”。康师傅饮用水品牌掌握这点,于是在构建营销活动时,选择从抖音入手。
抖音,是个年轻群体高流量、高集中地方,也是众多品牌倾向之地。对它来说,还有一个重大优势是抖音聚集年轻妈妈群体。
(图片来源于@199IT)
康师傅饮用水在抖音上以#全家人的安心之选#作为活动话题,把2支微电影内容分享到抖音渠道上。据文导观察,《4200公里的幸福》这支视频的点赞量高达25.6万。
顶梁柱为“大家”、为这个伟大工程,在外奔波多年,而女主人则默默支撑起这个“小家”。
这故事不正是千万家户的缩影嘛?!
康师傅饮用水把这缩影以八倍镜扩大化,正击中用户心怀,使得两者之间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碰撞,产生心灵共鸣。所以,这么高的点赞量,看得出来用户对内容的认可,对品牌营销观点的欣赏。
另外,在今年上半年康师傅饮用水品牌联合刘涛,在抖音上发起一场“亲子比赛”活动,还邀约众多明星妈妈参与。当然,品牌还不忘设计一组可爱的表情包。
两者影响下,让众多年轻妈妈带着自己孩子玩嗨起来。品牌做到了传递“陪伴之爱”品牌内涵同时,凸显了“全家人的安心之选”主张。
跨界联合,用户群体互交,为私域流量增量。
品牌跨界联合,强强联合,已是品牌界一种常见的营销模式。
深谙此操作模式的它,将这次的两支微电影选择环球人物公众号、新华社公众号、ONE文艺生活公众号等几个号,一起联合推广。
这几个号走的是权威、亲民路线,和它的理念不谋而合。通过这些号协力相助,用户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互交,甚至是这些公众号为品牌引来大量用户关注。
再在康师傅饮用水打造优质内容基础上,使得他们注意力都聚焦于“全家人的安心之选”这点里,从而真正实现私域流量高粘度效果。
出现于淘票票/万达等电影院取票机,增大曝光量。
猫眼专业版发布了国庆档(10月1日-10月7日)数据洞察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国庆档,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43.8亿,观影人数首次突破1亿,成为实至名归的史上最强国庆档。
而康师傅饮用水选择在时间节点与淘票票、万达电影院合作,这番营销举动实属高明。以上数据可以看得出,如此大的人流量,可以为品牌自身带来巨大的曝光量。
除此之外,微电影宣传借势大热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投过猫眼、淘票票、格瓦拉、开屏广告;新华网点位等。
这些点,都是年轻群体制高点。康师傅饮用水通过多次播放,增加曝光频率,从而让用户们了解到“全家人的安心之选”概念,加深了消费者品牌印象,提高了品牌好感度……
总结
抛开营销形式多样化,康师傅饮用水它从深度洞察+场景化营销两方面切入,紧密结合势能会高涨,宛如一艘火箭,“全家人的安心之选”就是那个点燃火。
两者相辅相成后,使得康师傅饮用水得以广大用户们认可,也会促使他们在消费时不知觉选择它。
不得不说,康师傅饮用水这次营销“组合拳”打得妙!!!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