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家居双11新编《好汉歌》,歌词有点消费主义味儿了
双十一向来是品牌营销的“兵家必争之地”,争创意、争实惠、争视觉......从本质上说,双11营销其实是一场品牌对用户的注意力抢夺。
最近看到了顾家家居的双11营销案例,其中的亮点是对用户痛点的洞察,但同样也有不足,片中改编的《好汉歌》经典曲目,其中的“该出手时就出手”有了鼓吹消费的嫌疑。
“该出手时就出手”slogan循环
有鼓吹消费嫌疑
先看片子,顾家家居携手向往生活星推官金靖、向往生活大使黄渤上线全新广告片,为顾家家居双11狂欢购物季拉开序幕。
双11优惠规则复杂,凑单满减成为难题。顾家家居瞄准该痛点,推出各类产品套餐,为消费者「一站配齐向往的家」。
影片中呈现了3个主要场景:家居太多太杂,顾家让选购不是难题,全都给你配齐;不仅兼顾颜值和舒适,同样也没有复杂的优惠福利。
其中的一大创意点是顾家家居把经典歌曲《好汉歌》进行魔性改编,于广告片中喊出「该出手时就出手啊,向往生活在顾家啊」的口号。
以音乐作为媒介做营销没有问题,但其中也需要注意立意和目的,片中在转折点的一句“该出手时就出手”,本身映射的就是一种“赶紧来买”的目的,即品牌对消费主义的一种应援和站位。
换句话说,《好汉歌》中的歌词搭配这般情节展现,让TVC中的消费主义调性已经大过创意本身,更像是赶紧让大众来消费,而不是阐述品牌的独特卖点。
从逻辑上说,顾家家居于双11之际为消费者打造「向往生活,出手可得」一站式家居购物体验,其根本目的应该是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的家居解决方案。
但这一支效果广告已然有些南辕北辙,片中并不是对健康、舒适、环保的家居解决方案的诠释,而是对于消费主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双11消费鼓吹。
内容力匮乏
卖货意图明显
从品牌端看,各大品牌都在造节,即便不是造节,也越来越多的做战役项目,越来越多的营销IP与营销节点。
比如双11、端午节、圣诞营销、元旦、春节、情人节等等。
所谓节点营销,本质上都是通过强内容进行流量整合,基于商业化的目的,获取更高的流量溢价。但此次顾家家居的双11campaign,其劣势就在于内容力。
去年双11,网易严选就延续反套路手法,联合罗永浩发布双十一品牌大片《啥是好东西》,可以说是兼具趣味和产品卖点广宣。
品牌抓住了罗永浩耿直真实的人设特点,从广告圈过度营销的现象切入,以罗永浩亲自拒掉了5个华而不实的广告创意为故事主线,表达了「反对浮夸广告套路,好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的品牌理念。
品牌很好的挖掘了罗永浩的人设价值,就如TVC中的文案呈现:“哪怕身背6亿巨债,仍然能够沾枕头就着”,将「怕猫」、「不会颠勺」、「限高」等真实人设标签与产品卖点结合,营造了极大的喜剧效果。
这种很真实的暗趣味给人以实诚、实在的感觉,尤其是当时罗永浩正处于大众调侃的流量中心,让人看后都能够会心一笑,兼顾趣味和平台卖点传达。
而顾家家居更多是借助双11节点过于着急卖货的直观感受,这不一定能形成用户心智记忆,相反,这种内容表现大概率只会让用户一扫而过,遗失在流量洪流中。
双十一热度步入中年
品牌借势更需创意加持
双十一经历了14个年头,已经不想前几年那般疯狂,到了存量竞争的时代。
针对被吐槽最多的预售期过长、优惠计算复杂等问题,虽说巨头们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却依然无法扭转最近几年双11在走下坡路的趋势。
双11这一节日符号背后涉及的阵营很多,各大电商平台需要去盘活这个节点,就如近几年兴起的直播带货,老牌的李佳琦,新晋的罗永浩、俞敏洪等,基本都不会缺席。
电商搭台,品牌唱戏。除了各大电商平台,双11节点下涌现的一定是一众进行的花式创意营销,其本质是对于用户注意力的收割,借势购物狂欢节去增加品牌销量。
顾家家居的优势在于对用户痛点的洞察:置办新家时东奔西跑采购家居,不仅身心疲惫,更容易漏买、错买,颜值与舒适之间很难做出选择,好不容易买回各种家具放在同一空间下时,还如此不搭调,费钱费力。
原本已经困难重重,本想在双11省点钱寻回安慰,可越来越多的优惠套路,让轻松的买买买变成了大型数学考试现场,细心算下来之后发现可以跟原价就没有差多少。
所谓创意,就是在要用户端制造出新奇感,用有看点、有反差的内容去抓住消费者注意力。顾家家居很好的把用户在双11时的购物痛点进行了一次呈现,但品牌对这些痛点进行的内容展现并没有达到巧妙的程度,实则是混了双十一节点下的品牌存在感。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