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揽境冠名《我的青铜时代Ⅱ》,中年人会买单吗
综艺营销分两种,一种是做品牌曝光,一种是场景化内容。
很多汽车品牌在近几年都会往综艺层面上靠拢,用冠名赞助的方式去做营销,比如一汽-大众揽境在近日和访谈综艺《我的青铜时代Ⅱ》做的相关植入。
其中亮眼的地方是一汽-大众揽境和于和伟形象上的搭调,但同样也有不足:看似一场很好的场景化内容,实则只是起到了曝光作用,其中明显的硬性植入,本质只是为了卖货。
形式上简单的冠名赞助
中规中矩落入俗套
现在的综艺范围较广,真人秀、音乐、舞蹈、访谈、吐槽、辩论等等都称之为综艺。就如几年前大火的花儿与少年、新说唱、奇葩说等,今天的主角是访谈类节目——《我的青铜时代Ⅱ》。
节目定位是关注嘉宾在至暗时刻的突围,在关键节点的取舍,如何找到笃定的人生方向和热爱,从而成为今天的自己。以此打造一档有强烈的生命质感、人生况味、戏剧张力,带给青年人精神激励和启发的人文节目。
品牌营销动作上,一汽-大众6座/7座大型旗舰SUV揽境,通过邀请知名影视演员于和伟作为首席品牌官、独家赞助访谈综艺《我的青铜时代Ⅱ》,用高质量内容与目标用户进行沟通。
并不是说一汽-大众揽境携手访谈综艺《我的青铜时代Ⅱ》的方式错误,而是整体形式和创意上的简单和偷懒,中规中矩不带有任何涟漪,植入上让人感觉到的就是——刻意。
就如访谈中的多镜头产品露出,先锋人物叙述人生经历时穿插揽境的各种卖点,很明显让人感觉到就是一支广告,没有一点“真实感”。
什么是真正的场景化内容?《爱情公寓》中有一个桥段,是关谷神奇正在找他遗失的剃须刀,实则是美嘉拿去乱用,这时候一个美嘉的内心独白“原来飞利浦的剃须刀还能给猕猴桃刮毛”。
暂且不说这是不是飞利浦的一个广告植入,但这种润物细无声且带有调侃和幽默的方式引出品牌,很容易让用户在哈哈大笑中记住品牌,而非一汽-大众揽境在综艺中怼脸上的硬性植入。
其次,简单的冠名赞助的形式也注定了营销上的中规中矩,简单来说对于营销人没有新奇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案例,对于用户来说很难有深刻的印象留存,因为很容易就get到这只是一支广告。
中年男性/揽境的目标受众
真的会去看《我的青铜时代Ⅱ》吗?
汽车品牌做营销,首先需要搞清楚两个目的,一个是“要跟谁沟通”?另一个是“想赋予产品什么样的调性”?
先说调性方面,从动作上其实不难发现,品牌的本质是想通过这个节目去塑造起揽境“成就者,成就所有人”的调性,这一点其实和节目很吻合,携手李诞、于和伟、李宇春等去诉说自己的逆境人生。
但单纯的冠名赞助真的达到了塑造产品调性这个效果了吗?
产品想要获得某种调性,本质是对用户心智的占领,这其中需要用户的口口相传、需要场景化、需要故事上的真实感,通过故事或戏剧去让人从心底里发现你的这辆车就是这么一个调性。
沃尔沃在香港有一个外号叫做“富豪”,但这并不代表这只是土豪的专属座驾,很多有格调、有追求、注重安全感和品质感的人都会选择沃尔沃品牌的汽车,这就是通过口口相传形成的一种用户心智。
其次,在受众层面,揽境的目标用户,真的会去看《我的青铜时代Ⅱ》吗?
综艺本身就是年轻化的产物,从早期的《快乐大本营》,到近段时间的《中国好声音》、《披荆斩棘》等,90后是消费综艺的主力人群,而中年人看的大多是世界杯、奥运会等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盛会。
并不是说揽境受众瞄准错误,而是年轻化用户与老用户两手抓,在注重心智培养的同时,去做到真实、有效的深化产品“成就者,成就所有人”调性。
揽境&于和伟形象契合
但卖货意图太明显
在明星选择上,揽境找到了一个与之相契合的人设,因参演《历史的天空》而声名远播后,于和伟陆续参演了《三国》、《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刺杀小说家》、《悬崖之上》、《觉醒年代》、《理想之城》等一系列影视作品。
反派、枭雄、卧底……能够全方位展现各类人物特点的于和伟,也很好的印证了何谓“千面影帝”。看过《三国》的一定能记住那句于和伟饰演刘备所说的经典网络梗——接着奏乐接着舞。
“千面影帝”主要对标的是揽境全能真旗舰的特质,与其说是功能上的对标,形象上的契合其实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在寂寂无名的青铜时代,于和伟格外珍惜每一次表演机会,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访谈中于和伟也透露出他在上戏2022年的毕业典礼上所言:“先别着急成功,因为很多东西你左右不了,只有一项你能去左右,就是自己是不是能成为专业人才。”
从年轻,到成熟,于和伟身上的气质是一种岁月时光沉淀下来的沉稳和实力,这和揽境的目标受众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但片中明显的卖货意图,就如于和伟在诉说自己人生经历时穿插的揽境座椅按摩功能,以及高频次的产品露出,这些更多的是让用户觉得生硬和不适。
这一简单化、偷懒式的产品植入,长此以往下形成的必然是用户端的走马观花,产品一出现就如课间休息一样自动屏蔽掉,有曝光但没有调性记忆。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