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筷子吃汉堡?汉堡王差点成为下一个D&G!
还记得去年底D&G辱华事件吗?一双筷子引起风波,国人强烈不满,D&G设计师INS聊天记录的曝光,更是让辱华事实确凿,任凭品牌如何道歉都无济于事,D&G基本在中国凉凉。
而最近又有一个品牌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令亚洲各民族感到愤怒。汉堡王新推出的广告被指涉嫌歧视亚洲人,原因仍是一双筷子。
用筷子吃汉堡?
这是步D&G后尘?
说起西式快餐,我们都相当熟悉肯德基和麦当劳,而汉堡王也因为其营销的脑洞和创意,颇受消费者关注。
然而,汉堡王这份敢怼天怼地的态度和勇气,难免有一天会玩脱,比如这次为宣传新品推出的广告。
这是品牌在Instagram上发布的一支广告,目的是宣传新推出的全新口味汉堡“越南甜辣椒脆鸡堡”,但这支广告问题就出在:用筷子吃汉堡。
画面中,顾客们都拿着巨型筷子吃汉堡,而且拿筷子动作错误,样子显得很费劲、很笨拙,吃相真够难看了。
这拿筷子的情形,简直像极了之前D&G用筷子吃Pizza的视频。
所以,尽管这支广告时间不长,但在眼尖的网友转发到推特后,便引起全网的传播和热议。
有网友认为,这是汉堡王为新品极力融入一些东方元素而弄巧成拙了,但舆论还是一边倒,遭到外国友人、使用筷子的亚洲各民族的网友强烈指责,认为品牌涉嫌种族歧视。
虽然各有各的说法,但关姐认为,一方面,东方的筷子文化本就源远流长,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是亚洲各民族一直使用的餐具,而在汉堡王广告中却被滑稽运用,品牌在这场营销中并没有从正确价值观角度考虑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故意而为之,那么为何不使用刀叉来“表演”,而是用这种一只手拿一根筷子的方式,让观看该广告的网友们产生不适感,甚至引起强烈不满。
汉堡王迅速应对危机公关
品牌形象被拯救?
18年出现危机公关的品牌商家并不少,但能够真正应对好的却不多。
比如五星级酒店爆出卫生乱象时,多数酒店回避问题,回应公关部早已下班,还有后来面对镜头时采取模凌两可的态度,甚至有酒店采取全面“封杀”这个曝光酒店的人,引起众人群起而攻之。
再则,D&G辱华的事件,当视频在各社交媒体引起热议,品牌方却让视频一直保留在自家官方twitter上,直至后面发现舆论风向越发难以控制才删除,这一态度已然引起公愤。
所以再后来,当品牌陷入不可逆转的危机中,秀场取消、明星抵制、公众愤慨...D&G才开始害怕了,创始人出镜向公众道歉,只是这时已惘然。
这里,D&G对待危机公关的处理方式是:从毫无态度、到理由牵强,最后到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而在这次汉堡王的危机公关中,品牌第一时间便处理问题。下架广告,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伍德布里奇出面致歉:“我们对这则冒犯到(亚裔)社区的广告表示诚挚歉意。它并不能体现我们追求多元化以及包容性的品牌价值观。”
汉堡王在危机公关方面做到了:及时处理问题、由负责人出面、态度诚恳且给出适当理由。
当然,这只是站在危机公关处理角度讲品牌该如何处理,并不是说只要品牌道歉,一切就好商量,只是处理得当多少能降低大众怨气和怒气。而一次品牌危机,势必也给品牌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品牌形象因此受损。
打擦边球,乱踩底线,
营销一定要标新立异?
当下产品面临着同质化竞争困境,不少品牌为赢得市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而不断采取创意、创新等营销手段,但市场蛋糕大,却不好分,所以有品牌选择了不走寻常路。
比如在营销活动中标新立异,走险棋、用险招,卯足劲想玩出专属于自己的不同的营销之路,但往往也因为太过于胆大,而容易触犯到他人或社会底线,直接翻车。
众所周知,汉堡王的出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品牌的营销手段实在令人佩服,关姐看过一项数据,迄今为止汉堡王在戛纳国际创意节斩获70多项大奖,被评为“年度最佳创意营销商”。
能手捧广告界的“奥斯卡”,证明品牌实力是真的强。
但汉堡王也因为创意、脑洞等营销活动吃过不少亏,比如去年世界杯中广告涉嫌歧视女性引起众怒。
而这次汉堡王又出现“用筷子吃汉堡”事件,让品牌一直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再试探,对品牌来说是一件好事吗?不是!
暂且抛开这次汉堡王是不是有意而为之,站在众多品牌活动角度讲,营销的确要把握一个度,而不是让品牌掉入险境,打擦边球、乱踩底线...这样的手段用多了,除了对品牌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其他人看来,也真是够低级和愚蠢。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