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两个说大实话的打工人,戳破泡泡玛特神话
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泡泡玛特被自己人吐槽了,还接连招来了好几个热搜。
事情是这样的:
这两天,在泡泡玛特的直播间,一名工作人员拿着 Dimoo 原价79元挂链盲盒说,“哎嘛,这东西卖79确实有点”,另一位工作人员回应,“没事会有人买单的”。

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到,工作人员讨论的商品,是泡泡玛特旗下 Dimoo 新生日记系列挂链盲盒,属于 Dimoo IP 的全新衍生品类,是一款盲盒形式的挂链,单条售价79元,材质包含锌合金挂件、树脂公仔、聚酯纤维挂绳。

据部分网友的说法,这段对话来自直播间两位幕后工作人员的闲聊,疑似没关麦结果被播出去了。

这确实算得是直播事故了,毕竟打工人有些话私底下说说没人在意,但企业还要做生意,放到台面上说,很容易就被上升到品牌层面了。
对于工作人员的吐槽,买和不买的观众是两种心态。
买盲盒嘛,往往是喜爱 IP 本身,认同潮玩文化的人才会去消费。更何况,这是一类情感附加值很强的商品,消费者出于自己的喜爱购买盲盒,当然也希望品牌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否则就是把消费者当成“韭菜”来割了。

图源:微博用户
不买泡泡玛特的主要还是看热闹,寻思员工净说大实话。这样想也很正常,盲盒并不在实用或者性价比商品的队列,不买的朋友想必是不感兴趣,或者觉得不值。

图源:抖音用户
讨论得热火朝天的网友共情起了这两位工作人员,希望泡泡玛特不要开除涉事员工。因为按照以往危机公关的流程,品牌几乎都会选择将员工开除调岗。
对于网上的这些讨论,泡泡玛特方面则是表示,已经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内部处理,公司正在紧急调查,但不会开除相关员工。对于定价79元的商品是否会调整,客服表示暂没收到通知。

图源:微博@梨视频
泡泡玛特官方回应不会开除员工这事还是挺有舆论针对性的,毕竟现在社会环境普遍更能共情打工人。员工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没错,但如果只有员工承担了后果的话,也容易让人觉得避重就轻。

图源:小红书用户
还记得之前 manner 店员向顾客泼咖啡粉,胖东来员工未及时放下手头工作接待顾客,之后被企业辞退的事件中,就有不少网友为这些员工鸣不平,前者是认为 manner 应该反思自己是否给员工太大压力,而不是一味开除员工,后者是认为胖东来在规则之外不给老员工留情面。

而关于网络上传言的降价,小李倒不认为这是一个明智选择,毕竟降价就相当于以企业的立场,去告诉消费者,原先的定价是虚高,即使降价,仍然还有较大利润空间。实在要选,还不如抽奖和发红包来得管用。
一个接一个翻车
79是什么神秘魔咒
泡泡玛特直播事故以后,看到一个挺有话题性的微博热搜。

这次,网友们都在感叹,怎么又是79?想起花西子79元的眉笔,看来79还真是道坎。

这两件事儿说起来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围绕79元的定价,传递出一种产品价值和消费者心理预期不符的矛盾。
但相关言论传递的立场完全不同,“79元哪里贵了”“找找自己原因”是站在品牌和自身的利益上面说话,否定了消费者对定价的合理质疑;“卖79确实有点”“没事会有人买单的”则迎合了普通人对潮玩高溢价的普遍看法。
只不过,因为说出这话的人身份不同,一则是企业的普通员工,另一则是年入上亿的头部带货主播。从公关的角度来看,现实的强者是舆论中的弱者,换句话说,普通员工从这种产品溢价中得到的收益微乎其微,而头部主播和品牌则会因为产品卖得贵卖得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大家还是更能共情普通员工。
按理说市场化的产品,定价是相对自由的,只是接受度因人而异。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刚需产品相比,泡泡玛特盲盒,和花西子眉笔,都属于高毛利产品,或许很难从“成本价”出发告诉消费者,它们的定价“值不值”。
只能说,依赖营销包装或者情绪价值等建立起来的客户关系,在危机面前会更加脆弱一些,品牌还是需要多多加强同消费者的沟通,展现正向的价值观,同时在日常运营中落实好品控问题,保障好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人人眼红泡泡玛特
人人都想成就下一个泡泡玛特
从上半年 lububu 爆火以后,潮玩热就烧得愈演愈烈。“一bu难求”,拍出天价,创始人登顶河南首富,这就好像是一个个的经济“泡泡”,看得人眼晕。
泡泡玛特的发展之路,高增长与争议并存。
2025年第三季度,泡泡玛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整体收益同比激增245%-250%,其中国内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85%-190%,海外市场增速达到365%-370%。
不过,业绩增长背后,市场的狂热情绪和灰色产业链依然在蔓延。以泡泡玛特10月份发售的万圣节“WHY SO SERIOUS”系列盲盒为例,作为品牌推出的首款全明星 IP 搪胶毛绒挂件产品,线上开售仅数分钟,各大平台的盲盒便全部售罄。而二手市场则被大幅炒作溢价,其中以 LABUBU 为原型的大隐藏款“月影假面”和以星星人为原型的小隐藏款“泡泡糖”溢价约为10倍。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反应与业绩表现却呈现截然不同的态势。10月21日,泡泡玛特披露三季度亮眼业绩单后,股价不涨反跌,这反映市场对其长期增长确定性的担忧。
担忧泡泡玛特能不能捧出下一个像 labubu 一样的“台柱子”,也担心增长达到峰值,后续增速放缓,还担心新消费板块接下来会整体走弱,股民想着赶紧卖掉股票落袋为安,种种因素,造就了这样的局面。
要稳固市场情绪,泡泡玛特还面临不少阻力。这次的直播事故,可以说是直接指向了产品长期存在的高溢价质疑,致使股价再度下跌,且看泡泡玛特如何回应。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