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广告网 - 广告营销行业影响力媒体_广告创意_营销策划_公关传播

杜蕾斯公交广告文案飙车,还是熟悉的味道

公关界头条
2025-08-04 22:59

都说杜蕾斯是文案界的老司机,总是能轻松玩转文字游戏,将看似敏感的话题以一种轻松、诙谐又不失格调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几天杜蕾斯又整起新活,在江浙地区投放了一则公交广告,一样的广告风格,文案依旧大胆:


头盔杜杜牢,开车稳笃笃


图片


这句话里的 “稳笃笃”,在江苏方言中是形容状态踏实、让人充满安全感的意思;而 “杜杜牢” 则可看作是江苏话里 “戴戴牢” 的谐音,暗含着 “把头盔好好戴好、戴牢固” 的提醒。


还有类似的文案:


头盔戴戴牢,开车交关稳


图片


方言翻译出来也是:头盔戴好,开车贼稳hhh。


图片


果然,看似在宣传戴好头盔,实则车速狂飙,品牌又在暗戳戳表示自己安全套产品,还得是杜蕾斯才牢靠,使用时可以放心“开车”。


并且小字还备注自己全球销量第一,真的绷不住了。


但有一说一,除了江浙沪地区的网友可能看完直接秒懂,其他地区的网友估计真会觉得是在认真宣传交通安全,很贴心hhh,一语双关给它玩明白了。


而从营销层面看,杜蕾斯不仅宣传了交通安全,还一语双关开车引发网友热议,同时文案还进行了本土化,也是没谁了。


当然这系列文案杜蕾斯还真不是第一次,之前在上海也是用上海话倡导大家安全文明出行,但文案却是这样的:


旁友帮帮忙,头盔戴戴好


图片


看似贴心提醒道路开车安全,实则也是贴心提醒另一种“开车”注意安全,都需要戴好安全套,做好安全措施。


图片

图源:小红书网友


而在广州则是这样的:


无论去边杜,杜杜都安全


图片

图源:小红书@美少吕


广东人看完也是秒懂,这粤语谐音梗玩的,哈哈哈哈真的有港媒内味了。


图片


此外还有这几句:


出嚟威,最要紧戴头盔


图片

图源:小红书网友骑楼下的风


今日事今日杜


图片

图源:小红书@桥里桥外


苏州的文案也是在高速上,比如:


从来弗熄火,杜定来噻额


图片


用方言写文案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哈哈哈,外地人不懂觉得是安全宣传,笑鼠,真的太会了。


当然,在内地的文案已经是算收敛的了,在香港的文案更是尺度大到没边,让人看得面红耳赤。


戴咗 。我真係  已经戴咗

(翻译:戴了,我真的已经戴了)


图片


你想 细水长流

我爱 洪水猛兽


图片


爱是恒久 忍耐

你又可以 幾耐(多久)


图片


一凹一凸

係爱情

凸凸凸凸

係激情


图片


如有待薄

多多享受


图片


简单直白的文案,虽然车速很快,但却不显低俗,甚至还能精准宣传产品卖点,让本地人秒懂,同时还能为品牌带来出其不意的传播效果,也是实现了小成本大传播。


其次,深入当地交通场景,用方言谐音梗去宣传产品卖点,也能实现了一语双关的卖点渗透与病毒式传播。


当方言被引进广告文案中,便赋予了广告别样的温度,不仅能让消费者产生 “这是懂我们的品牌” 潜意识认同,也能降低他们对商业信息的抵触心理。


除了杜蕾斯这样用方言开车,其他很会写文案的品牌比如大润发和宜家也很喜欢用方言整活,借方言迅速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消费者在熟悉的场景与语言中,也更易感知产品价值。


其中大润发的方言文案就因为很接地气被频繁讨论出圈,比如:


虾:扒我可以,扒瞎不行


图片


手套围巾:离了我斯斯哈哈,靠近我笑面如花


图片


冰鲜鱼:小伙儿睡凉炕,全靠火力壮


图片


东北方言自带 “直爽、幽默、接地气” 的特点,在大润发的幽默演绎下,也成功将产品卖点转化为 “东北人聊天时的段子”,让促销信息从 “硬广” 变成 “有梗的生活分享”,自然能唤醒东北人的好感。


除了大润发,宜家的方言文案也是很有活人感,每次看完也让人好感倍增。


在广州是这样的:


热辣辣,上晒火?龟苓膏梗系成兜黎*


图片


热辣辣,黐立立?游个靓水降降温*


图片


热辣辣,边濑濑?一杯啤酒翻晒嚓*


图片


热辣辣,冇胃口?煲个糖水润下喉*  


图片


在台湾则是这样的:


花花(人造盆栽附花盆)

宜家家居新店店店长

有了这个花花草草

再也不会种死花花草草


图片


袋袋(附架洗衣袋)

宜家家居新店店店长

需要洗洗的衣服

都丢在袋袋里


图片


暖暖(被套附2个枕头套)

宜家家居新店店店长

喜欢在暖暖的被窝里

呼呼大睡


图片


抱抱(靠枕套)

宜家家居新店店店长

没有人抱抱

只能抱抱靠枕假装暖暖


图片


郑州则是河南话:


恁大,还是不锈钢咧

拌面和馅调面糊,可好用!


图片


泡毛尖,冲咖啡,打奶泡

真不孬!


图片


脚感舒服

让小孩儿放心的在地上耍

真稀罕!


图片


用方言打开广告文案,在一定层面也是提供恰如其分的情绪价值,当消费者在阅读到自己熟悉且秒懂的方言时,自然就会产生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无形之中也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往更深的层面看,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本质是对价值观认同与情感归属的选择,本土化文案通过地域文化符号的植入,唤醒本地人共同的生活记忆与情感沉淀,无疑让品牌从 “功能提供者” 升级为 “生活伙伴”,实现情感层面的深度绑定。


最后,品牌本土化文案的价值,远不止 “语言层面的适配”,更是文化认同的构建、情感信任的积累、市场壁垒的打造。它让品牌从飘在半空的广告落地为融入生活的场景,从单向输出的营销转变为双向共鸣的对话。


在消费者越来越追求 “个性化、情感化、在地化” 的今天,本土化文案已成为品牌实现 “低成本高效传播、深度连接用户、长期占据市场” 的核心竞争力 —— 毕竟,最能打动人心的永远是 “懂我” 的表达。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4A广告网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小编整理了3月份比较优秀6个案例,希望通过这些案例分享,能够为大家提供品牌营销、广告创意新思路。
一向走在热点第一线杜蕾斯于“国际反家暴日”当天推出了一组文案海报,加入“反家暴”阵营,图文并茂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众所周知,杜蕾斯“开车”功力在所有品牌中都名列前茅,且尤为擅长写一些引发暧昧遐想,但尺度又在合理范围内文案。这几天,杜蕾斯再次发力,在江浙地区投放了一则公交广告,力图用一语双关文案吸引网友注意力。
最近就有不少广州网友注意到,杜蕾斯居然直接把广告打到了公交车上,车身上大号文案内容,无论白天黑夜都显眼得很。能够感受到,虽然杜蕾斯在探索和调整营销风格道路上受到了不少质疑,甚至也有翻车被批判情况,但品牌仍然在不断尝试和改进。杜蕾斯通过赋予产品新社交属性,借各种谐音梗和创意联想去吸引消费者,也为品牌创造更多出圈可能,以期在竞争激烈市场中保持其领先地位。
真是一套一套
香奈儿广告文案“踩雷”,引发女性消费者不满。
3.8妇女节,香奈儿居然因为一句营销文案翻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