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后小花深陷天价耳环风波,卖“230万同款”的商家却躺赚
都说现在创业环境卷,但总有人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总有人能够但从“同款”这门生意里,就摸到了商机,赚到了一大笔钱,商业嗅觉非常敏锐。
这边05后小花黄杨钿甜“天价耳环”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那边“黄杨钿甜同款耳环”已量产。义乌速度还是快啊。


图源:微博用户@吃瓜姐妹
电商平台上,不少饰品店蹭热点,卖起了“黄杨钿甜同款”,单看主图,做得还怪像正品的。

一些朋友可能并不关注娱乐圈的事情,这里还是解释下。
起因是内娱“小女主”专业户黄杨钿甜晒出的参加学校成人礼活动的照片,配文“耳环是找妈妈的,真的超级好看”,照片里面,碧绿色的钻石耳环十分惹眼。很快就有懂行的网友指出,这是顶奢珠宝品牌GRAFF蝴蝶系列祖母绿钻石耳环,市场价约230万元,相当于二三线城市一套房。

这直接颠覆了普罗大众的想象,虽然娱乐圈来钱快是众所周知的,但黄杨钿甜还是“待爆小花”,竟然也有这样的消费实力吗?再加上其文中提到的“耳环是找妈妈的”,于是网友们就将其家庭背景扒了个底朝天,质疑其父亲曾为公务员,母亲经商,家庭资产来源是否合法合规。
这种事情的后续总是如此相似,几乎都是当事人暂时隐身,利益相关方否认三连,网友与各路博主/营销号全面“考古”,网络断案,官方介入,群情激荡,拉拉扯扯,真相成谜……
不少围观群众认为,澄明事情的关键就在那只“天价耳环”上,奈何现在也没有靠谱的说法。有媒体联系了GRAFF品牌工作人员,得到回复,通过照片难以判断是否为GRAFF的作品,品牌类似款材质一般是钻石和祖母绿镶嵌,高级珠宝需要客人到店咨询定制,具体事宜以店铺和英国伦敦总部确认的情况为准。

这一回复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从中既不能验证黄杨钿甜父亲说的“(耳环)并非正品”,也不能佐证网友推断的正确性。
很显然,品牌方并不想卷入这场舆论纷争。
在这起事件当中,围观者分成了好几派,有吃瓜看戏的,也有抗议特权的……还有一大批新兴的“珠宝鉴定学家”,连带着将“火彩”这个珠宝圈术语推入了大众眼帘。
顶奢珠宝真的很贵,但也是真漂亮。不少网友表示,被种草了同款。

图源:小红书用户
从前看金庸的小说,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江湖中人为一张藏宝图争斗不休,甚至同门相残,到最后,一个个在藏匿着珠宝的神像前中毒发狂,过于荒诞。直到看见流光溢彩的珠宝,才明白,宝石的光芒越璀璨,越能照见人心里的欲念。

对于天价耳环事件所引发的同款爆火,很多观众认为,GRAFF赢麻了。现在GRAFF这款耳环热度正盛,但品牌方谨慎抽身,倒让“平替”和“仿品”从中捞了好处。
一家来自专注于仿真饰品的时尚首饰品牌刚好蹭上了热点,下面这款饰品就因为长得像GRAFF蝴蝶系列祖母绿钻石耳环,最近在直播间一上架就水灵灵地秒售罄了。

图源:抖音@XUPING 旭平首饰
有网友评价,这款耳环卖了很久,之前被人嫌丑上架都没人卖。果然,女明星的种草能力还是强,把一款原先的库存积压产品,直接给一次性清货了。

昨天有网友询问230同款耳环有没有货,客服也回复暂时没货了。

图源:小红书用户
同一店铺的其它产品也跟着沾了光,很多网友认为,这亮闪闪的光,像极了“火彩”,关键它只要几十块钱,是普通人能消费得起的水平。

“230万同款”的火热并不奇怪。可以说,如果没有后续的一系列事情,单看黄杨钿甜发布在社交媒体的帖子和视频,也是很有爆款潜质的种草内容。
本来这位女明星在晒自拍的时候,就给了耳环多角度特写,颜值出众的女明星佩戴华丽的耳饰,看起来就很富贵惹眼,让人很有购买欲望。

再加上后来随着事件发酵热度越来越高,本来就对时尚饰品有爱好的群体可能就会想要跟风购买。
GRAFF的天价珠宝非寻常人所能消费得起,但电商平台随处可见的“同款”价格亲民,让普通人也可以买来过过瘾。
可以看到,平时在社交媒体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美丽废物”变成网红产品,从一个画风抽象的毛绒玩偶,到一款精致的冰箱贴,那些价格能被普通人接受,而又兼具情绪价值和社交属性的网红商品,能够在短时间内带给消费者极大的情绪满足,即使最后热情退散,用过即弃可能也不心疼。
就像今年年初时,刘亦菲带火的19元奥特曼发卡。那个沾了一片烂菜叶,都像是戴翡翠的大美人,戴上这个丑萌丑萌的满钻奥特曼发卡,居然都能给人一种迪士尼公主发饰的观感。

图源:微博用户@刘亦菲
这直接就让店铺老板“相信光”了,原本销量寥寥无几的发卡,很快就冲到了销量过万。

有网友理性分析,这个发卡不是因为在刘亦菲头上才好看吗,但粉丝们纷纷表示,就是因为刘亦菲戴着好看才买同款。

顶流女星的种草能力,实在过于震撼。
热点事件带火当事人同款商品的情况,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生。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每一年国际重大体育赛事都会推陈出新的“奥运冠军同款”。在这当中,义乌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快速响应市场,一次次展现了“世界超市”的实力。
现在大家经常把商家卷入热点事件的现象,描述为其迎接了“泼天的富贵”,但和“网红”这个词沾上边对于商家孰是孰非还得分情况。
两年前,成都街头一中年男子与年轻女子在闹市街头牵手逛街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照片反差感太强、事件成分复杂,让观众们成了瓜地里蹦跶的猹。

没想到这件事竟直接带火了这条“免职裙”,事件发生后,同款产品登上淘宝热搜榜榜一。

很多消费者看中裙子漂亮而下单,吓得店铺老板站出来发供稿提醒大家要理性消费。

但在当时,直播间女主播穿着“免职裙”带货的品牌就没有受到这样好的待遇,该品牌因为被质疑无量蹭热度而受到广泛吐槽,事情最后以官方客服回应,表明事件纯属个人行为,但公司是绝对不允许的,以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而结束。

双方面临不同境况的原因,本质上还是因为,大众对于商业道德有自己的评判:商品可以因为热点被动走红,但品牌在借势时要守住道德伦理边界。
蹭“同款”的热度,除了要经受外界的“集体拷问”,还可能面临来自当事人或者当事品牌本身的侵权指控。
比如,本月份在杭州余杭区法院开庭的周杰伦与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等11名被告之间的人格权纠纷案件。业内人士推断,起因是商家擅自使用 “周杰伦同款 / 代言”。

图源:企查查
而淘宝上也出现了以“周杰伦同款”名义宣传的香水。这起案件涉及的具体细节和争议焦点目前尚未公开,但淘宝也一起被告,可能是因为监管不力。



对于这种可能涉及的侵权情况,有些商家就表现得求生欲极强,比如有商家卖耳环干脆直接起了个“230万同款”的标题,就连商品图都像是打了马赛克一样,也不知道是正经卖货还是在搞笑。

不难看出,这些网红商品的底层逻辑是,借助明星效应和事件本身热度,以平价同款收割大众情绪。当流量狂潮袭来,人人都想接住流量。
但“泼天的富贵”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热点事件当事人同款的看法,很多消费者的态度是矛盾的,既能从平价跟风中获得乐趣,又抵触商家无底线蹭流量的行为。借势有度,才能在新消费浪潮中行稳致远。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