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爸爸”服务上线?欧派这波节日营销绝了
共享经济时代,创业者的脑洞大到万物皆可“共享”,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KTV等共享经济新花样也不断涌现。
万万没想到,如今,爸爸也可以共享了!5·15国际家庭日当天,欧派推出“共享爸爸”APP,还为此特意制作了一支广告片。
共享爸爸,比爸爸更完美的爸爸,了解一下?
我不知道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完美的爸爸
但有一点,我很肯定
在这个时代,什么都能共享
但对家人的爱,只能定制
为家,定制一份爱
为爱,定制一个家
讲“假”故事——
洞察当代“丧偶式育儿”家庭困境,
引发目标用户共鸣
“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了半个世界。”这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说过的一句名言。
既是当下内容变现更加容易的原因,又是营销领域,谣言故事总比真实的事实更有传播力的真实写照。
欧派的“共享爸爸”广告故事便是如此。
首先,先立论,留下悬念与惊奇。
影片开头,一位爸爸焦急地在产房里陪伴着生产的妻子,却在另一个男人赶来后点头示意离开,谁才是孩子的亲身爸爸?
很快谜底揭晓,原来,这位陪产的爸爸是“共享爸爸”租赁爸爸APP公司的员工威廉,工作三年期间,已经成功扮演过两百多位爸爸。
帮助爸爸在国外出差的家庭,参与孩子国际学校的入学面试。
救助爸爸不在身边的孩子,于混混的淫威之下。
替不想挨老师批评的爸爸,去孩子学校面谈。
尽管偶尔也会有认错孩子的尴尬情况。
但在威廉看来,“共享爸爸”和其他共享经济形态一样,都是通过社会资源共享,造福世界上缺少爸爸陪伴家庭的好事。
看到这,对于大多数有着缺位隐形爸爸的中国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的大好事。
虽然有些荒诞,但他们宁愿相信,这个切中他们内心需求,并提供了能够让完美爸爸回归家庭的“共享爸爸”APP真的存在。
于是,共享爸爸APP一夜之间刷屏了。
其次,再证伪,制造扎心反转。
然而,完美的爸爸真的存在吗?
正如影片中的公司骨干威廉,曾担任过无数次客户眼中完美爸爸的他,在自己的家庭中,也是一个不完美的爸爸。
原来,他因为忙于成全别人的家庭,原本属于自己的家庭角色也被另一位“共享爸爸”取代了。
这时,对“共享爸爸”APP跃跃欲试的观众不禁随着影片剧情的反转而思考,当“爸爸”一词沦为可以共享的符号,自己的家庭,这个社会真得会更好吗?
最后,再立论,露出品牌价值观。
就像视频广告文案说的,在这个时代,什么都可以共享,但对家人的爱,你只能定制。
你可以努力工作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物质环境,甚至可以请来“共享爸爸”帮你陪家人,但是,期间,你作为家庭成员失去的“唯一性”,却是再多金钱也买不来的。
欧派“共享爸爸”广告以“丧偶式育儿”这一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噱头,提出了“共享爸爸”这一冲击伦理的概念,落脚在“家庭”、“爱”以及“定制”三大关键词上,多维度诠释了“有家有爱有欧派”的品牌主张,以及反向展示了“人性化定制”的产品优势。
怪不得有人说,这是一个俄罗斯套娃式广告,当观众以为看到的就是一个广告的全部内容时,却发现,“共享爸爸”只是它的外衣,为家庭定制一份独一无二的爱才是内核。
造“真”小程序——
沉浸式“共享爸爸”预约体验,
实现品效合一
科特勒把营销分为三个时代,以产品为中心的1.0时代,以顾客为中心的2.0时代,然后是我们正经历着的以顾客参与为中心的3.0时代。这就要求品牌,在讲顾客爱听的故事之外,为用户创造更丰富真实的价值观体验。
因此,欧派真的模拟开发了一款“共享爸爸”小程序,用户点进小程序,便可以虚拟体验在所在地附近寻找并预约“商务型、暖男型、运动型、文艺型、幽默型”五种不同“共享爸爸”的过程。
但点击“呼叫共享爸爸”之后,用户收获的并不是真正的“共享爸爸”服务,而是在观看一则欧派广告视频之后,来到欧派装修的推广页面。
目前,该小程序因涉嫌欺骗消费者,而处在更新维护中;但这种先通过真实爸爸和共享爸爸对比激发广大用户租爸之心,再用幻灭广告片,引起大众对对家庭角色的不可替代性的思考,最后过渡到充满爱的家居也讲究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卖货层面上来的创意,无疑值得赞赏。
此外,欧派还延伸制作了“共享爸爸”真人玩偶。
这种类二次元收藏手办的形式,很明显指向了欧派的目标用户——一批年轻的家庭群体。
整个脑洞大开营销过程中,年轻用户不但感受到了欧派的有趣性和差异性;而且“共享爸爸”作为一个虚构的故事角色,一方面是对去年5·15 国际家庭日欧派“机器人爸爸”故事角色的一次创新承接,展示了品牌的创新定制化实力;另一方面,今年的新爸爸又会填充进欧派“爸爸故事”系列中去,起到在年轻用户心中形成欧派爸爸矩阵的作用。
欧派的节日营销爆款逻辑
欧派,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节日爆款制造机。
比如2017年和2018年的中秋节,欧派讲了一个连续性的《狼人的中秋烦恼1、2》故事。创造了视频总曝光量点击高达2.2亿的惊人数据的同时,还获得了IAI国际广告奖。
比如2018年和2019年的春节,欧派聚焦空巢老人,生动聊了“回不去的老家”这个催人泪下的话题,看哭了2亿人。
又比如2018年和2019年的国际爱家日,欧派都从爸爸这一家庭角色出发,以理想中的爸爸形象和获取,实现全网刷屏效果。
而这背后的逻辑,无疑都是制造冲突+用爱定制。
以此次欧派“共享爸爸”服务为例,既有冲突——看上去是假的故事,其实讲了一个真实的社会隐痛;用起来是真的APP,实际上玩了一个“谣言营销”套路。
更有用爱定制——围绕国际家庭日的节日调性,欧派将“用爱定制”的品牌价值观完美隐藏在一个极具诱惑的潘多拉魔盒里。用户边对“爸爸以及爸爸给予孩子的爱是无法共享的,只能自己来做”这一道理幡然醒悟;边体会到欧派家居“用爱定制”的必要性和强大价值。
最后,期待欧派父亲节营销创意。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