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会玩!马蜂窝新年度大片,酷到上天了!
这两天正值年底品牌拼业绩,各类年末盘点纷至沓来,或催泪或诙谐、或走心或正能量,形式多样之下都想凭借着跨年节点再度与大众达成一场有效且持久的情感共振。
寻找到营销新风口后,各大品牌也开始争先恐后地布局其中,不过随着入局品牌越来越多,越发繁杂的总结盘点也逐渐让大众倍感疲乏,想要从这场年终大战中脱颖而出,打破以往营销模式的桎梏尤为关键。
而最近,马蜂窝的新年度大片便成功让人眼前一亮,抛开以往年终终结略显宏大却无内在共振的叙述模式,转而从个人视角出发,以一位老人珍藏了50年的太空旅行梦为主线,以幽默诙谐的叙事口吻与内容串联起了一代人的航天家国情怀。
跨越半个世纪的太空梦
一场心灵与旅行的奔赴
浩瀚神秘的太空自古而今都在吸引着无数人前赴后继地探索,而在我们小时候,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做着想要上太空的梦想,而那句“长大以后我要当太空人”的经典广告语更是陪伴了无数人度过了童年。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才发现,原来真正成为一名宇航员需要这么多严苛的要求,于是乎当初童年最热烈的愿望,因现实的重重困难被我们抛之脑后。
不过马蜂窝这支影片中的主角就不一样了,上天梦虽然沉寂了大半辈子,但始终没有放弃,最近更是因为一条广播重新活络了起来。
本故事的主人公王大海王大爷,今年至少七八十岁的高龄了,本该是含饴弄孙、安度晚年的年纪,却不曾想在一具苍老的外表下依旧有一颗炽热的、想要上天的心,听到隔壁老兄弟收音机里传来的太空旅行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兴冲冲地跑回家开始了自己的“上天计划”。
跟着美女教练学拉伸学倒立、用老伴的擀面杖当哑铃、为保持体重拒绝吃肉,遭老伴怒批依旧不改上天梦,在一系列生动形象的细节刻画中马蜂窝向大众塑造出了一个固执、倔强、有梦想有追求的人间老顽童形象。
王大爷一边努力地锻炼身体,一边也在积极向各大航天机构投送志愿者简历,不过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却接二连三地收到退信,而也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才逐渐让观众明白,这个老大爷为什么年龄这么大了,宁愿忍受朋友们的嘲弄和老伴的不理解也要上天的原因。
1970年,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正式上天,而从那时起年轻的王大爷就开始对太空充满了好奇,然而却因为视力问题最终没能选上航天员,对那一代人而言,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梦想,更包含着那个时代浓浓的家国情怀,因此即便是过去了51年之久,王大爷也依旧怀揣着这个上天梦。
最后,在孙子的帮助下,王大爷通过马蜂窝的“旅行无限公司”成功抵达了位于青海的俄博梁,在黄沙漫天、千沟万壑的场景下完成了一场圆满的沉浸式“火星之旅”。
其实王大爷很明白,以自身目前的状况而言,登上太空的确不太实际,但在心中的热爱与执着加持下,即便是高龄依旧对诗和远方充满的信心,而马蜂窝一贯主打着“实现每一个旅行梦想”,既然身体无法到达,那就让心灵感受一场太空的无边震撼。
通过青海俄博梁这一完美复刻火星地貌的地点找寻,马蜂窝以身临其境的火星探险之旅为王大爷这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提供了一个能够真实触达的方法,即便脚步不能触达,但也能为心灵打造一片净土,让一切热爱的事情都能成为现实。
以小见大
用旅行串联生活的热爱
马蜂窝一直倡导着一个概念:“Don’t fear the unknown(不要惧怕未知)”。
作为中国最大的旅行社区,马蜂窝平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探索与旅行的故事,平台鼓励每一个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以真真切切的脚步去丈量心灵的天地,而以热爱作为出发的动力,品牌也致力于为每一份热爱赋能,而实现王大爷这个埋藏了51年的“上天梦”,正是马蜂窝内容与价值输出的一角。
同本次短片一起发布的,还有马蜂窝与《科幻世界》联合制作的全球首份《星际太空旅行指南》,作为国内科幻期刊的金牌杂志,《科幻世界》陪伴着几代热爱科幻、热爱探索的中国年轻人成长,此次与马蜂窝合作旨在圆梦每一位少年的年少畅想。
而在回顾这支年度新广告,在其中也不难看出马蜂窝的以下期许:
一,为品牌充能蓄力,号召年轻人旅行解压。
疫情大背景的影响下,对于旅游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即便近期逐渐回暖,但对于各大旅行品牌而言,依旧面临着巨大挑战。
2020年,马蜂窝推出“北极星攻略”和“中国新秘境”两大攻略品牌,旨在给年轻旅行者们提供最全最准最新最具创意的出游攻略,大众小众景点结合生活分享社区的设定瞬间便吸引了年轻用户们的注意力。
而今正值跨年假日节点,以当下在年轻社交圈如火如荼的太空话题切入,将旅行进一步诗意化生活化,以故事巧妙触达年轻用户的同时,也在不断号召着年轻人从钢筋水泥构筑的大都市中脱离出来,享受大自然带来的舒适体验。
二,借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赋能品牌破圈。
如果将视野进一步拉远,从个人的梦想上升到国家发展的层面,不难看出2021年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从神十二“出差三人组”回归,到祝融号成功降落火星,中国载人航天正稳步向在向商业载人航天、星际式飞船等方向发展,不久的将来地外旅行或许真能够成为现实。
而王大爷作为最初那一代对航天事业充满憧憬的人,其51年来不忘的初心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多的折射出了是一种国家航天科技目标的畅想,而这个目标在如今依然一步步在实现。
马蜂窝以此为基准的太空旅行主题打造,未尝不是对如今腾飞的中国航天事业致敬,借老一辈的故事来传达一代又一代航天爱好者在这条道路上的奉献,同时也借这一更宏大的社会话题声量进一步达成品牌声量的再度破圈。
三,以热爱为媒介,强化与Z世代的情感共振。
而从王大爷的“上天梦”中跳脱出来,深度剖析一下故事背后的品牌价值思考,不难发现马蜂窝一直在借助旅行这一话题持续传递着热爱即生活,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持续探索心中热爱的品牌主张。
而在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热爱者角色中,马蜂窝就像是一艘飞船,不断承载着旅客们前往各自心中的星辰大海,将热爱的能量散播到年轻用户兴趣圈层的各个角落。
而从去年相同节点上线的年度微电影《坏阿姨》到今年的《你咋不上天》,从催泪内容下的亲情关系探讨到在幽默诙谐中探讨沉寂了半辈子的人生理想,马蜂窝正一步步诠释着旅行背后的象征意义,通过一步步探寻旅行的价值共鸣,打造独属于品牌的差异化认知,也在共鸣共振中持续强化着与Z世代的内在连接。
旅行即生活
马蜂窝的差异化洞察
Z世代个性文化的蓬勃发展,让年轻人越发渴望打破传统规则的束缚,以更自由的态度表达、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受制于快节奏不断加剧的工作与生活,诗和远方往往只能存在想象中。
而也正是基于这种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异,才让年轻人越发想要逃离现有单调乏味的生活,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无疑正是一种理想生活应有的态度。
回看从去年开始马蜂窝打造的两场年度旅行大片,都不是单纯地号召人们去旅行,而是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旅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需要一场场旅行来点缀,而旅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通过由内把控大众的情感共鸣到外在旅行攻略、旅行盘点的完备内容,马蜂窝成功由内而外地调动起了年轻人的旅行热情。
在疫情反复不断和年轻人个性诉求持续加剧的大背景下,势必会对旅行行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在举步维艰的逆境之中,马蜂窝正凭借着自身的差异化链路走出独属于品牌的逆风翻盘之路。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