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反伍”横空出世,「惟楚有材」尽显文化底蕴
个性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消费时不仅仅是满足产品本身的功能特性。
在现在的消费观念中,品牌能否满足用户精神、价值层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不少品牌开始入局文化元素,为其产品添加文化气息。
而近日,作为老字号运动品牌「李宁」,就创意地结合中国传统元素再次“搞事”,无形中赋予了其产品以文化价值。
首发反伍系列「惟楚有材」
为长沙街头发声
5月7日,李宁首发反伍城市限定系列「惟楚有材」,为长沙街头发声,并邀请音乐人大傻和长沙FLYBOY厂牌主理人唐日辉炸场演绎该系列。
短片围绕长沙这一城市,从音乐人及街球手的视角进行态度植入,就如音乐人大傻的“保留长沙人个性,要搞的话就硬要搞,搞就搞好”态度。
以及因为篮球而留在长沙的街球手:“如果我不能去代表长沙,那为什么没有其他人站出来代表”;巧妙地借助KOL的视角突出了品牌个性主张。
在产品上,反伍1代是一款李宁BADFIVE联合潮流品牌XLARGE以街头篮球风格与中国古代建筑为设计灵感进行打造,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李宁悟道系列后的品牌另一优秀作品。
(本文图片来源于LI-NING篮球学院官微)
而此次李宁首发的反伍城市限定系列「惟楚有材」则把这一风格发挥到极致,其粗狂外形与精美刺绣的融合,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产品进行了一次深度捆绑。
其中,「惟楚有材」一词是产品的“点睛之笔”,原句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以湖南省长沙市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而闻名于世。
从本质上说,李宁将颇具长沙本土文化元素注入产品之中,一方面为产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同时也借助了中国传统元素为品牌带去了更多活力。
文化+态度植入
赋予产品附加价值
对于普通消费者,提起长沙,就自然能够联想到不少具有文化感的事物:橘子洲头、菊花石雕、马王堆、岳麓书院......说长沙是一座文化都市都不为过。
配合这一城市特征,可以注意到,在李宁反伍BADFIVE长沙限定系列中,除了传统刺绣外纹,官方还特意在内部印刻上了“岳麓书院”、“CSC”、“惟楚有材”等字样,进行直接性表明身份,可以说是将细节美感拉满。
这其实是品牌赋予产品附加价值的过程,即李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借助中国传统元素给予用户不一样的满足,变相地将“文化感”作为一个卖点,吸引了一波消费者注意力。
然而,纵观近几年的营销案例,赋予产品某种附加价值的这一营销方式其实并不少见,就如去年8月,维达就曾联名颐和园IP,推出的新品「维达国潮纸巾」,还用纸巾做了一套婚纱出来。
亦或是安踏携手冬奥和故宫文创IP推出的全新「霸道」鞋款,以清代吉服褂为灵感,并将故宫吉祥元素、冬奥会元素与新年元素相结合。
本质上都是借文化IP,赋予产品附加价值的过程。区别不同的是,此次李宁反伍限定系列「惟楚有材」,更具有“长沙味”。
不难发现,品牌将极具地域特色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烙印在球鞋上,一方面凸显了中华文化底蕴,同时也为产品营造出了一股“珍贵”的气息。
另外,配合线上态度向的TVC营销植入,品牌巧妙地借音乐人及街球手诠释品牌主张,进一步深化李宁“个性”、“直爽”的品牌形象,为长沙街头发声。
打造潮流感
提升品牌年轻化形象
在品牌营销中,对产品的附加价值的利用就是营销成功的关键。换句话说,消费者往往从品牌的体验中感受到产品的附加价值,自然就会在感性上淡化产品的价格,变相助力了产品销量转化。
除了为产品添加浓厚的文化气息、以淡化消费者对价格的注意外,品牌并没有放弃在社交平台上的营销造势。
5月7日,李宁BADFIVE官微释出话题#惟楚有材#,将反伍城市限定系列融入片中,并借TVC发布了态度宣言:要走起来,要做代表,要把想搞的事搞好。
不仅如此,为扩大限定系列「惟楚有材」营销声量,官方还联动了音乐人大傻和长沙FLYBOY厂牌街球手同步发声,将品牌传播声量推向高潮。
而在评论区内,就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内心共鸣,通过态度向TVC、配合产品浓厚的文化气息,巧妙地点燃了圈层用户心中的购买欲望。
然而,此次李宁首发反伍限定系列「惟楚有材」,赋予产品文化价值只是亮点之一,背后更多的是品牌打造潮流感、提升其年轻化形象的营销过程。
随着95、00后成为社会消费者主力军,对于球鞋这一品类来说,其对标的大多数是运动、篮球爱好者,而这一类用户往往是以年轻群体居多。
这也使得品牌如何收获年轻消费者成为了此次营销的重要课题。可以注意到,在手法上,官方聚焦篮球场景,联合音乐人及街球手,将「惟楚有材」融入其中,最大程度上打造出产品潮流感。
同时,借助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加之以TVC的态度向植入,无形中给用户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在扩大产品营销声量的同时,也进一步获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