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mac上大专,苹果文案笑翻内地网友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就很容易产生误解。
比如说在我们国家,点头代表肯定,而摇头代表否定,而在印度,摇头有可能代表“yes”。

影视剧里面的意大利人经常用这个手势骂人,但在我们身边这做这个手势,对方可能还以为你在跟他要钞票呢。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省市、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多文化差异。最近就看到香港澳门地区苹果门店的广告,因为某些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戳中了大家的笑点。

图源:小红书用户
“买部iPad上大专”“买Mac上大专”……在内地的朋友看来,这些文案的意思大概是:买苹果产品,就会考上大专。

图源:小红书用户@智慧的眼神
Mac向你招手:来吧,大专生活。这句话更是,莫名其妙有一种,淡淡的幽默感hhhhh~

图源:小红书用户
内地学生:天塌了。

图源:小红书用户
其实很容易能够理解大家的笑点,并不是因为学历歧视,从最直观的录取分数线上看,通常情况下,本科录取分数线高于专科录取分数线。当然,随着企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相信专科院校录取线飙升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当不明真相的观众看到苹果这则广告,就会不自觉联想这是给学生们的祝福,像是高考季很多广告会祝考生“一举夺魁”“高中”之类的,而不会祝考生考上大专,因为通常考生们经历了十年寒窗,都是希望考得越高分越好,算是说点吉祥话,讨个好彩头吧。
不过,苹果在港澳地区打这样的广告其实也很合理,而且能结合语境推测,“買部iPad上大專,ApplePencil拍住上”的意思是买一部ipad去读大学,搭配Apple Pencil一起使用(学习更高效)之类的。
在社交媒体上相关的讨论内容下,就有不少网友解释,在香港,“大专”就是高等学校的意思,和大陆语境下的“大专”是不同的。

图源:小红书用户
这让我想起之前在网上刷到的“国际大专辩论赛”,辩手是来自许多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生,比如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哈佛大学,等等,后来这个比赛还更名为了“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之前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新加坡是主办国之一,而当时在东南亚,大专也是对高等院校的泛称,与学校的具体学历层次如本科、研究生等无关。
虽然被科普了“大专”在港澳地区的含义,很多网友还是有点绷不住,毕竟这种文化差异酿成的误解,戏剧效果也太强了,而且不少在香港读书的学生都经历过类似情形,所以也是从中找到了共鸣。

图源:小红书用户
原来博士怕苹果,“每天捧着苹果,博士学位远离我。”唉,可怜的苹果。

图源:小红书用户
玩梗归玩梗,很多网友并没有认为这广告有啥问题,毕竟这又不是在内地打的广告,总不可能为了照顾其他地区消费者的阅读习惯,把当地人能看懂的词汇都给修改掉吧。
对于本身就有购买需求的人来说,这种讨论不仅没有去“劝退”买苹果的欲望,反而因此了解到了苹果的优惠信息。因为文化差异引发讨论和误解,反而让广告的传播范围更广泛了,对苹果来说,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图源:小红书用户
其实这种因为文化差异引发的笑料,还真不少。
像华与华团队给柒牌升级的广告语“穿柒牌,有气派”,就让很多广东的网友表示要笑晕了,有人解释说在广东话里面,柒是粗话,所以觉得很好笑。


图源:小红书用户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理解,因为这是面向大众的宣传广告,不太可能因为某个地区就改变。

在小李看来,这种文案用语啥的还是得分情况。柒牌主打中国风,以中华立领等特色产品为代表,产品比较符合广东消费者喜好,而柒牌的服饰在广东地区销量也很高,对于当地消费者的意见更敏感一些也是有必要的。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说粤语也的确是客观存在的情况,这也是一种考虑因素。
其它省市的网友也有同感,就像在西安看到瓜子二手车,路过看到硕大的两个字“瓜子”还以为是在骂人。这里还挺好奇的,在西安,大家管向日葵的果实也是叫瓜子吗,还是别的词语呢?

以前娃哈哈出过一款茉莉啤酒风味非酒精饮料,它的名字叫做“啤儿茶爽”,虽然不知道为啥起这名,但听名字就能看出它是什么类型的饮品,以及口感:主打一个“爽”字。

虽然这款产品已经不再售卖了,但还是时不时会被西南地区的网友当成笑料拿出来讲。甚至还被做成了梗图,太抽象了。

回到苹果的这个广告上面,它之所以会引发网友们吃瓜讨论,在小李看来,主要还是因为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本身就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看点。
擅于在广告里面融入一些本土化的元素,能够有效地拉近和本土消费者的距离,激发其它地区广告受众的好奇心,让营销事半功倍。
宜家就很擅长根据各地区消费者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去推出对应的广告,那些方言味儿浓厚的文案表达,看了之后感觉还挺有趣的。
比如这组在广东地区推出的卖场文案,除了文案有“粤味”,里面预设的场景也很贴近广东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像是天气热去游泳,吃龟苓膏,煲糖水,用不锈钢碗,真的很接地气。
河南宜家的广告——
咋恁实惠
咱河南老百姓买得起的好产品!
“好用不贵,真中!”

图源:小红书用户
天津宜家则是——
为嘛选择宜家大米?
在宜家出售的每一碗米饭,每一袋大米都是有机的。它们都是宜家在东北鸭绿江专属的有机基地种植的。宜家大米,倍儿好吃!

图源:小红书用户
谁懂?真的感觉这些广告语自带口音。
可以说,这种“入乡随俗”的打广告方式,是品牌靠近当地消费者的讨巧方式。用对了,就跟熟人聊天一样亲切,让人觉得“这牌子懂我”;要是没摸准门道,可能就会闹出笑话。
但不管是精准踩中了文化切入口,还是不小心闹了乌龙,其实都是品牌和不同地域文化打交道的过程:慢慢摸索着说当地消费者听得懂、喜欢听的话,让广告不仅仅是自说自话。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