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这支短片,戳中毕业生第一次安家的痛
两点一线的生活,让时间的流逝变得很模糊。当看到社媒上一条接一条关于毕业季的消息推送时,也会惊觉,原来离距离毕业的那一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回想起刚毕业的第一次租房,算起来也是状况不断,当时由于时间紧迫,加上经验不足,租到了很糟心的房子,说起来都是泪。
当然,这是题外话。其实毕业租房这件事,是很多毕业生的刚需,也由此,围绕着“毕业季”租房问题,衍生出了一个短期爆发的消费市场。瞄准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很多租赁平台推出相应的毕业季租房权益,拥抱年轻用户群体。
记录毕业生的第一次安家
用真实故事撬动情感共鸣
58同城洞察毕业季节点下的应届生租房难现象,上线品牌短片《人生第一次安家在哪里》,以真实、温情的叙事风格触动消费者心弦。
聚焦毕业生首次安家的故事,短片记录了毕业生们在异乡租房克服困境、独立成长,并筑梦前程的过程。
有人在漂泊不定中找到了安身之所,有人在租房的城市收获了爱情,有人将出租屋作为创业的起点,有人在自顾不暇时感受到了房东的暖心关怀……

这些个体的经历,正是每年开启新生活起点的毕业生群体的缩影,在毕业季的节点下,毕业生们更容易代入其中,产生情感共鸣。
短片后半段,以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的个人经历自述,讲述58同城租房业务的初心——让努力的人都能安心安家。
在这个过程中,品牌自然而然地植入在线看房签约的核心业务。让毕业生沉浸于情感故事的同时,建立起58同城能够帮助自己安心安家的品牌认知。
瞄准毕业生真实需求
实现消费者心智占位
据人社部数据,今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
仔细想想不难发现,在租房这件事情上,毕业生们面临着多重难题。
首先是一线城市高额租金与押金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其次是毕业季优质房源紧俏、租房时间紧迫、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焦虑不安;叠加市场上虚假房源泛滥,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毕业生们想要在第一次租房就租到理想的好房子难上加难。
租房作为毕业生们奔赴新山海的一道考验,若遇上黑中介黑房东糟心房子,那简直就是见识到生活不易、人心难测的第一课。
这次,58同城没有选择直接陈述用户在平台上面租房的优势,而是以多个真实、温暖、向上的故事,让毕业生们意识到,租房不仅仅是解决居住问题,还可能是人生的新起点,从心出发,触动目标人群的情感软肋。
在强调58同城助力年轻人实现“人生第一次安家”的同时,短片也传递了传递努力者都能安心筑巢的品牌关怀,浓缩展现了青春奋斗与归属感的双向命题,让观众感受到,58同城不仅是提供租房服务的平台,更是年轻人奋斗路上的温暖陪伴者。

今年,58同城延续了 “启航租房节” 活动,推出租金最高立减千元、部分低至5折、免费住30天等实打实的福利,直接击中毕业生对租金敏感的痛点。
瞄准毕业生群体在租房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启航租房节” 汇聚了保租房、房东直租、品牌公寓等多维优质房源,并搭建多个特色活动专区,为毕业生们提供多样化租房选择。
同时,平台还设置了视频看房专区,通过管家讲房、AI 视频看房服务展示房源,这为毕业生们在线看房和签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根植于用户真实生活
品牌主张的生动注脚
真实故事往往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它的力量就在于能够穿透商业营销的表层,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起品牌与用户的深度链接。
之前去哪儿发布20周年广告片,也是以纪录片式的真实视角,选取 2005 年追星、2008 年观奥运、2015 年奔赴爱情等五段跨时代的 “第一次旅行” 故事,选取 2005 年追星、2008 年观奥运、2015 年奔赴爱情等五段跨时代的 “第一次旅行” 故事。
广告没有刻意推销,而是用真实用户原型唤起集体记忆,通过 “第一次” 串联起 18 年时光,让 “无论去哪儿,我们都在” 的品牌承诺在情感共鸣中深入人心。
此次58同城毕业季短片选取的核心故事,可以说都是毕业生租房时的典型,以租客们的个人经历自述,拉近与毕业生们的距离。
在躺平与内卷并存的社会语境下,短片选择奋斗者作为核心叙事视角,将租房难题转化为成长必经之路的积极隐喻。这种对社会情绪的正向引导,与58同城提出的新主张“事事可成”一脉相承。
瞄准真实用户需求,反映真实生场景,建立真实的情感共鸣,品牌通过对真实生活切片的捕捉与重构,将功能性需求转化为了情感叙事的衬托者,在传递品牌价值的同时,在用户心中构建起温暖可感的品牌形象。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