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爆雷,除了员工讨薪,汽车供应商们也不好过
当下正处于燃油车到新能源的过渡时代,因为新能源的用车成本低、智能化高的优势,隐隐有颠覆传统燃油车的格局,这也就使得一众品牌纷纷加码新能源。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在各大品牌跑马圈地下,自然就有品牌“身陷险地”,有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也有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矛盾。
就如最近沸沸扬扬的极越风波,可以说是起了一个连锁反应。
事情是这样的,11日下午,极越CEO夏一平发布内部信承认,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12日上午,在极越公司总部办公室,CEO夏一平现身后,被数百名员工层层包围。不少员工都拿着手机记录了在场画面。网传称极越闪崩是因百度撤资,百度财务怒批“极越一滩烂帐,有高达70亿财务窟窿”。


比较戏剧性的一幕是在极越的区域直播间中,有主播还在正经开心的工作和网友直播互动,结果没曾想后方水晶没了,表现很是无奈,当晚也有数位极越主播在官方直播间求职。


一时间网友吐槽的也很多。网传还有极越员工爆料,指责夏一平贪腐问题,他说:当我要求按照采购流程组织媒体比稿,他硬塞供应商进来;当他的供应商没有入围,他就拒绝签署
框架;当他的人拿着几页 A4纸就要我审批我到任前的一笔笔糊涂账;当我亲眼见证他特批支付十倍于市场价的费用给他的人指定的供应商。

在脉脉的集度同事圈中,也有员工表示:如果夏一平自己辞职,当时钱依然可以打钱到集度账户,集度依然能盘活所有局面。但是夏一平坚决不辞职,后来就被发现腐败痕迹暴雷了。

当然,上述说法尚未得到极越方面的证实。
不单是打工人的相关权益,供应商其实也比较遭罪。
网传极越拖欠传播供应商款项36万元,逾期一直不支付款项。多次发送催款函,仍拒绝支付,然后在Tech星球催收的。。。


有了这次风波其实也不全是坏事,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也有车评人给出新点子,说极越的事,是OPPO、vivo这两家想杀进汽车市场的手机厂的一个好机会。

这感觉也不失为一条路,不过最终还是得看企业前途和内部基因,毕竟任何品牌都不想做亏本生意不是?
还有一个很搞笑的事,不知道是真是假,就很多人看着公司好像要倒闭,就开始拿东拿西,什么锅碗瓢盆啊笔记本写字笔什么的。然后好像有人就把微波炉给拿走了,但那个微波炉是保洁公司的物品。

其实深扒极越之前的案例,极越还是相当于网红挺活跃的,要流量还是有的,之前极越公关负责人就曾公开炮轰雷军……因为那会小米也造车,很有热度,而且小米SU 7卖22万23万就很觉得是扰乱市场。

这种风波不单是极越,哪吒也有。
哪吒汽车就一直处在裁员、降薪、战略调整等负面消息中,有业内人士透露,哪吒汽车大比例裁员裁员比例最高或达到70%。

然后后来也传出哪吒CEO张勇离职了,加盟了商用车品牌“大力牛魔王”。

对于哪吒来说,矛盾比较尖锐的还是和传播供应商的事——迪思公关起诉合众汽车(哪吒母公司)讨债,金额达5000多万。。。

这种汽车和供应商之间的矛盾也是近几年显现出来的,主要就是比较卷的汽车环境所造成,一众品牌跑马圈地。
当下的车企竞争态势加剧,如今车企间的较量并不是只仅限在价格、技术与产品,更扩展到整个产业链。最为矛盾的问题就在于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付款周期延长。
大家都知道,延迟付款越多,车企就越能缓过劲来,可以有足够的现金流,车企过的相对好一点,延缓的这些钱也可以去做更多更关键要紧的事,但这里面苦的就是供应商了。
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可以降低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对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负面影响。
据彭博社的数据显示:有车企2021年向供应链供应商付款需要197天,2022年247天,到2023年就需要295天。

图源:彭博社
逐渐延长给供应商付款的时间,就会造成一些潜在问题,包括中小供应商可能面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产品质量可能下降,以及产业内可能出现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等等。
汽车行业,尤其是时下的新能源,已然发展成一片红海市场,尤其是华为、小米这种极具竞争实力的企业入局,不单是对传统车企造成冲击,对一些原本的新势力也有不小影响。
这造成的也是一种链式反应,原本的话甲方和供应商合作,一般会先招标,选定供应商,然后选择了几家合作就签合同,定下合作方案,会先付订金,再付尾款。
但是现在,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势态加剧,资金紧张的话就压价、拖延付尾款的时间等,这也就造成了供应商难盈利、不盈利,供应商也会开始想办法降低自己的人员运营成本。换句话说,内卷时代下,也需要照顾到多方平衡,无论是车企与打工人、消费者,还是车企与各种供应商。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