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熊设计师再出新作,荔枝FM的吉祥物Teki能火吗?
在快节奏的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品牌会倾向于快餐式、效果化的营销套路和打法,很少品牌会加码长期的品牌形象建设。
而从营销角度来看,打造一个嵌入消费者脑海中形成既定印象、并准确展现品牌利益的固定品牌IP才是培养消费者成为品牌忠实粉丝的关键。
最近,荔枝app携手熊本熊IP也为自身打造了一个品牌吉祥物,结合荔枝app的品牌调性,为品牌IP化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营销思路。
借助IP影响力
推动品牌升级
9月13日,荔枝app联手「熊本熊」之父水野学,在北京三里屯那里花园举行了一场个人作品展,而用户可在9月14日-10月13日自由前往参观。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荔枝app官微)
此次作品展示了水野学创立的good design company 20年的活动轨迹与它的设计过程,而在展览的当天晚上就吸引了数千人入场观展。
除此之外,在作品展上,还会呈现其为荔枝app设计的全套VI系统,其中,荔枝吉祥物Teki(特奇)成为了本展最大亮点。
荔枝(原为荔枝FM)创立于2013年,起初是一个网络电台,但是在网络电台商业模式分化分别走向知识付费后,荔枝app于2016年10月上线语音直播业务。
而荔枝app作为水野学在中国合作的第一家企业,因自身与设计师的渊源,在作品展上就收到大众特别的关注。
可以注意到,品牌邀请熊本熊IP的设计者水野学,为自身品牌定制全新的VI系统,对于荔枝app来说,此次品牌吉祥物的推出,可以说是品牌升级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在称谓上,出于同一设计师之手的水野学,将熊本熊设为哥哥,Teki则是其在中国的弟弟,而品牌巧妙地将作品展设立在了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此次作品展也同样象征着“一家人”团聚。
不得不说,此次推出了新VI系统,品牌时刻在开发IP的可利用价值,通过借用“熊本熊哥哥”本身的影响力,进而以“弟弟”的称谓顺利带出吉祥物Teki,快速抢占受众心中的已有认知。
用户聚合
再造熊本熊IP
熊本熊最初设计目的是以吉祥物的身份,为熊本县带来更多的观光以及其他附加收入。
然而,在振兴熊本县经济的同时,依靠熊本熊自身呆萌的形象、独特的授权运营方式,不仅在日本本土获得了超高的人气,发展至今,在世界上也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成为了一个热门IP。
而在荔枝app此次邀请熊本熊及其设计者举办作品展中不难看出,这是一次以熊本熊IP为营销噱头,帮助自身品牌吉祥物扩大声量的营销活动。
品牌借助某一头部IP进行自身品牌的传播造势是营销中的常用手法,但区别不同的是,Teki的诞生,品牌使用的是同一设计者。
据悉,对于吉祥物Teki,水野学现场表示,“在设计Teki时,我们思考的并不是如何制作一个吉祥物,而是如何将荔枝本身拟人化。”
从品牌层面上看,荔枝app作为全球声音互动平台,面向的受众主要是95、00后这两类最庞大的年轻群体。
一方面,荔枝依靠语音直播让营收稳定上升;另一方面,荔枝在不断寻找新的玩法,让声音经济不再只是单纯的语言工具,而是一种“年轻人情感抒发”的社交方式。
从熊本熊IP上看,其对标的同样也是90、00后等一类年轻群体,其行动笨拙、内心贱萌、高度拟人化的外在形象,瞬间俘获了大部分年轻受众。
而品牌正是看中了与IP之间受众的高契合度,进而同样沿用熊本熊的设计者,这背后透露的是品牌「再造熊本熊影响力」的营销野心。
建立品牌强关联
避免喧宾夺主
可以说,品牌加码对自身吉祥物的打造,是扩宽品牌格局的有效手段,在运营自身品牌的同时,IP同样也可以发挥其作用,为品牌提供助推力。
从2013年成立之初的“人人都是主播”,到如今的“用声音在一起”,荔枝app在不断优化外界对品牌的认知。
今年年初,荔枝FM使用了由熊本熊之父水野学设计的新Logo,去掉“FM”的尾巴,启用全新Slogn“用声音,在一起”,品牌全面升级。
不难看出,荔枝app在对自身的战略定位正在进行全面大洗牌,逐步转向更有潜力的“多元娱乐与社交互动社区”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9月13日,荔枝app官微借势中秋,在发布#熊本熊的中国弟弟#话题制造营销噱头的同时,品牌吉祥物「Teki特奇」的官微也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线上设立品牌特定人设官微达成用户互动、线下建立具象化人偶聚焦事件营销,是品牌IP营销的常用手法,而品牌聚焦人设便是其IP营销的第一步。
与其说此次荔枝app联手「熊本熊」之父开设作品展是一次品牌的全面升级运动,不如说这一系列营销背后,是品牌IP化的野心。
事实上,品牌IP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用户情感代入的过程,而最终的结果是要能够影响用户忠诚度,但它的关键点在于IP是否与品牌本身具有强关联性。
另一方面,IP是具有高转化、自传播的特点,但对于一款声音互动APP来说,品牌与IP若想要同步行走,还需要加强自身建设以及适当的营销支持。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