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全国人民防疫文案大赏,太硬核了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全民防疫也成为当下社会的热门主题。
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全民动员才能万无一失,任何侥幸都将导致一失万无。为了加强国民对疫情的重视、强化国民的防疫意识,不少地区的基层人员在当地挂上了防疫宣传标语横幅,以接地气的形式呼吁居民们积极防御,配合政府的防疫行动,减少官方政策政令实施难度。
硬核防疫文案大赏
秒杀月薪3万的文案
随着疫情的日趋严峻,全国人民都提起了警惕!但还是有部分的人,抱有侥幸的态度去亲戚家串门、参加各种聚餐聚会、在街上瞎晃悠......
正是精准洞察到这一社会现状,各地的工作人员从拒绝吃野味、戴口罩、勤洗手、强化防疫意识等层面呼吁群众参与抗击肺炎行动中,杜绝病毒传播的风险。
拒绝吃野味
由吃野味引发的全人类的灾难,这已不是第一次。早在非典时期,我们就已尝过食用野生动物的苦果。此次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国民对野味所携带病毒的无知。而各地基层人员以及网友的硬核宣传文案,也能为杜绝少数人吃野味的无知行为带来一定的作用!
拒绝聚会、串门、乱跑
看完这些文案,还敢出门瞎晃悠吗?
加强防疫意识,并呼吁戴口罩
为了让不听劝的中老年人戴上口罩,基层工作人员可谓是操碎了心!
抵制带病人员返乡
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加大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每一句看似粗糙的话语,其实是出于对每个生命的责任。
土味文案背后的价值与意义
遭受质疑
人民日报发布该系列文案并评价称:这些“土味”标语横幅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十分“硬核”达到了防疫宣传的目的。
该系列硬核文案一经推出,就深受网友的一致好评,短时间阅读量就高达10W+,并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上流传开来。
然而,在好评一边倒的形势下,却有不同的声音,质疑该文案简单粗暴,其背后体现了社会价值标准以及人民道德水准的下降,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
这些简单粗暴的文案,有没有社会意义,有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大众的心里也是门清。面对这样的质疑,网友都坚持站人民日报,相反这种另类声音却被网友称之为哗众取宠。
在这些声音之外,我们不妨从这系列文案的诉求、写作手法以及语言特点出发,分析其背后的价值。
其一,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国民的防疫意识,打赢疫情防控战役。无论是拒绝吃野味、呼吁戴口罩,还是拒绝聚会、串门、乱跑,亦或是抵制带病返乡人员,其本质上都是从当前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出发。尤其是戴口罩这种看似微小的举动,事关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疫情的防控,只有每个人做好自身的防护,这场全民抗击的战役才能取得胜利。
其二,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更具冲击力。该系列的横幅广告文案中,大量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如“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戴口罩总比带(戴)呼吸机好,躺家里总比躺ICU强”、“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卧床治病”等,将戴口罩与感染肺炎病毒导致的种种后果进行对比,让国民自行与“不戴口罩”的种种后果进行关联,对拒绝戴口罩人群产生巨大的冲击,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其三,语言通俗易懂接地气,大大提升国民的接受度。面对疫情,那些经常熬夜、高呼人间不值得的年轻人却呈现了极强的求生欲,不轻易出门并采取高度自我防护措施。相反地,许多作息规律、注重养生的中老年人,却意识不到疫情的严重性,不以为意。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受教育程度以及对病毒认知的差距造成的,这也是基层工作人员采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进行宣传的原因。以中老年人易于接受的语言与之沟通,才能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越是通俗易懂、被大众认知所接受的宣传文案越能在短时间提升大众的防范意识。相信看完这些文案,不少人都会默默带上口罩,按捺住想出去浪的心,不给国家添乱~~~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