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吃什么?饿了么星选为你精选春日菜单!
“我们的祖祖辈辈,都在这一天踏着最后的积雪,走向逐渐丰盈的田地。”
今天春分,白昼终于追上了黑夜,空气中都弥漫着春日温暖的气息,连食欲都跟着变好了起来。
古人说,不时不食,意思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
确实,对于中国人来说,吃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而顺应自然享受应季的食物,也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某种延续。
饿了么星选抓住这一点,在大地回春之时推出了“星鲜季”活动,并联合5家大牌商户,结合各自的招牌春鲜菜品,以“春味正好,不时不食”为主题制作了一则“美味”的广告。
如果春天可以吃
味道应该是这样的
中国的地理和气候的跨度,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食物原材料的出产条件,获取和处理食材的方式千变万化,为的是用最优的方式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云海肴:汽锅鸡
三个小时,
慢火熬制一锅不加水的好汤,
心意,同样不加水。
眉州东坡:豌豆尖汆丸子
凌晨采摘,4点上路,
在你赶早高峰之前,
我已跨过巴蜀十万高峰。
热辣生活丨麻小外卖:麻辣小龙虾
吃虾之前请务必洗手,
我干净了一辈子,
给我的牺牲一点尊重。
旺顺阁:鱼头泡饼
都说人类身体的完美比例是九头身,
我一个头就占了身体的十之八九,
真让人头大啊…
京味斋:春笋烧口蘑
冬藏厚礼,诚心以待;
一声惊雷,破土而来,
每一口,都是春天。
定格动画和水墨画相结合的画面,颇具中国风的文案,加上古韵十足的配乐,一下就抓住了观众的心(胃)。
中国人对吃有多执着呢?我们一直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从源远流长的进食礼仪,到东坡居士的吃货故事;从舌尖等美食纪录片的受追捧,到谁谁驱车几十公里只为了一口惦记的食物......
饿了么星选的这支视频,正是抓住大家“好吃”的心理,针对5家星选大牌商户的招牌美食,对原产地、烹饪手法等进行了介绍和生动的演绎,非常具有感染力。
如果春天可以吃,味道应该是这样的!你看饿了吗?
明星IP+线上话题+KOL流量
饿了么星选的social营销
饿了么星选不是美食界内第一个做春日营销的品牌,但此次的营销确实是话题度与口碑俱佳的一个。
数字营销时代,social营销成为了品牌与广告营销人特有的默契,市场决定了品牌营销必然要对流量精耕细作,这也促使他们考虑更多的因素,进行传播路径的设计。
首先就是明星代言人的影响力。
饿了么星选的星鲜甄选官是陈立农,这位在偶像练习生以第二名的成绩出道的年轻小伙,是当之无愧的新生代人气偶像,他的影响力不一定够“深”,但一定够“广”。
饿了么星选作为追求品质的外卖平台,主打的是中高端市场,而对于外卖餐饮来说,消费者基数势必会越来越大,那么跑单量就是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知道,曾经的饿了么,代言人还是王祖蓝、科比,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代流量明星的带货能力正在崛起,他们出现在营销活动中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也是品牌针对市场和消费者改变而做出的改变。
再者,social话题的扩大声量——选择合适的讨论话题,微博线上的social化传播就成功了一半。
基于#春味正好 不时不食#的TVC,将时令和饮食完美结合,触发了大家的吃货本质;而晒单抽陈立农签名照的活动,也让粉丝们激动不已。
参与感是社交战役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一个好的话题应当给大众提供一个“互动入口”,这是推动品牌营销由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发展的关键因素。
话题度的进一步提高,还有赖于KOL们的流量加持。选择合适的KOL助力推广,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除了与陈立农、广告营销相关的大V,此次饿了么星选还让@回忆专用小马甲为其站台。
要想做真正有产出的互动营销,就需要做到对消费者的精准触达。
试问哪个经常网上冲浪的人没关注过马甲;又试问哪个网上冲浪的朋友不是常点外卖的话说到这,想必大家就明白了。
品牌升级的新思考
从百度外卖升级为饿了么星选后,饿了么对其旗下的“高端子品牌”有了更清晰的定位。
在餐饮领域,市场已经相对成熟而饱和了,而一旦某个行业做大做满,就必然会面临淘汰、升级、垂直细分等方向的发展。
饿了么星选对于饿了么来说,就是天猫之于淘宝的关系。对于星选APP,它更像是一个细分市场,渗透中高端白领圈层的消费者,推动餐饮产业升级。
更细分意味着要更高端更专业,对入驻商家品牌的门槛和质量要求也势必会提高,这就意味着相应的营销活动侧重点面临调整。
就拿此次的“春味正好 不时不食”来说,不是强调性价比,而是在品质上做文章,其实这正反映了饿了么星选在品牌升级后定位的改变。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