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李子柒品牌三周年纪录片,看完贼想隐居田园!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之下,焦虑与压力轮番来袭,让人越发想要逃离这高楼林立的钢铁丛林,回归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李子柒的一夜爆红,在其精致内容之外,或许正是与时下年轻人诗与远方向往的高度契合,进而借助着独具东方美学的田园牧歌生活瞬间引爆无数异质化流量聚焦,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网红大IP。
时至今日,李子柒早已由当初的热门网红晋升为官媒都亲自下场点赞的弘扬中华文化代表人物,其各类美食视频更是在YouTube上引发一众外国友人疯狂点赞,而其单人IP也已衍生为一个囊括各大美食领域的高知名度品牌。
时值李子柒品牌诞生三周年,延续着李子柒本人视频中恬静唯美的田园式生活,这支周年纪录片将继续带领大众走进乡村古居,在山川田野间探寻浮躁之下那份酣畅淋漓的宁静与舒适。
万物皆有三行诗
李子柒镜头下的诗意田园
习惯了公司与家里的两点一线,朝九晚六日复一日中也习惯了顿顿外卖不重样,亲手烹饪一顿美食好像也成了一种奢侈,一蔬一饭这一最朴素的愿望在现代社会反而被各种因素层层阻隔。
物欲横流的社会,得与失始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薪资的蹭蹭上涨,随之而来的是赘肉、三高、腰间盘、颈椎病等一系列身体毛病的出现,而时下躺平哲学的出现,或许也正是对这种既定规则的强烈抨击。
在李子柒的这支品牌记录片中,通过对古老乡村中人们日常的描绘,破除了大众一贯认知中的快节奏生活常态,真正慢下来用一种娓娓道来的口吻来诉说小村庄里的发生的平凡故事,从这些不足为奇的故事里却能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治愈感与生活诗意。
整支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了湖南怀化古伦村村民吴江美的日常,在这个小村落里,人们的一举一动都遵从着自然的呼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起上山采摘粽叶,农忙时节下田劳作,农田灌溉时养稻花鱼,闲暇时采棉纺纱,什么活都做,但做累了就休息,一切怡然自得,也在简单中尽显人们的大智慧。
古朴的村寨也在不经意间唤起了不少人的儿时回忆,白云苍狗,鸡鸣鸭走,村前流水潺潺,桥上人来人往,孩童嬉戏打闹,井水冰镇的大西瓜,劳作归来时一瓢沁甜的泉水,夕阳下升起的袅袅炊烟,露天餐桌下唱起的山歌,自然且祥和。
就像吴江美在影片最后说的那样“我们的日子就这样过啊,天天这样过就好了”,田园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劳作、休憩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每一天都是美好,自然也就希望每一天都能够如此。
儿时生活在乡村小镇的观众会触景生情,长期居于高楼大厦间的观众会升起向往之心,而对于本就这样生活的村民而言,或许更多的是一笑了之,因为对他们来说,生活的面貌本就是这样。
全片没有刻意升华格调,但却在动静之间即淳朴又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遥相呼应着李子柒品牌三周年“万物皆有三行诗”的细腻洞察,在简单质朴生活的另一面,或许我们时刻都在与诗意作伴。
回归品牌差异化定位
来自东方田园的治愈感营造
熟悉李子柒的观众应该都知道,虽然美食短视频领域的博主大V不在少数,但即便是在万千视频海洋中,李子柒总能凭借着独树一帜的风格脱颖而出,如一股清流涌入大众心底。
究其原因,不走寻常路,远离城市喧嚣而隐居深山,一饮一瓢间的大自然气息再加上独到的东方传统美学与文化思考,多方交融碰撞之下交融成了一种独属于李子柒的差异化IP风格。
“最多订阅量的YouTube中文频道”
吉尼斯记录
与社会快节奏生活背道而驰的自在有限,举手投足间的东方神韵,李子柒在田园间活成了无数人最羡慕的样子,进而与时下的年轻用户群体自然而然地达成了一种情绪共鸣,承载着年轻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期待,自然也就能独得年轻人宠爱。
而回归品牌层面,从这支淳朴真实的田园纪录片中也不难看出,由李子柒IP衍生而出的同名品牌也同样传承着李子柒本人的独到定位,并且以一种更为朴实且贴近自然的语言,将品牌对于田园自然的追求近乎真实地呈现到了大众眼前。
在场景描绘上,相比李子柒个人个性鲜明的高辨识度,延伸到更广阔用户群体的品牌上时,则是希望通过更多乡村语境的勾勒尽可能呈现一个真实而非人为捏造出的田园语境,从而引发更多用户的触景生情。
因此,品牌巧妙地聚焦到了湖南怀化的一个古村庄,以其中一个村民的一天日常来展现最真实的田园生活,远山、近水、孩童、稻田、农忙、炊烟,一件件小事拼凑之下让整幅画面更加真实地呼之欲出,从而以此衬托李子柒这个品牌的接地气与自然属性。
在价值升华上,从简简单单的田园生活中,李子柒所捕捉到的一点感悟是,生活就是一首最美的三行诗,因此在语言上力求以最简朴的语句表达出这一最深奥的生活哲学,而伴随着吴江美的脚步,也的确将乡村日常各处流淌出的诗意呈现得绘声绘色。
在影片发布之后,李子柒品牌在微博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碗米饭,在成为米饭之前,是在田里吹风的稻子”,一语双关地赋予着生活更多的诗意,也巧妙透露出品牌背后品牌的天然属性。
其实在这支三周年纪录片由内而外刷新大众品牌认知之前,围绕着品牌旗下的各色美食,李子柒品牌将“万物皆有三行诗”的概念从大众情感共振的维度再次拉回品牌层面,做了一次绘声绘色的全方位传播。
时间的河流
从螺蛳身上淌过
带走了水面下的心事
写李子柒柳州螺蛳粉,为强调原材料的自然属性,品牌赋予了螺蛳以人的心事。
荷花在悄悄颤抖
它终于等到了
夏天的风
而写桂花坚果藕粉,则是真实还原着优质莲藕的生长环境,并层层揭开神秘的藕粉加工过程。
米粉的一生有很多样子
而它最惦记的是
童年时吹着风的样子
对于红油牛肉绵阳米粉,则是一字不提粉,而是回归米粉最初的形态,讲述着水稻风吹摇曳的舒适感。
唯美食不可辜负的年轻人在品牌呼吁下也持续创作出了无数“干饭人的三行诗”,在品牌方与用户群体的双重发力下,再次将生活中的诗意持续蔓延。
写在最后:
其实随着流量思维的持续深入人心,深谙年轻人喜好的品牌们早已对各种花式营销组合拳有着自己的思考,多重玩法之下自然也就孕育出了一系列一夜爆红的网红品牌。
不过在流量时代,注意力聚焦越发容易,但退散也极为迅速,因而无雄厚底层品质加持的不少品牌也悉数隐没在了无尽的流量喧嚣中。
而李子柒恰好反其道而行,凭借着独特的东方式田园生活起手打造出了自身的独特IP风格,其内容大多与生活的衣食住行密切关联,并非形而上意味的花式吹嘘,而是真正从内容出发,从而引起无数人对于田园牧歌的无尽向往。
而将其移情到李子柒品牌身上,承载着李子柒本人风格特性的品牌格调自然也足以赢得大众的青眼有加,而这场对于田园生活的更真实探索,也正是品牌想要褪下只属于李子柒本人的狭隘烙印,借由真实的田园牧歌生活完成用户价值观共鸣与产品破局出圈的双重目标。
其实无论是李子柒还是李子柒品牌,都承载着浓浓的田园气息,而裹挟着人们对于城市之外生活的多元想象之后,能否继续在更具大众共鸣度的价值维度之下,用更多优质产品撬动更广泛用户群体的持续共鸣,或许会是品牌接下来需要面临的挑战。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