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收件人昵称命名一条路”,菜鸟裹裹如何用创意出奇制胜?
作者 | 创意菌
来源 | 创意与广告(ID:ideaAd10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和接收速率都在呈指数式增长,由于用户接受信息的渠道逐步多元化,传统的广告营销方式渐渐收效甚微。
因此,基于社交关系的口碑传播开始成为越来越有效的一条营销思路。良好的口碑不仅是品牌的荣耀,同时也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营销手法。
近日,菜鸟裹裹就借势双十一购物热潮,推出了一系列营销活动引起了大众注意,结合“快递”、“昵称”等品牌元素,赋予了口碑营销另一创意玩法。
鼓动分享
扩大品牌声量
11月12日,菜鸟裹裹延续在双11后启动「菜鸟收货节」,推出「用收件人昵称命名一条路」话题活动,邀请消费者晒出收件人昵称和背后的故事。
(本文图片来源于菜鸟裹裹官微)
该道路位于浙江丽水国家公园的山路,山势陡峭、杂木丛生。修好之后,不仅有益于村民的交通出行,还能帮助护林员筑起安全防火线,成为别具风味的另一网红打卡点。
不难发现,以#用收件人昵称命名一条路#这一创意思路,可以说是与阿里「蚂蚁森林」举动如出一辙,同是品牌利用公益+社交所进行的一项口碑营销。
不同的是,「蚂蚁森林」更具可玩性,通过小游戏把握用户的游戏心态和流量社交,增加平台的用户粘性,以虚拟产品增加品牌吸引力。
而官方也将在后续收集若干昵称,进行投票选出一位参与者,使用用户的收件人昵称来命名这条山路,由菜鸟裹裹修建并立上路牌。
品牌通过利用自身已有资源进行互联网营销是此次菜鸟裹裹推出#用收件人昵称命名一条路#营销活动的一大创意亮点,充分将自身利益最大化。
从本质上看,无论是公益事业,还是品牌所具有的某项资源,如果闷不作声的完成,就会损失这一项资源背后所隐藏的营销潜力。
而品牌挖掘“路”的背后价值,通过#以用户包裹昵称为路命名#这一年轻化创意,调动消费者的好奇心,从而成为引起社交平台二次传播的导火索,间接扩大品牌声量。
创意+激励双向布局
打造用户「参与感」
真正给传播带来颠覆性变化的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当中的一类——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将原本个人与媒介的链式结构模糊化,演变成个人即媒介,媒介亦是个人的逻辑关系。
从此次#用收件人昵称命名一条路#营销活动中不难看出,品牌借助社交网络引导用户转发并叙述昵称背后的故事,换句话说,就是一场再简单不过的故事征集活动。
单纯的故事征集营销行为并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甚至会受阻于品牌本身的影响力限制。如何通过一个创意思路尽可能地使用户参与进来,就是其中的关键之处。
可以发现,在11月12日,官方抛出了平分6666元的利益激励,而在次日昵称Top10出炉时,品牌再次抛出「双11剁手全报销」概念,现金最高达49999元。
对于年轻用户来说,只需花费较低成本就可以换取高报酬的做法始终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这一做法其实在无形中就将用户代入进来,达成弱用户关系向更好信任度的强用户关系进化。
创意点+利益激励的做法可以说是社会化营销中的常用手段,区别就在于创意是否足够吸引用户参与进来,为品牌的“信任背书”作铺垫。
所以营销人常说“吐槽也是一种参与”。另一方面,利用创意内容及激励机制只是其一,从品牌的营销出发点来看,其实是品牌的一次宠粉行为。
对于丽水国家公园的这条山路该如何命名,品牌完全可以根据内部投票随意进行,不同的是,官方把这一命名选择权交给了粉丝,变相地制造了一次社交平台上的互动。
制造昵称话题
强化品牌口碑
“让用户受益”是品牌进行圈粉营销的关键步骤,无论是功能上的初步激励,还是荣誉或利益的直接给予,都是企业获得良好口碑的重要营销手法之一。
而对于#以用户昵称命名#的这一话题上,品牌先在小范围发酵参与感,把基于互动产生的内容做成可传播的事件,让口碑裂变,进而使更多用户参与进来。
不仅如此,从此次「用收件人昵称命名一条路」营销战役的开启时间上可以发现,菜鸟裹裹在消费者狂欢购物的次日即开启,不仅最大化延续了双十一的热度,也同时为“昵称征集”提供了用户基础。
从官方11月12日早上10点这一活动发布时间上,可以说品牌为「用收件人昵称命名一条路」营销战役做足了事先准备。
基于品牌的创意构想,在社交平台上就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而在11月13日官方公布收件人昵称Top10、进行最终投票时,更是引起了网友的“议论热潮”。
在评论区内,清一色的“博君一肖”留言覆盖了大部分评论。而这梗就是来源于王一博和肖战一起主演的《陈情令》中,被粉丝互组cp,起名“博君一肖”。
依托流量明星的粉丝入场,品牌的话题声量也呈指数式增长。在菜鸟裹裹官微发博不到24小时内,评论量就已达到1.5W,转发量更是高达25W。
话题营销的魅力就在于无形中给予了品牌极高的用户关注度,而挖掘其本质,与其说这是一次品牌制造昵称话题,不如说是利用资源置换口碑的营销举动。
借势双十一、用收件人昵称来命名山路,从创意本身来看,其营销目的就是强化品牌口碑,在触发话题讨论引发关注的同时,也刷新了一波品牌存在感。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