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观!哪吒汽车策划请吴亦凡代言,毫无底线!
吴亦凡翻车后,各大品牌纷纷解约,避之不及,有的品牌在迅速解约后也获得了网友们的好评。
但在人人讲究差异化营销的年代,有一个品牌实实在在的反向操作,赶凑着上去挨刀子。
360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哪吒,在3日晚上本着“哪吒精神”“重新给所有人做人的机会”,内部提议请吴亦凡代言哪吒汽车品牌。
“给我一个机会,我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好啊,去跟法官说,看他让不让你做好人。”
虽说如今新能源造车非常内卷,但大哥,你不能连脸都不要吧。面对触及法律,被刑拘进局子,全网封杀的犯罪嫌疑人,你居然说“给个机会”?
“针”扎的不是“哪吒”,不觉得痛?凭什么替那些受害者说“给个机会”?
《无间道》的台词真是照进了生活,“跟法官说”,给不给犯罪分子机会。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黑红也是一种红”成为了营销界不成文的戏码。即使出了问题,哪吒汽车也提前给到了公关处理办法:
官方道歉+开除相关人员
正如内部另一位同志总结的那样“不断制造热点,做错了也可以成为热点,道歉还是热点”。
虽说现在流行“营销跨界”,但你也不能向监狱来“跨界”吧,这种无视道德法纪、明知故犯的恶心公关,跟吴某的“强奸罪”确实没什么区别。
果真,“代言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那个门,正是“监狱的大门”!
当然,这位品牌部发言人——彭钢,也是求锤得锤,九点出了这个“鬼”点子后,十一点就被开除了。
跟吴亦凡“同声同气”,说到做到,一个“自己走进了监狱”,一个“立马被开除”。
在8月3日23点19分,哪吒官方微博发布声明,主动透露此次事件,并表明了自己的严正立场,开除负责人彭刚的同时,也开除了群里发表不当言论的人员。
果真按照了彭刚当初写下的剧本走向,这波节奏带得,只能高呼一个“内行”!
而作为哪吒汽车的投资方360也在官博声明后,第一时间在微博下方留言,要求开除整个团队,坚守主流价值观。
果然是互联网行业,这公关反应速度也是“5G模式”,两个小时不到,该声明的声明,该开除的开除。
只是这诡异的无偏差剧情发展,却透露着一丝不合理。
作为一个仅有14人的内部小群,聊天记录是如何为泄露的?难不成真有想出名的“内鬼”?
而且对于这次的事件,很多网友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哪吒“主动透露此事”,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你发现团队内部有这种价值取向先是内部处理就好了,为什么先要“昭告天下”,反而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这公关反应速度也快到,仿佛一切都像是提前准备好的。
更离谱的是,哪吒汽车在8月3日18时52分就发布4日#与智为盟#活动信息时,海报封面赫然写着“明日头条已预订”。
冥冥之中,品牌预判了观众的预判,或许正如一位网友的大胆猜测:开除也是策划的一部分。
那整个事件就不是内部的不当言论,而是品牌的恶意炒作了。
还有一大疑点,便是当事人职务的修改:
哪吒汽车在8月3日晚上23点19分最早发布声明中,彭钢的职位表述为“公司特别顾问”。然而,在8月4日凌晨过后,哪吒汽车对该声明进行了修改,彭刚又变成了“市场负责人”。
这无疑就是“临时工顶锅”的剧本。(彭刚:小丑竟是我自己)
当这么多的巧合凑在一起,那就不是巧合。在“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后,这极有可能是哪吒团队和360团队的连环套式作死营销。
原来哪吒上演的不是《无间道》,而是《局中局》啊!
在一个“流量为王”的年代,许多品牌都会在热点事件来临的时候“抖个机灵”,特别是在杜蕾斯吃尽“热点营销”红利的时候,难免不会眼红。但品牌不能为了“出圈”无底线炒作。
韩束之所以能发“吴难财”,完全是带着“民之所向”的正确价值观来处理“吴亦凡的代言事件”。
但一个品牌如果为了博一时的出名,而违背“社会公序良德”,进行“拔苗助长”式炒作,可能会获得一时的曝光,但也会让人发现其烂在根子里的品牌价值,根本无法实现品牌的长远发展。因为一个能够经历历史淘沙的品牌靠的从来不是“出圈的营销”,而是正向的,能被消费者认同的“品牌价值”。
毕竟品牌名声臭了,那是多少场“热点营销”也洗不白的了。
罢了,也不必洗白了。产品不到位就算了,还以这种“下三滥”的营销手段来拉胯。
在今年上海车展,哪吒汽车CEO曾表示“到2025年,活下去仍然是哪吒汽车的目标”。
现在不必到“2025年”了,提前在“2021年”结束营业吧!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