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30广告:这不可能,但很华为!
看遍内外风云,却不变内心沉稳坚定。9月19日,iphone11发布会的余热还未散去,华为mate30系列新品在德国慕尼黑如约亮相。
与此同时,一支名为《这不可能,但很mate》的创意广告片也惊喜上线,让对华为新机翘首以盼的国内消费者们,提前感知到华为mate30的强大想象力,不仅仅是第二代5G那么简单。
从日常场景出发,创造超现实影像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广告也一样。只有给消费者打造惊喜元素,让他们看完广告后,产生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不可思议之感,才能有效避免他们对广告的天然排斥情绪。
作为主打“重构想象力”的华为mate30系列的剧透片,华为的这支创意广告更是不例外,通过对五个日常场景的脑洞大开,让荧幕前的观众云体验了一次华为mate30系列技术所带来的惊喜感。
场景一:好厉害的无限快充
华为mate30系列的无线快充功能有多厉害?
就像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公园长凳上坐了三个不会吹气球的小男孩,可一旁打太极的大叔一个吸纳吐息的功夫,气球就神奇的变大了。
场景二:超慢的慢动作
用华为mate30系列拍超慢动作视频,只是慢?
就像西餐厅里表演撤换桌布的服务生,用娴熟的技术将桌布轻~缓~抽出,还保证餐品完好无损。
场景三:难以置信的夜摄
华为mate30系列的超高清夜摄,究竟多强大?
就像黑暗的机舱里,只有一个男人的窗户打开后,能透进明亮的光线,让周围的乘客和空姐惊讶不已。
场景四:出乎意料的侧边操控
使用华为mate30系列的侧边操控,是种什么体验?
就像乒乓球赛场上,选手的超神骚操作,竟然一言不合沿着桌子边缘拼起了球技。
场景五:想不到的隔空操作
华为mate30的AI隔空操作有多神奇?
就像某男士正在保龄球馆空手模拟一击全中,结果对面的保龄球真的全倒了。
广告的本质就是触动消费者,而惊喜感是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一种。特别是现代人多感生活无聊的当下,华为这种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出格”,就显得格外动人了。
细节控的福利,
华为mate30广告一箭三雕的魅力
好酒越品越醇,好的广告也一样。如果只是单纯的夸张,那么惊喜感只是一瞬间的事,以至于观众看完广告就忘,更不用说记住产品了。
而华为mate30广告却用其独有的克制与留白,让视频的每一处细节都充满质感, 让人看完广告后确实觉得,“这不可能,但很mate”。
1.简单的戏剧性,突显产品五大优势
要让消费者在16秒内欣赏一个故事的同时,也准确接收到产品信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华为做到了。
隔空吹气球对应无限快充,撤换桌布对应慢动作捕捉,黑暗中自带打光对应夜摄功能,桌子边缘打乒乓球对应侧边操控,无实物打保龄球对应隔空操作,五个16秒小故事,每个都运用恰到好处的夸张与转折,简单粗暴地向消费者表达产品的功能性特点。
而统一的广告理念,也让没记全华为mate30到底有哪些功能点的观众,牢牢就记住了“这不可能,但很mate”的华为mate30。
2.持续的悬念感,强势预热发布会
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华为mate30广告全程没有产品的露出,却变得更加诱人,让人忍不住立马拥有新机,去感受那些“不可能”的时刻。
这时,“9月19日·慕尼黑”的字样重复闪现,潜意识引导观众去德国慕尼黑发布会上寻找答案。
3.亲切的中国化,彰显国产手机实力
如今,提到国产骄傲,大多数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华为。在此次广告片中,它也不负盛名,融入了太极、乒乓球等世界熟悉的中国元素,自信展示中华民族血液的同时,用强大的国产手机硬实力,反哺中国品牌力。
华为,一家被技术耽搁的影业广告公司
科技的突破再不断打破创作的边界,这一点在华为这个科技公司身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每新技术发布,总能先用广告,让人为之一振。
此番,除了这支“这不可能,但很mate”广告之外,华为还发布了一支《让智慧变大》的联合广告片。
借用创意脑洞让华为mate30系列手机与华为全新智慧屏捆绑在一起,不断加深消费者对两个产品印象的同时,激发消费者的系列购买行为。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华为有着自己的广告方法论和世界观,先用故事感动自己,才能感动更多的人。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