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泊尔被罚348万元,虚假广告伤不起
在大众的印象里,虚假广告都是那些“不入流”的小品牌会干的事。
但近日,国内知名厨房小家电品牌苏泊尔竟然也因“弄虚作假”,被相关部门处以348万余元的罚款,让人大跌眼镜。
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苏泊尔“全静音破壁机”,不静音
原来,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曾于2018年10月到11月在电视上播出了一条“苏泊尔全静音破壁机”广告,并通过技术处理的形式,夸大产品的静音效果。
广告前半段,将苏泊尔旧型号破壁机的运行场景,形容成了装修第一现场,不仅整出了卧房墙壁倒塌的动静,还混入了冲击钻的声音。
后半段,“苏泊尔全静音破壁机”出镜,尽管是破壁巴旦木仁和核桃仁这种坚果硬物,画面也始终静音。
欣赏完广告,相信每天早晨被家里破壁机吵醒的消费者,一定忍不住将这款自称获得了由第三方机构出具“静音认证”证书的新型破壁机加入购物车。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相同的工况下,苏泊尔旧型号破壁机和“苏泊尔全静音破壁机”的运行噪音值相差不足20分贝,远没有广告所展示的“天差地别”;新产品性能更是与广告文案所强调“高速破壁,始终静音”严重不符,仅仅是在最低档位搅拌纯牛奶时的噪音才小于60分贝,“避而不谈”的最高运行噪音却已达77.2分贝至81.5分贝,超过我国现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对于居民区内环境噪音的限值要求。
因此,监管人员认为,该广告违反了《广告法》,以片面的“静音认证”条件,将产品冠以“全静音破壁机”之名,并以引人误解的广告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产生错误的产品认知,构成了虚假广告, 责令其停止发布广告的同时,处以广告费用4倍罚款的行政处罚,共348.312万元。
虚假广告泛滥,总有一个让你防不胜防
无独有偶,苏泊尔这边因“全静音破壁机”不静音被罚,国际美妆品牌欧莱雅也因违法广告被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点名。
原因是重庆某百货有限公司欧莱雅专柜发布的印刷品广告,采用了“8天肌肤犹如新生、众人见证8天奇迹、肌肤问题一并解决……”等用语,虚假了使用产品的效果,最终被禁止曝光,并处罚20万元。
此外,创始人是花钱雇来的邦德瑞特洗发露、以公益之名贩卖薯片的可比克,一度low气侧漏的椰树牌椰汁……深挖一番你会发现,曾在虚假广告上翻过车的知名品牌远不止苏泊尔和欧莱雅两家。
伪功效伪专家、歧义欺骗,这些看似美丽的谎言,对快节奏生活下,凡事都追求速度的大众消费者来说,着实诱惑不小,大家在花钱的同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
打击虚假广告,人人有责
尽管我们不愿意相信,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虚假广告都是某些行业的“潜规则”,虽然有些广告一眼就看出是虚假广告,但还是在大众传播平台广泛传播。
于是,去年9月,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决定自即日起至年底开展广播电视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其中特别提到了虚假广告宣传的打击工作。
近来大牌虚假广告的连续曝光,从某一层面来看,也是政策正在强而有力实施的体现,这给“要量不要质”的广告商带去了不少压力。
面对虚假广告,消费者能做的唯有保持清醒,维护权益,真正能治标,唯有从源头上做好广告准入,夸张的广告是品牌商在竞争激烈的红海中脱颖而出的灰色手段,要想完全杜绝虚假广告对社会公共环境的危害,广大品牌商应当敲响警钟,明白信用是无形的资产。
正如欧莱雅回应“虚假广告被罚”一事所说的,自觉要把宣传措辞做到更精准的把控,遵规守法,诚信经营。
消费者的购买欲,不该靠骗。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明星网红带货频率的增加,他们作为对消费者影响力巨大以及面对面沟通的重要一环,也需谨慎挑选代言产品,不负粉丝的喜爱与信赖。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