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小蓝星推荐」榜,知乎将成“男版小红书”?
才进入十一月,双十一的气氛就已经燃起,面对一年一度最大的促销季,各大品牌自然也不会错过这营销吉时。
借势双十一,也就成为了近期品牌首选的营销路径。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可以及时的利用热点,那么就能用极其低的成本获得巨大的流量和平台的收益。
近日,网络问答平台「知乎」就利用促销热点,做了一次“战略性”营销,结合知乎平台调性,赋予了问答平台另一创意玩法。
深度洞察用户需求
挖掘营销潜力
10月28日,知乎借势双十一购物热点,发布「小蓝星推荐」好物榜单,由知友评分筛选出超过30个品类的时尚、数码好物排行榜,为消费者提供决策参考。
目前,榜单主要分为时尚和数码两大模块,涵盖大部分电子类产品以及女性妆类等400+产品。
可以注意到,榜单内具有清晰的群体划分。对于以「理性」为主要标签的男性群体来说,数码类产品的好坏、性价比、性能都是用户最为关心的话题。
对于女性群体来说,化妆品的妆效、质地也是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而知乎此次发布「小蓝星推荐」好物榜单,其实就是一次洞察用户需求的营销行为。
营销学之父科特勒曾说:营销就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的过程。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今天,洞察并挖掘用户需求显然是营销中最为关键的步骤。
另一方面,「小蓝星推荐」榜可以说是对“知乎评分”的一个产品化展示,以榜单形式对特定品类商品按评分由高到低排序进行呈现。
换句话说,榜单内的“手机榜”、“口红榜”以及“粉底榜”等30+细分品类,侧面反映的是广大知乎用户的消费体验,以此作为其他用户购买时的“说服点”。
除此之外,基于此次「小蓝星推荐」,品牌还先后推出了《都市年轻人消费决策报告》以及「一个下单键的自白」H5,为社区榜单造势。
不难看出,上线「小蓝星推荐」,就是品牌依靠自身平台调性,通过客观中立的榜单,为用户的双十一提供一种更好的选择。
借势双十一
扩大「小蓝星推荐」声量
据悉,截至2018年11月底,知乎用户数已破2.2亿,同比增长102%。知乎问题数超过3000万,回答数超过1.3亿。
从品牌受众上来看,自2011年诞生至今,知乎已经历过8年时间,这使得平台累积的一定高质量人群。如何利用社区所积累的已有优势进行扩大化,就是品牌突围的关键之处。
可以注意到,知乎在近期针对icon进行的修改,足以证明品牌对「小蓝星」推出的重视程度。
此前,#有问题,上知乎#一直是品牌不变的slogan,在双十一来临之际,知乎上线「小蓝星」,并将「小蓝星推荐」放置在了显眼的品牌icon上。
另外,品牌也由原先的#有问题,上知乎#变为#购物之前,先上知乎#。而这一系列微小举动,其实也变相说明了品牌借势双十一,尝试以内容平台的姿态在全民促销热点上,分一杯羹。
不得不说,知乎此次抓住双十一来临之际的推出「小蓝星推荐」,是一次高明的决策。在利用双十一购物热点的同时,也将“好物推荐”以话题的形式传播出去。
除了在icon上的微小举动,在社交平台上,品牌也邀请到了娄艺潇、薇娅viya 等明星主播担任「星推官」,为「小蓝星推荐」进一步造势。
10月30日,知乎官微联动明星、主播发布#知乎小蓝星好物榜#话题,选用具有时尚、潮流标签的人设以扩大「小蓝星推荐」声量。
话题传播的优势在于圈层效应,当用户遇到可塑性话题并为之吸引,就会参与进品牌所设置好的话题中,从而为二次传播提供了流量基础。
内容种草
扩大平台营收渠道
回归「小蓝星推荐」榜单本身不难看出,知乎之所以设置数码类和时尚类的清晰分界线,还是因为平台本身所拥有的话题讨论度。
根据知乎数据显示,在数码、时尚两大品类下,知乎已积累了超过75万条来自用户的商品评价。
这也变相透露出时尚、数码类话题在知乎拥有较高的话题热度,且平台已积累了一定的优质内容,为「小蓝星推荐」的推出提供了内容基础。
另一方面,此次上线「小蓝星推荐」榜单,与其说一种内容种草的商业模式,不如说是知乎电商化的一次尝试。
从受众层面上看,对于贵重物品,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通过知乎获取商品的相应信息,最大化辅助自己的消费决策,以达到“购买后,不后悔”的消费心理。
从营销层面上看,品牌由原先的#有问题,上知乎#变为#购物之前,先上知乎#,显然是一次概念转移的营销举动。
发生购买行为的常规流程在于「消费者」→「商品」,而品牌释出#购物之前,先上知乎#slogan,显然是将流程复杂化,即「消费者」→「知乎」→「商品」。这就让平台在内容变现上有了施展的余地。
对于内容型平台来说,普遍问题还在于产品营收。就知乎而言,平台大部分的营收都来自于广告收入,剩下的小部分收入来源于知识付费服务、会员等。
品牌通过「小蓝星推荐」榜单这一载体,其实就变相扩大了企业的营收渠道,也就意味着知乎在电商化道路上迈了一步。
而能否聚焦用户需求,维护UCG的内容生态,避免沦为广告软文的“根据地”,还在于品牌自身对互联网问答平台的战略性把控。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