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百味只上1天班的面包,成功让打工人怒了一下
如果要说当代年轻人最深的怨念,那一定是——上班。
不想上班是真的,可一说起上班的话题,话匣子立马打开,能吐槽大几个小时,根本收不住。于是不仅仅是在工位的时候,就连生活中,也处处粘上了“班味”,让人一眼就认出,是资深打工人没错了。
想来很多品牌文案打工人也是日常被工作折磨得体无完肤,所以才会做什么广告,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班味。
最近,赛百味“面包只上1天班”的文案,就因为“针对性”太强,成功惹毛了打工人。

为了宣传自己现场醒发、没有防腐剂的面包,赛百味打造了“面包只上一天班”的广告语。

“一生只上一天班,赛百味的面包我的梦”,打工人看了有被点到。

“无需防腐剂加班续命。就像不加班的打工人,当然不需要咖啡”。这攻击力,真的强得没边了!

除了在社交媒体上宣传,赛百味还把广告投放到了上海的地铁站。海报里面,店员们端详着刚烤好的蓬松暄软的面包,一种愉悦、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图源:小红书用户@惠风和
不过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穿梭在地铁站的打工人,看到“面包只上1天班,才有这份「松弛感」”时,确是真的“扎心了”。
挑衅,赤裸裸的挑衅!

“其实你是一周上五天,人家是一辈子只上一天。”咱就问这日子还能过不了?

于是打工人一怒之下怒了一下。不买它,这样它就得加班。

小发雷霆一下决定不吃赛百味。

虽然有内涵打工人的成分,不过从创意角度看,赛百味的广告语设计得还挺醒目的。
在很多消费者看来,“不含防腐剂”“零添加”的食品意味着更安全更放心。不过,为了缓解库存损耗压力,不少商家会选择在面包内添加微量的防腐剂。像我们平时在超市、甜品店看到的面包,就多是3天保质期的,这可以有效防止面包变质,不过烘焙食品存放时间更久,口感往往也会跟着减损。
所以,打出“不添加防腐剂”“24小时内售完”的卖点,实际上就是在昭告消费者,产品新鲜且口感好。
讨巧的地方是,赛百味选择用“上班”来类比面包在售期,瞄准打工人们不喜欢上班的集体情绪共鸣,玩了一把内涵,让快餐食品的主要目标群体,Z世代消费者、年轻白领等,都能品味其中之意。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社会化媒体了解产品或者品牌信息,品牌也愈发重视社会化营销,在社交媒体上投入更多营销预算。
购物更依赖于社交媒体的口碑传播,这是国内消费市场的显著特征。我们平时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跨国品牌,比如多邻国、麦当劳,都十分擅长借助官方社交媒体玩梗来获得病毒式传播。
赛百味,这个1995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全球三明治巨头,曾因早期加盟模式的制约错失黄金发展期,直到2023年6月与上海富瑞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新的总特许经营协议,才迎来关键转折。
转变核心是商业模式的重构。为解决过往加盟模式下决策滞后、品控不一的问题,新管理团队明确提出转向以直营为主的发展模式,将原来约500家加盟店收归统一管理,短期重点发力直营店扩张。
新管理团队接手后,社会化营销也成为本土化的重要一环。以往品牌的营销风格相对传统,在华影响力有限。而现在赛百味积极布局各种主流社交媒体,营销打法变得更灵活、更接地气,彻底告别国际品牌的高冷感。
今年恰逢品牌60周年,赛百味联合米其林星厨推出了一款老北京炙子烤肉风味新产品,为了宣传新品,赛百味在多平台集体更换带有儿化音的“赛百味儿”头像,用带有北京特色的儿化音吸引关注,传递趣味。

近年来,针对Z世代与年轻白领这两大核心客群,赛百味也推出了一系列精准的产品与活动。比如推出周五买一送一、加入抖音直播团购、加9元升级大份的优惠机制,用性价比满足上班族的需求。
还有推出更迎合年轻消费者喜好的产品,比如主打低热量的“轻盈三明治”系列。与此同时,通过强化现制的概念,为打工人提供价值感。

现在走进赛百味门店,透过操作台的玻璃,不仅能看到每日现烤的面包,玻璃上还会清晰标注出炉时间。

战略转型的效果立竿见影。截至2024年10月,赛百味在华门店数量已增至750家,一年多时间里新增的门店数相当于过去二十多年增长量的一半;到2025年8月,第1000家门店是在上海淮海中路正式开业,两年内新增门店数量几乎追平此前28年的总和。
这些动作背后,是新团队对中国年轻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他们既追求健康新鲜的饮食,也看重产品的社交属性与情感价值。
赛百味的文案能迅速引发热议,本质是踩中了“职场情绪”这一自带传播势能的关键因素。当代年轻群体被工作压力紧密包裹,任何和上班、加班、职场困境相关的表达,都很容易激活他们的讨论欲,这也成了众多品牌试图撬动市场关注度的切入点。
认养一头牛曾推出的COWS直聘系列广告,用“找工作,直接跟老板哞”“跳槽吧!奶牛,听说你们场晒不到太阳”等文案,借助职场隐喻,本意是想通过拟人化手法强调对奶牛的精细化饲养,但广告中所描绘的奶牛阳光充足的生活,和打工人在格子间办公的现实形成对比,让部分消费者感受对自身处境的隐性调侃,引发了一些嘲讽打工人的争议。
苹果中国区的文案则展现了另一种切入方式。为了宣传AirPods Pro3的电池续航能力,苹果把海外版的“朝九晚五”直接替换为“从早忙到晚,都能畅快听“,还补充道”加加班也没问题”。

图源:小红书网友
这种表述没有玩梗,也没有制造对立,而是用近乎写实的方式,捕捉并呈现中国职场人的日常状态。这些文案过于真实引发强烈共鸣,让打工人破防的同时,却无可奈何,只能一笑了之。
总的来说,职场情绪确实是品牌和年轻消费者建立连接的高效桥梁,但这种尺度很微妙。
幽默和冒犯往往只有一线之隔,不管是成为“嘴替”共情消费者,还是玩梗制造话题,品牌营销的核心都应是对公众情绪的尊重与理解。
只有把创意根植于对消费者真实处境的体察,而不是简单借势热点或制造对立,才能赢得消费者长久的情感认同。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