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广告网 - 广告营销行业影响力媒体_广告创意_营销策划_公关传播

西贝公关又添笑料,7岁的毛毛哭着闹着要吃儿童餐

首席创意官
2025-09-25 20:10

“哪怕妈妈用‘去姥姥家’‘买玩具’转移注意力,他也死死抵住诱惑坚持,要去吃儿童餐这是他与西贝的‘约定’。”

“后来,毛毛妈妈想通了,自己的孩子从2岁就吃西贝,5年来从没出现过任何食安问题。不该因舆论否定这份信任,这份从“2岁到7岁”的陪伴,早已不是简单的“吃饭”,是孩子成长中的习惯,也是家长心里对西贝的信任。”

最近在网上一直刷到“7岁的毛毛”,还有上面这些流传甚广的文字,本来以为是什么“美文摘要”“人生感悟”赛道的公众号给西贝写的软文,没在意直接划走了,结果发现这居然出自西贝官方的账号,真的从文风到宣传口径都让人哭笑不得。

znAjeStAUp-800.jpg

图源:西贝品味早读公众号

从文中谈到的“网上的舆论”,相信大家很容易能够联想到近期西贝的舆论事件。

前段时间,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多还贵”引发舆论,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起初硬刚称“无预制菜”并放话要起诉罗永浩,还公开菜品制作流程、开放后厨自证,却反向暴露部分菜品用料理包、食材隔夜或保质期长,让青睐其儿童餐的家长以及其它用户感到失望;后续西贝转变态度,承认未满足顾客期待并推出9项整改措施,其中还提及“顾客虐我千百遍”,遭网友质疑是“赌气式道歉”,罗永浩也再次反驳,而之后罗永浩主动宣布事件告一段落。

可以推测,在沸沸扬扬的舆论风波之后,西贝发布一系列温情叙事的文章,可能是为了进行用户关系以及员工关系的维稳。

b3ezddNJYC-800.jpg

出发点其实没有问题,而外界惊叹的点在于,都2025年了,还有品牌在写这种风格的推文。

即使在西贝的忠实顾客中,真的有像“七岁的毛毛”一样,很爱吃西贝,吃不了就很伤心的小朋友,文章里面过于戏剧化的描述,比如“死死抵住诱惑”“这是和西贝的约定”等等,也会让事件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不得不说,西贝的公关真的很神奇,每当外界关注度逐渐消退的时候,它又会提供一些新的素材来激活舆论,真的是独树一帜。

kJAyZ4j43M-800.jpg

西贝预制菜争议虽然已经降温,但关于菜品品质,以及如何答复老客户等核心问题仍未完全解决,此时发布过于煽情的用户故事,有试图用“孩子对西贝的依赖”来捆绑消费者情感,暗示“否定西贝就是剥夺孩子快乐”的嫌疑。

加之西贝此前已有“自曝预制菜”“道歉信措辞不当”等公关失误,公众对其信任度大幅降低,这次又讲了一个不太接地气的情感故事,很难不让人又重新回忆起之前品牌的负面舆情。

看了西贝的推文之后,网友辣评,毛毛的家长应该抓起来,孩子没在家吃过一次像样的饭。

Mxfie813OD-800.jpg

图源:小红书用户

一些品牌官号也加入了调侃阵营。

fD72xNrLfH-800.jpg

才华横溢的网友还结合这些推文创作了西贝毛毛体文案,称“毛毛”吃不了西贝就感觉“身上有蚂蚁在爬”。

ux6RYYkOOq-800.jpg

甚至还有网友根据这篇推文描述的毛毛哭着闹着也要吃西贝的内容制作了AI视频,真的太生动了。


七岁的毛毛-800.jpg

图源:小红书用户@i Like Me Better-w

个别网友的关注点比较细节,疑惑七岁的毛毛是怎么抱到店长大腿的。

xK5kxAe2qE-800.jpg

然后就有网友创作了这样的照片,表示有图有真相。

cVGP8ma0T4-800.jpg

破案了!西贝说的七岁孩子其实是柯南——

yyaI8RsBiI-800.jpg

可能是西贝看到这些文章遭到了网友们的无情嘲讽,目前已经将这些文章删除。

极目新闻的媒体工作者以顾客身份联系西贝客服中心咨询相关情况时,一名客服人员回应称,发布该文章的公众号“西贝品味早读”是一个内部服务号,主要给企业内部的伙伴阅读,因为发文后遭到了网暴,鉴于对内部伙伴和顾客感受的考虑,下架了相关文章。这次西贝总算做对了一件事。

当然,这里并不是想要去大肆批判西贝,毕竟西贝并没有把消费者的声音置之不理,宣布了很多门店的整改措施,还推出 “西贝请您吃饭” 代金券活动,用实际福利拉动到店人次。主要还是想表达,这种浸淫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感动的煽情式营销,其实是很多企业或组织做宣传的通病。

相信大家一定刷到过一些电“影院reaction”的视频,当某些片方想强调电影很感人,很能引发共鸣的时候,就会找一些“演员”来做一些表现他们很感动的视频,类似于“女孩靠在男友肩上痛哭”“观众在座位上默默流泪”,甚至还有“看哭狗”的。

Vc2O01oQNv-800.jpg

每当看到这些装装的煽情视频,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种“演员”是在哪里招的,把我也拉进群呗,看电影表演哭戏还有钱拿,也太爽了吧。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甚至我自己以前在甲方搬砖的时候,也写过一些奇怪的推文。类似于员工深夜坚守岗位、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勤恳工作、客户感动到泪湿眼眶的内容。至于为啥要这样写,主要还是因为,这是领导想突出强调的点,而且很多时候只能根据三两句话,扩写成一整篇完整的文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如果当时多说一嘴,会不会让领导改变主意呢?不过,这大概也不是一个普通打工人该考虑的事情。想要改变这种现象,也许只有等到屏幕前的诸位都混成领导的那一天吧!

真诚地建议,所有的企业在做营销时,“登味”可以少一些,这里不是想贬低哪个群体,而是特指那种带着居高临下的自我感动,以及脱离现实的温情说教的营销路子,总觉得自己编的故事特别感人,认为观众会跟着自己的节奏共情,却忘了现在的人早就不吃强行煽情这一套。尤其是现在网上高速冲浪的很多都是年轻人,尽管其意见并不能代表所有群体的声音,可是却占据了互联网舆论的极大一部分。

最后就是,企业的一些内宣内容,出于拉拢人心,激励员工等方面的考量,价值观可能会不太贴合大众认知。平时这些内容基本上没人关注,多数也是依赖内部转发来维持阅读量可一旦企业发生负面舆情,这些原本“圈地自萌”的内宣文案,就会被网友翻出来当成黑料调侃。毕竟在公众眼中,内宣文案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企业的真实想法。

注:文中所指的毛毛是精神上的“毛毛”,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位毛毛在这篇文章中受到伤害。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4A广告网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距去年D&G辱华事件不足1年,范思哲(Versace)、蔻驰(Coach)、纪梵(Givenchy)三大国际奢侈品牌因相似问题,共同遭遇品牌危机。
钉钉推出沙雕手绘风招聘广告,幽默表达核心诉求。
魔方严选发布简单粗暴招聘启事,通过招聘营销获取品牌关注度。
海南椰树集团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信息,引发了网友热议,相关话题阅读直达3.3亿,“喜”登热搜。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流量到底怎么玩?可谓是广告营销“老大难”问题。这份十月广告营销案例总结希望能带给大家启发。
菜鸟驿站“1分钟极速取件”,让无数拖延症患者“暴风哭泣”。
为高以翔不幸去世这一噩耗惋惜同时,也应当给过度营销综艺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