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广告网 - 广告营销行业影响力媒体_广告创意_营销策划_公关传播

喝蜜雪冰城被防御塔攻击的梗太火了,东方明珠都出来回应了

首席创意官
2025-08-02 10:52

我们认识每个地区的伙伴,往往都是始于刻板印象,或者某些梗,就比如说觉得山东人很会说话,广东人要吃“广东辣”之类的,那么说到上海人,可能就会认为Ta们对于生活的要求比较精致、有腔调。


在网上,这种给某些地区人群打上的标签,经常会被放大化,尤其是现在在社交媒体留言都会显示IP,所以就出现了很多一看到IP就自动代入对应网络梗的现象,算是互联网时代一种图省事的社交习惯吧。


这方面小李也是深有体会,由于本人老家那块口音比较突出,所以网上也有很多相关的段子,到了外面经常有伙伴拿着一些话问我,“XXXXXXX”用你们那边的话怎么说,不好扫兴,但教了太多次,也有点乏了。


图片


微博上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些关于上海的餐馆商品定价太高的消息,再加上“主理人”概念的盛行,带起了一批东西包装得很洋气、价格死贵死贵的店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类似“沪币”这样的梗,意思是说上海物价太高,甚至形成了自己的汇率。


随着这些梗被添油加醋地一传十、十传百,本年度最抽象的地域梗出现了——在上海喝蜜雪冰城,东方明珠会变成防御塔攻击人。


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不自由摄影师wingo


为啥会这么离谱呢?这还是得说回到地域印象上,众所周知,蜜雪冰城是平价茶饮的代表,而东方明珠作为上海标志性建筑,坐落在上海陆家嘴寸土寸金的地段,周围更是极尽繁华,所以就承载了网民们关于“魔都”上海的想象力。


一个是大众化的“穷鬼奶茶”,一个是璀璨夺目的建筑瑰宝,于是就诞生了这种规则怪谈:在东方明珠旁边喝蜜雪冰城,是要被攻击的。


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贝贝地瓜花


至于怎么个攻击法,那必然是发动激光扫射技能,谁喝就扫射谁。


图片


在黄浦江畔喝蜜雪冰城送菜包,危——


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Laikyn。


甚至还有人拿东方明珠比作游戏里面的防御塔,会优先攻击最先进入棋攻击范围内的目标,指“喝蜜雪冰城的人”。


图片


不少网友用AI生成了在上海喝蜜雪冰城的梗图,这真的有点太具体了。


图片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被激光扫射呢?答案就是:开启星巴克防护罩。


图片


有了星巴克杯套的保护,攻击力大大减弱。


看到这里,平时不太喜欢冲浪的朋友可能还真不知道这又是啥莫名其妙的东西。那又要介绍一个梗了,也就是“星巴克文学”。


在咖啡品牌纷纷将价格降到9.9元,甚至卷到2.9元的时候,星巴克的定价依然给人一种疏离感。于是就衍生出一些用极端卑微的用语描述喝星巴克的心理活动,以及炫耀自己喝星巴克的凡尔赛文案,看起来十分荒诞,其实是在反讽,戳穿了咖啡文化背后的阶级标尺。


图片


但是,要是连星巴克的杯套和徽标也没有的话,又该怎么办呢?这里将结合具体情况激发“地图炮”技能,我们知道,网上真的很多对着一个IP不分场合搞地域黑的,所以在无奈之下,当地人选择加入进来,以这种黑段子自嘲。


比如说,河南人遇到东方明珠化身防御塔攻击自己呢,就会开启自动防御,井盖在身体四周旋转,抵挡住了攻击。


那么北京人呢,就会庆幸自己带的是豆汁儿,召唤鸟巢飞过来保护自己。


诶哟,我真的是不行了,每天写这种神戳戳的东西。


虽然不知道是哪个小天才创造了在东方明珠下面喝蜜雪冰城会被塔攻击的这种梗,但是毫无疑问,这个梗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蜜雪冰城。


由于价格比较实惠、大众化,加上品牌知名度、活跃度都非常高,所以蜜雪冰城经常被网友们放到这种刻意表现贫富差距的段子里面,用来自嘲,顺带暗讽一下那些“伪精致”的观念和消费陷阱。


作为一种接地气、亲民的符号在热门的网友梗里面出现,蜜雪冰城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绝佳的宣传机会,溜达到外滩去了,不过这只雪王比较谨慎,在拍照打卡的时候还要时不时回头看一下东方明珠有没有开启防御塔模式。


这只戏更多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明珠,真的大事不妙了。


泸州老窖现身说明了啥叫危言耸听:要自爆了,快跑啊。


甚至还有网友将这些段子和梗图汇集起来,脑补了一出蜜雪冰城攻城的连续剧,脑洞真的好大。


图片


另一边星巴克则是云淡风轻,发了一张在东方明珠旁边手握咖啡的照片,附文:“平静又幸福的一天”。


图片

图源:星巴克


尘世纷扰,我自岿然不动,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果然,咖啡与这所城市的调性是相融的。


网友:想说装货,发现是星巴克。这下老实了。



东方明珠本尊也加入到了玩梗行列中:不装了,我确实是防御塔。对于任何有随地吐痰,公共场所抽烟,在古迹涂鸦等不文明行为的人,会立刻化身防御塔发动攻击技能。


图片


不过,对于在上海喝蜜雪冰城是否会被攻击这种提问,官方则是进行了否认。


图片


图片

在认领了“防御塔”的身份后,东方明珠又和雪王进行了一期联动宣发,雪王再次变身“旅游达人”,到上海的各个热门景点打卡,把文旅营销玩出新意。



其实说到地域笑话或者段子这块,被拿来开涮的远远不止个别地区的伙伴,这里就不过多举例了。


很多人反感被贴标签,但在玩梗这块倒是乐此不疲,这与当下人们追求情绪释放的现状,以及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不无关系。


面对着生活的烦闷,人们选择以轻松、娱乐的方式排解压力。这类梗用夸张荒诞的设定把地域话题变得不那么敏感,在社交媒体上很容易得到大量传播,有时大家跟风玩梗,也许未必是认同内容本身,更多是觉得新鲜,能帮助自己融入话题讨论当中去。


当然,这种玩梗行为也藏着隐患,它可能让人们在娱乐中模糊了调侃和冒犯的边界,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对某个地区的刻板印象。总之,还是那句话,适度玩梗,把段子当真就输了。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4A广告网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星巴克,翻车了!
星巴克曝使用过期食材,引发舆论批判。
受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影响,很多人都对上海有着高端、高消费刻板印象,最近更是衍生出了“在上海不能冰城”之类地域,并流传出了在东方明珠面前冰城“激光”扫射图,冰城则火速接,拍摄了一支王站在东方明珠前挑衅它视频。
冰城门店工作人员对“饮品中出现虫子”事件回应态度消极,引起网友关注。
昨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全平台热搜榜几乎都3.15打假占领 在这一天,所有品牌都战战兢兢 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曝光对象有趣是,当中一个品牌塌房似乎塌与众不同 就是——冰城 而其中相关热搜有两条 #冰城食材频改标签过期继续使用# #冰城没身份证健康证也能上岗#
还是香
下雪啦!下雪啦!昨晚,全国多个北方城市迎来初雪。借势于初雪,冰城发布互动话题#堆王大赛#,邀请用户晒出堆王,于是乎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很多或可爱,或古怪雪人...即日起到2023年12月31日,晒图王并参与互动话题#堆王大赛#,品牌将不定时降落话题内抽选25位蜜粉儿每人送保暖三件套1 套 ,包括保暖耳套、围巾以及毛绒手提袋。
搞笑归搞笑,食品安全还是要重视!
品牌视觉上对于用户体感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