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新东方高考借势大片,我的中二之魂压制不住了
一年一度的高考,不仅是各位学子的第一个人生转折点,也是各大品牌的一场battle。如何抓住“高考”这一焦点成功出圈,激活受众的高考记忆,最大化拔高品牌印象,成为巨大的挑战。
作为自带热搜属性的话题,新东方最近就打造了首支高考AIGC短片,带着全宇宙三份与众不同的高考祝福,祝福每一位高考学子,可以说是脑洞开到天际。
借势高考热点
新东方首支AIGC广告趣味来袭
很多品牌做高考季营销,常常都会往走心、励志方面上走,不管是考生还是已经参加过高考的“前辈们”,看过之后都能有所动容,但此次新东方却走起了搞笑路线。
借势高考季热点,新东方上线首支AIGC短片,高考一战,一燃到底,画风堪比好莱坞大片,看后可以说是既有趣,又不得不叹服AI的强大之处。
影片做了3个题材,外星人题材、端午粽子题材以及中二题材,一开场便是像星球大战的风格,外星舰队探访地球,俨然一幅《三体》既视感,民众的紧张感瞬间就上来了。
但画风一转,没曾想是两人在聊高考祝福所做的联想,然而外星人没有做任何动作,只是留下了一串神秘的字符,经过专家破译后,居然是“地球人,高考加油”,还以为要拍世纪大战,这反转直接让人闪了个腰。

故事到这还没完,外头大妈贡献了一个创意,直接就玩起谐音梗,直接就拿刚过去的端午节“高粽=高考高中”,甚至小孩哥也参与进来,直接开始中二起来了,主谓宾之弓,数理化之斩,政史地之炮......

从营销层面上说,这其实是品牌借势社会热点,赋予自身更多关注度的过程,一方面是给予考生以趣味化祝福,另一方面也是一次之于AIGC的尝试,用AI能力赋能品牌营销。
建立轻松化沟通语境
拉近与用户内心距离
作为每年牵动千万人心的社会性议题,品牌自然不会错过绝佳时机,力求在高考的巨大声浪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其核心是对用户注意力的抢夺,借创意的营销方式完成品牌出圈。
对于高考季而言,大多数品牌都会用一段走心的广告去表达一种情怀,毕竟高考是相当值得纪念的一段时光,这标志着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点,也是人生崭新的开始。
正因为这种节点的“可歌颂性”,情感营销再适合不过,即使是祝福考生,软性的、暖心的也是一种主流。
而新东方此次营销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另辟蹊径,转向于一种趣味、搞笑、轻松化的广告风格,把高考氛围的那种暖心、紧张直接改了。
尤其是开场的画面呈现,俨然一幅科幻片既视感,不懂的以为是流浪地球3已经上映了,还有第三个小孩哥的桥段,主谓宾之弓,数理化之斩,政史地之炮,喊出了当年学习如战场的感觉,甚至考神还是个高达。

在学生时代,相信很多男孩子都苦于学习是一种过于斯文的项目,一点不像动漫里的战斗爽,甚至把各个学科幻想成各种技能施法都是有点牵强的。
新东方可以说是还原了中二男生心中对于学习的“幻想”,有个假想敌直接开始用各种技能战斗,来强化自己对于学习的热情。

而这种3个桥段像乙方给甲方进行创意提案的方式,像极了当年在宿舍边吃泡面边看《报告老板》,可以说是把一种幽默诙谐的气质发挥到了极致。
品牌之于AIGC的营销尝试
其实不难发现,除了此次新东方借势高考季在广告风格上的大转变,建立轻松化沟通语境,拉近与用户内心距离,还有一个亮点在于AIGC的方式。
用AIGC做广告,这种风格其实已经屡见不鲜了,很多品牌都在做,尤其是一些科创类,不搞一下这种广告就有点落伍的感觉。
早在之前,华为云其实也搞过AIGC的广告,像华为云这种to B的产品属性,更多是起到一种赋能或者加持的作用,诸如助力企业出海,这是一件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的事情。
为了展现华为云对企业出海的支持,华为云就曾打造了一支AIGC创意大片《出海历险记》,以此吸引更多企业使用华为云服务。
这支AIGC大片使用了极为丰富的视觉元素和酷炫的画面效果,呈现出拼贴风格。汽车在由海报组成的天空路上行驶,斑马、猩猩互相打球等超现实画面......
影片主打一个天马行空,构建出充满想象力的奇幻视觉场景,在给用户带来新奇视觉体验的同时,也突出华为云在企业出海过程中打破常规、创造无限可能的立意。
二者的共同之处都在于一种“AI味”,这是一种创新的营销形式,本质上是制造新鲜感的过程,尤其是看惯的常规广告的画风,偶尔变一变反而可能触发一些别样的效果。
就当下而言,品牌用AIGC做广告有利也有弊,好的一方面就是一种创新形式,给人以不一样的体感,挖掘更多潜在用户注意力,还可以更节省营销成本。

不好的一面就在于过重的“AI味”,相比于当下大众更为认可的精心打造的“作品”,AIGC在价值上就不一定让人“信服”。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