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乐齐内涵山姆成瘾,再次怼脸打广告
一贯热爱怼同行的奥乐齐,内涵起山姆来真的不带停的,最近,奥乐齐又开始展示了一把自己的“碰瓷”营销实力,对着山姆“贴脸开大”。
事情是这样的:
近期奥乐齐江苏双首店之一,将在苏州工业园区方洲邻里中心开业,于是就在苏州投放了相应的户外广告。
预告门店开业的信息,夸自己的商品便宜新鲜还不打紧,奥乐齐还不忘趁机又内涵了一把别家商超,还把广告打到了山姆的停车场入口对面。
夸张!隔壁家的瑞士卷没吃完就过期了!
幸好!奥乐齐超市小包装,买多买少都便宜!
传下去!逛超市不必买门票!
奥乐齐超市,小份更新鲜,不花会员费也便宜。

图源:小红书用户
大包装的瑞士卷,要会员费的超市,不用说也知道是在内涵哪个品牌。
即使不逛山姆,我们也时常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关于山姆“大包装”和“会员制”的内容。
相比同类商品,山姆的包装量是普通超市的3-5倍,适合家庭囤货与多人共享,而且山姆采取强制会员制,必须购买会员卡才能进入超市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消费门槛,但因为主打“高性价比+高品质”,山姆受到一二线城市中产家庭的青睐。
这是山姆的特色所在,也是不逛山姆、因为会员制对山姆退避三舍,以及觉得大包装太浪费的消费者对山姆的不满之处。

图源:山姆会员商店官方网站
刚好奥乐齐在这些方面就与山姆形成了对比,不设会员费,而且采用的是低价小包装的策略。
这并不是什么很新鲜的策略,但对比山姆却是“你无我有”之处,通过捆绑知名品牌,更容易让消费者关注到品牌,从而了解到品牌的平价优势。
尽管奥乐齐在德国的定位类似于廉价超市,但起初闯入中国市场时,却是定位于中产超市,瞄准高收入群体。
以上海为根据地的奥乐齐,与在上海拥有最多会员店的山姆,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交叠。
此前,奥乐齐就在上海投放过很多宣传自己产品品质好价格优的户外广告,因为“碰瓷”山姆吸引到不少关注。
夸张!隔壁家的瑞士卷没吃完就过期了
幸好!奥乐齐超市小包装,买多买少都便宜
痛心!别人家的可颂买一盒丢半盒!
幸好!奥乐齐超市小包装,只买四个也划算!

买会员才能买好肉?
一百年从来
不收会员费的我
看不懂 也学不来

买肉就像开盲盒?
德式自虐的品控
可以来奥乐齐体验一下!

你不满意我包退
买肉还在挑花眼?
来奥乐齐
不再让
你的钱包冒险!

简而言之,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奥乐齐不采用会员制和大包装,小包装均价更便宜;虽然品类有限,但是“德系品控”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好品质,精准选品让消费者购物不用挑花眼。
拉踩、调侃、捆绑营销等手段是品牌营销万年不变之策,其中的一些类似“小学鸡互怼“的广告,往往被归类为普通人喜闻乐见的商战,手法之简单通俗令人哭笑不得。
大写加粗,直白通俗的文案,虽然带有很明显的调侃意味,但擅于将其它品牌一体两面的特点,转化为自己的优势,来建立品牌的记忆锚点,算得上是一种低成本制造话题的营销手段了。
在国内,奥乐齐是怼同行的老玩家,在国外也是如此,有网友提到,在澳洲逛奥乐齐,看到了广告标语上写着“We never do pointless points”(我们从来不做无意义的积分),暗示自己看不上超市巨头 coles 和 woolworths经常开展的消费返积分活动。

图源:小红书用户
虽然怼同行怼得很频繁,但整体来看奥乐齐的营销还是很接地气,基本上吃定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市场。
深耕上海市场六年,此次布局无锡、苏州双城市场,成为了奥乐齐的“出沪第一站”。
能否继续在苏州验证社区硬折扣模型的优势,还需要时间沉淀。
此次在苏州山姆门店附近投放广告,奥乐齐也在不断去强化自己平价、小包装、无会员等优势优势,向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靠近,让消费者更清晰地认识到品牌定位,属于是“一招鲜,吃遍天”了。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