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传奇演唱会现场“捞人”,海底捞实在太拼
餐饮行业到底有多卷?火锅店都干起了地接的活。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凤凰传奇在苏州开了演唱会,不少看了演唱会的网友发帖,表示海底捞真会做生意,直接在演唱会场馆外面蹲人,把看完演唱会的粉丝一块儿用大巴车打包接到海底捞去了。

图源:小红书用户
更卷的是,据说有的海底捞门店是租了场馆附近的餐馆,然后把食材打包在别人店里面支火锅的。别人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海底捞是,没有资源也要创造资源。

图源:小红书用户
这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在凤凰传奇苏州演唱会还没开始前,海底捞(苏州)就打出了“看完演唱会,就来海底捞”的口号。

图源:小红书@海底捞火锅(苏州)
同时还推出了菜品折扣、免费编发、大巴接送、after party等一系列为粉丝准备的福利,简直卷出了天际。

图源:小红书@海底捞火锅(苏州)
演唱会结束后,场馆周边往往会出现交通拥堵,粉丝可能面临打不到车、地铁拥挤等问题,大巴接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粉丝的交通需求。
此外,演唱会在晚上22:00才结束,部分粉丝可能会有对宵夜的需求,而海底捞刚好拥有超长的营业时间,能够为粉丝提供就餐场所。
除了这些基础的服务保障以外,海底捞的情绪价值也给得很足。对于观看演唱会后意犹未尽的粉丝,海底捞设置了“歌迷狂欢区”,提供荧光棒、话筒、音箱等,延续嗨唱激情。

图源:小红书用户@翻转大马吃喝玩乐
据了解,凤凰传奇最近在苏州连开三场演唱会,单场观众预计3.5万人。演唱会带来的人流量,有效填补了门店在宵夜时段的空白。
海底捞蹲守演唱会现场捞人不是头一遭,在2023年张韶涵、蔡依林演唱会甚至更早之前,海底捞就因有组织地接待歌迷引发关注。

图源:小红书用户
这一模式也被海底捞海外门店采纳,比如今年泰国顶流ppkrit在曼谷IMPACT ARENA开演唱会,海底捞的员工也出现在了现场拉客,甚至手上举的应援牌还是bkpp双人合照,给cp粉提供十足的情绪价值。

图源:小红书用户
还有网友表示,除了海底捞,烤匠、巴奴等品牌也加入到了蹲守演唱会外拉客的行列。

图源:小红书用户
去年年初,张惠妹到成都举办演唱会,聊起特色美食,粉丝现场高呼“不吃火锅,就吃烤匠”,这句响彻成都地铁的广告语,也让张惠妹被成功安利。于是,烤匠向张惠妹粉丝发出邀请——凭演唱会门票可免费享用一条麻辣烤鱼,这一举动也让品牌再度出圈。
2024年江西吉安举办"青春revel"音乐嘉年华,对君酌旺旺作为支持企业在现场设起摊位,有网友拍到,海底捞员工也出现在现场捞人。大品牌和本土品牌同台“捞人”,海底捞真的很努力。

图源:小红书用户
总的来说,这种模式并不新颖,从平时到外地旅游,火车站外面一摞子举牌的酒店旅馆,到马拉松起终点,一些银行设立的金融服务驿站,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短期快速获客。
海底捞派员工蹲守演唱会现场,本质上也是为了接住其所带来的流量红利。
与刚刚谈到的企业在人流聚集处搞“线下推广”形成差异的是,作为主打极致服务的餐饮品牌,海底捞承担了更多类似“地接”的职能,以服务切入需求场景,而且擅于整合资源,解决粉丝在交通、饮食、休憩、情绪宣泄方面的需求链条,服务范围更广泛,超越了单纯的引流价值。
海底捞卷服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从美甲服务到科目三表演,从甩面表演到川剧变脸,从生日祝福仪式到失恋陪伴仪式......没有它做不到的,只有消费者想不到的。

图源:小红书用户
从服务创新角度来说,传统餐饮服务止步于菜品,而海底捞则孜孜不倦地提供增值服务,这种体验式消费,也是一种有效的消费者关怀手段,有效强化了品牌好感。
就拿演唱会“捞人”来说,海底捞不仅满足了粉丝吃夜宵的功能需求,更化身为演唱会后消解“戒断反应”的情绪接驳站,这种超预期的关怀,也能让消费者获得宾至如归的感受。
不难看出,火锅行业的激烈竞争,正推动着头部品牌以差异化服务来争夺市场。
可以说,海底捞的“捞人”模式,既是抓住演唱会经济红利的灵活反应,也是火锅行业服务内卷的缩影。通过将吃火锅升级为娱乐消费链的一环,海底捞不仅收获了夜间翻台率、营业额的直接增长,也强化了消费者对于海底捞极致服务的心智印象。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