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超级碗广告,文案太狠
超级碗节点,营销场上百家争鸣,可以说是大品牌“秀肌肉”的最佳时期。
这其中不乏大媒介投放、高调官宣赛事赞助身份、球员合作等。其背后营销逻辑都是借势营销,通过顶级赛事的影响力面向消费者“宣告”品牌实力。
耐克就在这一节点上线了一支女性向广告,沿袭一贯的态度营销风格,背后也是品牌扩充目标消费群的之举。
NIKE首支超级碗广告
展现女性力量
2025超级碗已正式开启,今年,NIKE也选择参与到这场全球瞩目的赛事中,发布了27年来第一支超级碗广告《So Win》。在这支广告片中,NIKE与女性来了一场热血沸腾的对话。
短短1分钟的短片里,NIKE将镜头对准伟大的女性运动员们,黑白的视觉风格,让每一个画面都充满力量感,构建起一个坚韧不拔的女性运动员群像。
而说唱歌手Doechii的旁白,则直接点出了女性运动员常年被各种否定声音包围的困境,最后一句收尾旁白“你不可能赢,所以,赢吧”去呈现一种不服输的性格。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其实也是资本所做的一种价值观营销,包括以前很流行的“多元化”,尤其是在前几年女性消费者见长的时代下,很多品牌自然不约而同讨好女性。
女性议题,是这个时代格外关注的命题。在本质上,NIKE在超级碗期间选择走女性营销的路线,一方面能够提升其品牌声誉,另一方面也是拉拢女性消费者的意图,希望能够给品牌带去更多销量。

品牌通过展现女性的强悍、闪光点,以此来凸显女性力量,在圈粉女性用户群的同时,也给品牌形象带去加持,强化耐克基因中的果断、不拖泥带水的个性。
贩卖态度
圈粉目标人群
最早的态度营销就存在于一类体育品牌中,比如耐克的just do it,彪马的Always be yourself(永远保持真我),安踏的永不止步......
这些都是品牌在表达一种价值观,或者说是一种“立场”,以此为圆心去圈粉相对应的人群,通过立场表达建立用户沟通。
耐克的广告一直都很有标志性,就是一种果敢、干脆的风格,与其说是卖运动产品,不如说是在卖态度和立场,卖给信仰品牌的这么一个态度和立场的人群。

就如2020比较出圈的耐克新年广告,品牌以农历新年为引上线短片,讲述从小到大姑姑给女孩发红包的故事,结合轻松诙谐的风格,不由地让用户会心一笑。
每逢过年,最高兴的一件事莫过于长辈给晚辈发红包,而在短片中,品牌洞察用户生活细节,借助收红包时“一来一回”的较量,巧妙地找到了品牌调性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就在这收红包的“推搡大战”中,姑姑和女孩从室内,跑到了街巷、天台,互不承让,间接表达出:“想要拒绝掉红包,不止体力要好,还要有一双好鞋”的品牌诉求。

“过年收红包,并在收之前客气一下”的这一现象,可以说是中国独有的风俗礼仪,而品牌恰好将这一来一回视为一场“较量”,制造了幽默诙谐的氛围。二者的共同点都在于一种态度和个性的表达,赋予产品及品牌以附加价值。
女性营销的底层逻辑
其实不难发现,耐克的首支超级碗广告,本质是女性营销的底层逻辑,NIKE选择在2025年超级碗期间推出这一具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广告,不单是对其品牌形象的一次重塑,也是对当代社会性别议题的一次深刻介入。
在媒体碎片化、消费者注意力稀缺的今天,能够通过一次大型体育赛事如超级碗这样的平台,精准地抓住观众的眼球,并传达出品牌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NIKE通过这部黑白风格、力量感十足的短片,成功地将品牌的关注点聚焦于那些长期以来被边缘化的女性运动员身上,这种视觉叙事手法不仅强化了品牌的认同感,同时也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情感共鸣。

它巧妙地利用了超级碗这样一个传统上以男性为中心的竞技场,作为打破性别壁垒、挑战既有性别规范的舞台,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社会变革推动者的地位。
而《So Win》中的文案设计也别具匠心,通过一系列“你不能...”的否定句式,直接回应了女性运动员面临的种种社会偏见和限制,再以肯定句式的反转来激励女性勇敢追求自我、超越界限。
这种方式既是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的一种批判,也是对女性力量的一种赞美。特别是结尾处“无论你做什么都被说赢不了…那就不争辩 只争胜”,做到一种应援女性的核心逻辑。

当然,任何营销都过犹不及,尤其是这种探讨女性话题逐渐趋于同质化的环境下,过多的打鸡血反而不一定是好事,口碑才是驱动品牌发展的核心。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