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的打工人文案,看完瞬间破防
大家好,我是安顺,都知道宜家在营销这块一直都很出圈,不仅仅只是其场景营销有多牛,还在产品文案创作上,更是没有创作瓶颈似的,总是能随时随地蹭热度,造新梗,主打一个走在潮流前线第一“人”。
各种带货文案直接化身互联网文学,真的不要太会了。
这不,最近宜家上线了打工人文案,主打一个发疯,却直戳打工人内心。
隔热垫
同事甩的锅太重,要垫一下
有了隔热垫,就不怕背锅了(bushi)

图源:小红书@ 超超超无趣
水杯
我见证了茶水间里,所有的八卦
突然就有打工人拿着水杯聊八卦的画面了

图源:小红书@ 超超超无趣
碗
好看的餐具,才能配得上你的朋友圈
想到了当代年轻人的毛坯人生和精装朋友圈hhh要不要这么真实
图源:小红书@ 超超超无趣
盒子
能装又能藏,像不像你的同事
同事:这都被发现了可恶

图源:小红书@ 超超超无趣
咖啡壶/茶壶
清醒程度取决于咖啡浓度
牛马有免费的咖啡提神
打工人却要自己花钱买咖啡,破防了

图源:小红书@ 超超超无趣
凉被
不用“薪尽”也能自然凉
是不是盖完这张凉被
我的工资就能留住了呜呜呜

图源:小红书@ 超超超无趣
滚筒式除尘器
表面光鲜,少不了背后的摸爬滚打
所有的成功都是靠自己拼来的
打工人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图源:小红书@ 超超超无趣
拖把
有些工作就像污渍,拖一拖就没了
事缓则圆 事缓则没
看来拖延症有时候还挺好用(bushi)

图源:小红书@ 超超超无趣
带盖中式炒锅
甩锅是技术,更是艺术
看来背锅和甩锅也是一门学门呢

图源:小红书@ 超超超无趣
镜子
多照照镜子,多找找自己
看到镜子中被工作吸干元气的自己
突然想到了上班后也丢失了自我呜呜呜

图源:小红书@ 超超超无趣
将日常用品与打工人的日常调侃式地绑定在一起,赋予产品新的灵魂,不得不说宜家真的太会了。
只能说当代打工人,上班哪有不发疯,只是硬撑罢了,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所以品牌有时候并不需要多正经,能打造出很符合打工人精神状态的内容,往往能够更接地气和人情味,从而受到大众的喜爱。
当然,这也不是宜家第一次以打工人为创意进行发疯了,比如最近工牌很火,宜家也借势进行创作,直接给爆款产品造句,让大家1秒记住宜家爆款名字,主打一个平静地疯了。
拉斯克手推车
谈薪时和老板眼神拉丝可(拉斯克)
他没有给你加工资

图源:小红书@ 宜家家居
帕克思/格利莫衣柜
好可怕是(帕克思)
还要工作

图源:小红书@ 宜家家居
斯考迪斯钉板
不思考diss(斯考迪)你
只思考帮助你

图源:小红书@ 宜家家居
西灵德花瓶
工作还是生活
这东西拎得(西灵德)清吧

图源:小红书@ 宜家家居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各种谐音梗造句,都很好将工作调侃和产品融合在一起。



图源:小红书@ 宜家家居
从营销层面看,这样整活能引发打工人共鸣的原因,本质上也是由于当下高压环境,很多打工人都需要一个情绪出口。
毕竟当代年轻人最大的特点是啥可能就是“20多岁的年纪拥有60岁的身体,16岁的经济以及3岁的精神管理”,主打的就是一个精神状态不稳定。

所以现在的各种发疯文学和广告,反而能够成为用户情感支撑的点,品牌运用得好确实能够轻松出圈。
宜家除了文案上,去年还给各个产品加上了社交属性,陈列摆设真的好好笑。
猴子:泡个澡都要被大家围观,我的命也是命~

图源:小红书@不知名的饭桶
用被单套着做鬼脸的小熊(可爱)!!!

深夜工作的熊猫,打工人的写照。

喝醉酒的小熊~

演上班的我~

而除了发疯打工文学,甚至还有所谓的暖男文学,是很懂女孩子的心思的。
把不同商品拟人化,并结合其特性打造成不同特质的男生,谁看了不迷糊。

可以说,宜家的海报都不是一本正经的产品说教,也不是单一围绕一个点发挥,而是通过拟人化和各种脑洞大开的场景联想,让消费者快速眼前一亮。
说到最后:
宜家的海报公式虽然“简短的文字+产品图”这样的搭配,但却总能玩出不一样的花样来,背后更多的是对消费者洞察的体现。
特别是在玩梗的时代下,宜家的海报更像是随手发的朋友圈的互动,不仅特别有网感,善于玩梗,更能轻松蹭热度、开车。主要是年轻人喜爱的,他们都有,这也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
所以某种程度上,宜家的海报早就不再不只是为了满足当下消费者的独特消费需求,而是通过赋予这些产品新的社交属性,借各种谐音梗和创意联想去吸引大众,也为品牌创造更多出圈的可能。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