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被五芳斋整哭了!
要说会拍广告的品牌,五芳斋绝对榜上有名。
近几年,五芳斋推出了不少好广告,而且风格多元深得年轻人的喜爱,既有可可爱爱的萌趣动画系列,又有脑洞大开的沙雕风,还有复古怀旧广告风,出圈的不在少数。
可以说,五芳斋出品,必属精品。在社交媒体上,五芳斋更是被大众亲切地调侃为“五芳影业”。
毋庸置疑,逢年过节都是五芳斋的秀场,今年端午节到来前,五芳斋创意广告如期登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竟然被五芳斋整哭了!
创意TVC《寻找李小芬》催泪来袭
在广告圈,品牌通过催泪广告来打动受众已经不足为奇,而且很大程度上,受众已经有些麻木,泪点越来越高。但五芳斋这支端午故事片,还是让人忍不住泪目!(看完之后不哭算我输)
影片跨越三代人,讲述一位老人寻找李小芬的故事。从短片名字开始,可能大家就在想了,李小芬是谁?为什么要寻找李小芬?最后找到了吗?而五芳斋这支短片也用了9分钟的时间,解开了大众的所有疑问。
故事以神秘大爷寻找一位叫李小芬的老师,与保安大哥之间产生的摩擦开始叙事,看似平平无奇的保安大哥也在故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大爷执着地要找李小芬,而保安再三确认学校没有叫李小芬的老师,这种矛盾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剧情上的悬念也将受众继续观看下去的兴趣最大化。
职责所在,保安将大爷推出门外,但看到老大爷失落的背影,不觉动了恻隐之心,开始呼朋唤友在全城展开了一场寻找李小芬的大作战。四处打听消息、派发寻人启事、走街串巷寻人......
一番折腾下来,却始终没有半点起色。此时,五芳斋在剧情中设置了一个吃粽子的情节,也让故事迎来了转折。与前半部分鸡飞狗跳的热闹氛围不同,后半部分则在老大爷的回忆中,为大众上演了一波回忆杀。
随着回忆的结束,影片也揭晓了李小芬的身份,不是人们猜测的女儿,而是大爷的母亲,从嘉兴来到这里当老师的母亲。
真相的揭晓,让人忍不住开始想象李小芬去哪了,老大爷又是怎么了?直到大爷女儿寻来,从他们的交流中可以隐隐猜测到,老大爷或许因为年事已高忘记了很多事包括他自己的名字,但他没忘记妈妈李小芬。
看着重复着“我找李小芬”的大爷,保安大哥心中不忍,给大爷许下了一个承诺,也给了大爷一个见到李小芬的希望。
保安大哥如何找到李小芬,也成为大众心中此刻的疑问,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制造了十足的悬念。最后女儿扮演的“李小芬”出场,用一个善意的谎言圆了大爷见到母亲的梦,让人忍不住泪目。
吃下“妈妈”买的粽子时,记忆中的味道回来了,大爷也在此时开心得像个孩子,五芳斋端午节主打的粽子,也在剧情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整个故事讲完,五芳斋想要传递的“有中国味的地方,就有人情味”诉求也自然而地被和盘托出,获得大众的认同。
寻找中国味,传递人情味
寻找李小芬的背后,不难发现,其实是老大爷对母亲浓厚的思念之情。
五芳斋没有俗套的去讲一个亲情故事,而是用大篇幅去构思寻找李小芬这个曲折离奇的过程,给了大众诸多的想象,最后以意想不到的结果,将大众内心的反差与意外情绪拉满,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五芳斋给粽子打广告的意图也很明显,但是五芳斋没有局限于产品层面,而是将产品自然融入于故事情节乃至人物的情感中,让受众从有人情味的故事中感受到中国味,最后在情感的共鸣中对品牌乃至产品产生好感。
而人情味,无疑是此支短片中最能打动人的点。越是普通的群体,越能凸显人情味。
五芳斋将镜头聚焦保安、外卖骑手、清洁工、小摊贩等社会上的普通人,他们虽然只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个,但他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帮助大爷寻找李小芬的行动中来。
尤其是保安这个人物的刻画,一边履行保安的职责驱赶闯入学校的大爷,一边又因恻隐之心发动身边的力量帮助大爷寻找李小芬,人情味在保安大哥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人情味,五芳斋还以粽子的中国味为沟通点,串起了妈妈的味道,也串起了儿时的回忆。
从大爷吃到好心大姐给的粽子感觉到的味道不对,到回忆起小时候妈妈做的地道的嘉兴粽子,再到找到李小芬后再次吃到地道的粽子,这个过程中,五芳斋的粽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美食,而是承载了“妈妈的味道”。
相比以往以粽子的食材、卖点等作文章,今年五芳斋跳出了这个形式,而是从人情味、中国味出发引发大众的共鸣,这种创意表现更为高级。
有意思的是,这支广告在创意表现上,同样延续了五芳斋一贯的风格,设计了多个搞笑的情节进行埋梗,将百年老字号的年轻态传递给受众。
如短片一开始保安为了唬住大爷,解开扣子秀出“八块腹肌”并使出了螳螂拳,莫名戳人笑点;
还有在为找李小芬出谋划策时,保安大哥看到桌上的“五芳影业”电影票灵机一动,官方玩梗瞬间就有内味了;
以及在找人的过程中,《王牌保安的自我修养》致敬了星爷的《喜剧之王》,而“只认得饭,不认得人的”包租婆形象则致敬了星爷的《功夫》......
这些趣味桥段增强了影片的诙谐色彩,以至于前面有多好笑,后面的催泪环节就有多感人,而这种创意表现,也继续将年轻幽默的标签刻进五芳斋的品牌基因,把年轻人拿捏得死死的。
百年老字号的逆生长秘诀
创始于1921年的五芳斋,有着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百年老字号”。但在大众心中,五芳斋不仅一点也不老,而且很懂年轻人,甚至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了年轻的形象。
五芳斋能够实现成功的形象焕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将“不正经”作为了一种营销理念,这种不正经营销在五芳斋近几年来的广告创意中表现明显。
如五芳斋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广告风格,将青团、糯团等产品塑造成软萌可爱的形象,通过稚嫩的童音旁白和可爱又治愈的创意呈现,触动年轻人内心的柔软,从而与年轻人保持有效沟通。
还有去年端午节,五芳斋研发了吃法更多元化、更符合当下年轻人口味的糯玉米粽子,并发布一支脑洞大片突出新品粽子蘸料吃的特性,不按套路出牌的野路子,成功激发了受众的好奇心与尝鲜心理。
五芳斋在2019年5月打造科幻广告片《招待所》,复古的胶片质感与王家卫风格不谋而合,配合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一举成就了“五芳影业”的称号。
除此之外,五芳斋还在2018年重阳节推出的复古广告,直接扒出上个世纪的老广告进行影像剪辑,重现消费者排队购买热潮。影片处处都是时间的老味道,搭配年轻语境下俏皮的话术,别有一番风味,也玩活了五芳斋的形象。
从营销层面上说,年轻化不是给用户带来年轻感,而是要给用户带来新鲜感,五芳斋在营销和传播形式上不断创新,跨界联名、周边衍生,不断延展趣味化、年轻化的标签,大胆的创意、出位的脑洞,恰到好处地找准了品牌与用户新的沟通触点,借多元内容不断向年轻人靠拢,成功塑造了年轻化的品牌形象。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