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雪花啤酒卖500元,真狂!
凡尔赛又来了新模板,大家说起高端已经不是“手摇着几千块钱的红酒”或者是“喝着上万元的白酒”,而是“品着500块的雪花”。
近日,雪花因为出了一款高端啤酒,连冲了好几轮热搜#雪花推出500元一瓶高端啤酒##500元的雪花啤酒是智商税吗##雪花500元一瓶的啤酒值得买吗#。
相信大家都抓到关键词了“500元”“啤酒”。
这年头,连买个醉成本都要这么高了……
所以这款“高端”啤酒到底跟5块钱的雪花勇闯天涯super X差在了哪里?
虽说是“500元啤酒”,但这啤酒花500元根本买不到。因为这款仅在个别线上平台和小程序发售的雪花高端系列啤酒——醴,只以礼盒形式出售,一盒两瓶,礼盒定价为999元。
果然,这啤酒名字上已经尽显高端气质,这个“醴(li)”稍微文化程度低一点点都不会读。
另外在包装上,雪花也增加了各种文化性设计,区别于以往的啤酒瓶:
从取名到瓶装设计再到赠品,都可以看得到雪花拼命往“高端”靠的努力。
可是说真的,你如果不说这是啤酒,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养生酒。高端是高端了,但也老气了。
很多网友表示一瓶啤酒卖500块泡沫太大,买来喝等于是在交智商税,反正自己不会是这个啤酒定价的消费者:
但也有网友表示,总有喝得起的有钱人,越贵就越是买来喝,因为酒喝的就是个面子:
小江倒是认为这是雪花的营销套路,随手抬个价,就狂揽了好几个热搜,这不是白嫖的热度吗?比真银白银做的宣传还要有效!
对于这款高端啤酒,华润雪花啤酒CEO公开表示:醴在啤酒行业没有对标的产品,但醴与茅台同桌一点也不违和。
所以雪花这是要与茅台对标吗?弄一波“你贵我贵大家贵”的酒圈内卷吗?
不过吧,凡事都要多问一句:您配吗?
茅台之所以定价高,是因为它白酒属性兼具了保值的收藏价值,年代越久远的白酒具备了更高的溢价空间。
然而啤酒是有保质期的,过了期的啤酒别说500块了,不倒贴钱去医院就非常好了,更别谈收藏价值。
所以对于华润CEO对这款高定价啤酒的解释,网友们纷纷群嘲:有茅病,没茅命。
雪花的“醴”溢价的“底气”更多来源于并非酒本身,而是来自于营销层面,通过精致的包装和文化内涵来提升定价。
为了让这款酒极具“文化底蕴”,雪花借用了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化用语,比如《天工开物》中就这么写道“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包装上更是引用了“三角纹”“折带纹”“水波纹”等古风味十足的纹饰,甚至连酒杯数量,都被赋予了“好事成双”的文化寓意……
从本质上来说,雪花重塑品牌高端形象卖的其实是背后隐藏的酒文化,就好像奢侈品通过Logo就能够卖出超过产品本身几倍的溢价。
问题是高端并非卖得贵,或者“王婆卖瓜式”地吹文化底蕴就是高端,产品的高端并非来自于品牌战略,而是来自于消费者的认知中。“醴”无论是从产品本身还是品牌历史来看,都不具备着这种溢价能力。
首先,从啤酒本身来看,属于工业化的快消品,在大众中的固有认知停留在了几块到十几块的价格区间,属于大众低端消费,一下子提出高端与消费者认知产生极大的冲击。
毕竟大家喝啤酒就是为了大夏天那个“爽”劲,现在因为价格喝口啤酒也只能抠抠搜搜地小口小口细“抿”,确实失去了“哈啤酒”的乐趣。
其次,啤酒作为“食”的一部分,“民以食为天”,比起外包装,更多的应该是以口感、口碑来与消费者对话,要让人们觉得“喝起来值”,否则这种强行高端化只会被大家定位为“智商税”。
就好比前段时间道歉的“66块钟薛高”,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最终品牌定位的高端与消费者的品质感受“文不对题”,将容易“犯众怒”。
最后,奢侈品之所以具有极高的溢价能力,是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文化积累沉淀,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品牌认知,换句话说它能卖这么贵,也是因为消费者认为它值这个价,消费者愿意为品牌历史文化付费。
但是雪花一方面亲民烙印深重,与“奢侈品”认知毫不沾边,另一方面是雪花距离上百年的品牌沉淀仍有较大的距离,品牌溢价并不适用于雪花。
由于此次500元定价的雪花,也引发了网友们对于#如何看待啤酒高端化#的讨论,更多人的观点是“国产啤酒不是不能卖贵,但此次高端啤酒除了瓶子复杂点,并看不出值这个价的高端工艺”,更有网友直言“瓶子占了495元”。
雪花一心想往高端酒市场“钻”,华润啤酒CEO也给出了解释,他认为,中国的大环境迎来“百年未有的大变局”;Z世代消费人群崛起,他们一出生就有着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他们认为中国很多产品是世界最好的。因此,中国高端啤酒市场未来的主角一定是中国品牌。
啊这……倒不是不必为了民族自信,强硬抬价一波高端定价,年轻人的韭菜就这么好割?
Z世代虽然追求颜值经济,也愿意为品质生活与自己的喜好买单,但这一代人也并非脱离于实际的无脑消费,经过市场不断的规范化与年轻受众不断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什么是真正高端品质,什么是割韭菜的智商税,大家心里越来越会分辨,像这一次雪花的“新瓶装旧酒”的行为,就引起了网络的嘘声一片。
对于品牌而言,真正有品质产品而进行的营销手段能够“锦上添花”,而徒有营销的“外壳”,只会浪费消费者对品牌的感情,最终造成品牌的失信印象。
或许华润啤酒CEO所言的“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真的对于品牌有着许多机遇,但是单纯进行“失实”的高端定价,年轻人们并不会买账。
毕竟,这届年轻人已经买不动房子,红不了基金,不敢生三胎,没必要最后连缓解焦虑的啤酒也变成焦虑本身。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