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垫刺客慕思,为营造“高端”人设蹭上欧洲血统
看到DeRUCCI的英文名,以及酷似乔布斯的洋老头,你会联想到什么?
提到慕思,很多人会联想到其广告中的洋老头形象,进而认为其是来自国外的家具大品牌。不过,这一切都是这家来自东莞的床垫企业有意为之。
通过砸钱营销,慕思成功树立起了中高端的品牌形象,不少消费者情愿为售价不菲的“高端”床垫买单。但慕思上市的招股书,揭开了这家企业曾经涉嫌虚假宣传的黑历史。
重点总结:
1、慕思董事长王炳坤借鉴了曾经代理的多个家具品牌的营销套路,将慕思包装成来自法国的高端国际品牌。但实际上,慕思的海外收入占比非常低。
2、通过砸钱进行一系列的明星代言、综艺赞助,慕思成功树立起了高端品牌形象。
此前,证监会对慕思广告中的“洋老头”究竟是谁的追问,就引发了舆论关注。根据慕思方面的回答,洋老头名为Timothy James Kingman,与公司的英文名DeRUCCI毫无关系。2009年8月,慕思与Timothy James Kingman签订《协议书》,约定Timothy James Kingman授权慕思使用带有其肖像的照片及其底片,使用期限为永久使用。
早年,在这个“洋老头”出现的广告中,慕思往往添加上法国、欧洲、皇家设计师等字眼,疯狂暗示自身的欧洲血统。实际上,慕思对欧洲血统的执著,与其董事长王炳坤过往的经历分不开。
1998年至2003年,王炳坤从事米洛、诺亚和梦甜甜等家具家居品牌代理经销业务。而这些家具品牌与慕思一样,均是本土公司,但却毫无例外蹭上欧洲血统的营销套路。以米洛为例,该公司在官网号称是来自意大利的品牌;梦甜甜也在对外宣传中称产品材料选用意大利进口。
2004年,王炳坤东莞创立了慕思品牌,而为了扩大知名度,他此前代理的米洛、诺亚和梦甜甜等品牌给他提供了营销灵感,那就是蹭上欧洲血统。“源自1868年”、“法国皇家设计师”等概念被慕思用在了广告中,再辅以洋老头的形象,国际大牌的品牌人设瞬间树立了起来。
除了欧洲血统的营销,慕思每年还进行多种形式报道广告宣传,以吸引社会精英人士、高端商务人士、优质白领人士和年轻婚恋人群等目标客户。
包括全国性的央视广告、机场和高铁广告等为核心载体的投放,电商、互联网等网络宣传,举办明星演唱会、赞助体育赛事、邀请流量明星代言人、冠名高热度值的综艺节目等。
前不久,“洋品牌”慕思刚官宣的品牌代言人张继科,延续一贯的营销套路“欧洲品质”+“名人代言”,而在虚假面目被戳破后,又还有多少消费者会继续为之买单?
*资料来源自新浪财经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