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广告网 - 广告营销行业影响力媒体_广告创意_营销策划_公关传播

至本PK且初,品牌互撕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见

首席营销智库
2023-02-07 21:00

疫情转向,行业复苏,竞争与摩擦似乎也多了起来。


这不,最近又有品牌“互撕”了~这次是“至本”和“且初”两个品牌。


或许很多人看到这两个名字会一脸懵,不知道至本和且初是干嘛的?实际上,两家都是护肤品牌。


不过,比起名字,大家更好奇的,还是这两家怎么会撕到一起。


别急,苏秦来帮你捋一捋~


两天内密集发布声明

至本和且初撕得真热闹


先动手的,是至本。


1月28日,至本在小红书发布声明称,发现个别品牌/组织,通过招募素人账号恶意发帖的方式,误导消费者,以达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


6cd9bb98-4da2-4a35-a6ed-89e43d970101.png


并先后两天列出了来自用户、粉丝的证据:


5660e0c9-1c57-42d2-9a18-f250a8a35d22.jpeg


353cdc4c-123d-4760-b448-104a99cecf09.jpeg


6911da5f-7903-4980-b8d2-dcd5c557ce1b.jpeg


62b7213c-6b74-48ba-ba79-0f22901b63de.jpeg


2fd87d2d-e070-4f1d-bc05-a6a8f1a62d8f.jpeg


3fb846eb-cf7f-4626-b935-dd6fdba7e180.jpeg


2992a78f-f2e2-453e-92bb-d573ef09f3ff.jpeg



耐人寻味的是,至本提供的证据截图中,各项隐私信息都牢牢用黄色块盖住,但隐隐约约能看到个别品牌中有“且初”的字样


7bff22d2-09ba-4c8b-819f-a754b9bd1163.jpeg


064660b3-a10b-4153-a633-ac007268de83.jpeg

(同一段话术,打码部分能看到“且初”字样)


这一破绽很快被发现,球来到了且初这边,大家都在期待且初的反应。


第二天(1月29日),且初就发布了“关于且初长期被恶意攻击的郑重声明”,称2021年10月以来小红书平台出现了大量关于且初产品的负面笔记和评论,是有品牌有组织的恶意为之,与某个品牌有关,并表态从未联系过任何人去攻击其他品牌、有人冒充且初商务进行虚假合作。


efca2fe8-cb26-49bf-b4c3-f26908c1563d.jpeg


并且发布了且初掌握的证据图片:


9befb8af-95dd-4c10-82cf-2806a482149a.jpeg


f18ffb20-2ba7-4170-8829-91068fcbe6cd.jpeg


662a4ad1-9762-4543-871b-a3a1e933c146.jpeg


6d73cb57-65c9-41b1-a198-e2cdd1bf148b.jpeg



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大家看得出来这就是且初对至本声明的回应。而且,且初有样学样,在发布的相关证据材料中,透露出了“某个品牌”就是至本


b61fe6bd-eba9-4ba7-abe8-f82fcea4f5e2.jpeg


f7041dad-6036-49a9-b1e3-af83502b64d0.jpeg


看到且初的回应,至本当天秒回,发布了自证清白的第二次声明:


ca99fb07-3eb6-4976-95b7-a8f7522f9e44.jpeg

a2e15ce8-eb8d-49ca-90e4-999caf42d037.jpeg


声明太长,翻译过来就是:


1、且初所说的至本商务人员招募KOC攻击且初是假的,那些人与我至本无关,且初可以去告他们。


2、且初既然说掌握了“有组织的恶评”,那么从且初经常与博主打官司的经历来看,不可能不对这些恶评进行诉讼溯源,因此这些恶评可能是消费者真实评价。


3、且初别再恶意杜撰抹黑我了,不然我真的要告你!


4、至本有口皆碑、消费者好评如潮,是实打实靠产品品质硬来的,不是雇水军吹来的。


到了1月29日深夜,至本二次声明发出不久,且初也火速发布了“再次声明”!


e4f86186-ed37-448c-a054-e6231f4c4216.jpeg


且初这份再次声明,也没有什么新东西,总归下来只有一句话“至本你够了,别再持续拉踩、引战了”


就这样,至本与且初各执一词,撕得有来有回。而从双方短时间内交手2次、连续发布数百字“声明”和种种证据物料来看,苏秦只能说,双方的公关团队的效率是真高,甚至令人怀疑是不是提前就准备好了相关文稿,毕竟写声明不是那么容易的。


网友围观奉献神评

25元引发的商战?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本和且初之间到底谁占理,网友无从判断。


两大品牌的评论区虽然都有忠实用户表态支持,但双方撕逼给更多围观网友带来的观感是“好笑”、“离谱”、“像看了一场离奇的商战”……


a2fa5b5a-3db2-4c2e-84e6-e9501a45363d.jpeg


4dae6add-b763-4b82-98e0-bbad52a225a4.jpeg


还有不少吃瓜群众表示:就这?这和印象中的商战不太一样……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47050d83-a14f-441c-828c-470271f46b09.jpeg


abbe995d-d3b8-46b7-a97b-cc9ca798ee98.jpeg


因为至本提供的证据显示,相关笔记小红书报价25元/篇,也有路人神评:这就是25元的商战?!嘲讽属性拉满。


689c9b58-6ac5-4158-9bf9-4561dbdcdc67.png


3d04846d-171a-47ce-9a5b-08910fd7b29b.png


回顾品牌互怼名场面


至本且初这次公关撕逼,下面这位网友的总结很形象到位:


85167e5b-919f-4dcf-93d3-451477d748af.jpeg


有一说一,苏秦感觉,至本与且初互相发文指责对方雇水军抹黑自己,这种公关做法不算新鲜,而且还挺low的,除了打嘴炮引发网友围观,沦为网友造梗吐槽的笑料外,很难有实际效果——既不能震慑对手,也不见得就维护了品牌利益


正因如此,更加令人怀念那些经典的品牌互怼佳话~


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


说起互怼,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对老冤家,绝对是个中高手。


比如这支视频广告,小孩买了两罐可口可乐,却用来垫脚买更高处的百事可乐,以此暗示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更受喜爱,小朋友为了喝百事可乐宁愿多花钱买可口可乐垫脚


如此巧妙的创意,估计竞争对手看了都忍不住想点赞~


麦当劳VS汉堡王


快餐界巨头麦当劳与汉堡王,更是多次奉献了互怼名场面。


有一次,汉堡王发布一条广告,片中麦当劳叔叔既然乔装打扮偷偷买了一份汉堡王产品,潜台词是说:汉堡王比麦当劳还好吃。


b8d6d451-9ac4-4609-a125-9c0a6cbb4064.gif


很快,麦当劳也推出一支广告回击:因为总有人抢走小男孩的麦当劳食物,于是小男孩灵机一动,用汉堡王的包装袋挡住手里的麦当劳美食,这下再没人来抢了。意思是说:没人对汉堡王感兴趣,人人都喜欢麦当劳


后来麦当劳先也拍了一支广告,在空旷的郊区树了两块广告牌,第一块提示5公里就有一处麦当劳门店,而第二块则指出汉堡王远在258公里之外,内涵汉堡王的门店远远少于麦当劳。


ffb4eeed-13b1-4cdf-962d-c745b2ec43a5.png


ff12e798-7b3b-4820-823f-6751ebc9d8f4.png



仅仅过了两天,汉堡王给出完美回应——他们为麦当劳上面的广告拍了结尾:一对夫妇开车按照指示先去5公里外的麦当劳门店,买了一大杯咖啡提神,接着一路驱车赶往258公里外的汉堡王门店吃了一顿汉堡大餐,还表示258公里一点也不远!


d32e4cd9-7481-45cd-9310-08ce7bcffb26.jpeg


f87a1ee9-91b8-45f5-910c-78ed6a0dcadb.png


麦当劳和汉堡王类似的交手还有很多,每一次都是创意拉满,令大众拍案叫绝。


奔驰VS宝马


车企品牌之间的互怼,也有很多神作,奔驰宝马算是常客了。


2019年5月,奔驰老总蔡澈宣布光荣退休,老对手宝马第一时间发布了一支广告以表祝贺。


视频以“蔡澈在奔驰总部的最后一天”为故事背景,只见他与同事握手告别、拍照留念、交回工作牌、伴着热烈的掌声,坐上奔驰离开总部大楼。


e9a7cfec-67b9-49a5-b94f-5966f6095c12.gif


没想到蔡澈被司机送回家后,画风一转从车库中开出了一辆宝马i8跑车,在宝马车的轰鸣声中,驾车而去,整个故事便戛然而止。


62a907f8-bd18-43ec-8fc4-9dabd494e581.gif


同时,@宝马中国官方微博特意艾特奔驰,表示“奔驰一生,宝马相伴”


761f4da2-c95b-4cc0-977a-05f61e4fc903.jpeg


奔驰的回应也很精彩,其官方微博转发了宝马微博,并将文案调换成“宝马相伴,奔驰一生”


eff5223c-379e-4955-a78c-772ff40b0628.jpeg


两大品牌看似是互怼,实际对外展示了“竞争对手彼此之间的尊重与惺惺相惜”,既表达了对彼此的敬意,又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调侃了对方,这种互怼创意可谓高级。


全球范围内,这种高级的品牌互怼、调侃还有很多,比如奥迪一口气内涵四大品牌,肯德基麦当劳“抢人海报”等。彼此之间竞争激烈,但保留了最起码的尊重,尽显品牌格局。


3d7c0965-bf1c-4683-92a8-7b6dd23c5f71.png


而反观国内,京东、苏宁、天猫等电商平台内涵对手,往往走的是刚猛路线,简单粗暴


40d9ccc3-57b3-4f6a-b5e5-3ba630a1ac03.png


dcd76987-25dd-42d4-9047-6bda1b5e6f51.png


9fc4ba1d-d57f-46f9-b488-78be3defd865.png


据不完全统计,很多品牌攻击竞争对手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雇水军黑”、“发声明指责”、“拉横幅编口号骂”、“恶意举报”、“起诉”等等……与之相比,在发布会上堆参数证明友商不行都算是比较体面的创意了。当然,国外也有品牌使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


只是,相对来说,国内品牌似乎普遍喜欢选择较粗暴的方式。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补充~

至本且初互撕品牌互怼名场面奔驰宝马相爱相杀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4A广告网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11月热门案例盘点
《流金岁月》中的女性价值观探讨。
妇女节借势,谁领风骚
综艺营销似乎已被品牌主“抛弃”
第十四届虎啸奖颁奖典礼于6月2日在顺利落幕。在850家参赛公司超4000件作品中,共计有498家公司提报的千余件作品入围终审,引力传媒凭借多年在数营销、效果营销、KOL营销、IP营销等领域的深耕助力逐、云鲸、伊利、海俪恩四个品牌揽获四项大奖。
从晚8点到现在,315晚会一直稳居微博热搜,许多被曝出来的问题行业产品在互联网“大网”中,迅速传播引起网友广泛议论,一起来看看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天猫借势30+,推出《三十而逆》广告片,与姐姐们、品牌们来了场“正当红”的大联动,揭晓逆龄生长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