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魏建军亲自下场拍大片,长城汽车《年方35》好燃
在早期传统营销时代,广告投入的最大目的是“曝光”,依靠这份“曝光”完成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了解,是传播的基本思路。
但如今,几乎每个细分市场都处于白热化的竞争态势,品牌与品牌之间的角逐也上升到了消费者的心智层面,如何打造一个特定的品牌形象、获取更多用户青睐,就是营销的关键议题。
正值长城汽车35周年之际,卡着这个特殊的数字,品牌巧妙地将其与“35岁”、“90后”做挂钩,拍出了一种当年B站《后浪》的既视感。
董事长魏建军亲自下场拍态度大片
长城汽车《年方35》高燃来袭
一支制作精良、创意独特的TVC,不仅能够迅速捕获目标受众的注意力,在用户心智中留下深刻印象,更能有效传递品牌理念,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好感度。
长城汽车35周年庆节点,该品牌的董事长魏建军亲自下场拍摄了一支广告,传递与消费者携手共进的品牌态度。
短片开篇聚焦35岁职场困境这一社会话题,用“年龄坎”、“卷不动也躺不平”等精准描述,戳中当下35岁群体面临的职场焦虑与外界成见,随即自然衔接“长城汽车也35岁”,坦言行业内卷、踩坑弯路、遭遇质疑的经历,让品牌与消费者站在同处35岁节点的共情立场。

随后,魏建军接连用辩证思考将个人奋斗与品牌坚持相挂钩,用“竹子3年扎根后疯长”的比喻,既解释品牌35年发展的积淀逻辑,也为35岁群体注入厚积薄发的信念,让长城汽车从车企角色转变为同行者。
通过这支短片,长城汽车用情感共鸣传递初心不变、共赴前路的理念,将35岁这一节点从压力符号重构为全新开始的积极象征。

从营销层面上说,这其实也是品牌打鸡血的过程,以人借喻品牌,刚好90后在今年都已35岁,与长城汽车同岁,在鼓励无数35岁有着不屈意志的人的同时,也是品牌信念的一个映射。
先抑后扬
激发大众内心共鸣
一般而言,广告形式主要分为效果广告和品牌广告。
效果广告的最大好处就是立竿见影,以达成交易为目的,追求的是短期的收益;而品牌广告则是以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直接目的。很显然,长城汽车《年方35》就是一支品牌广告。
相比之下,品牌广告更像是一种长线投资的过程,它所带来的利益不同与效果广告,一旦实现消费者心智占据,在品牌营销上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城汽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先抑后扬的手法,看似在讲人,实际上也是在讲企业,前半部分的“卷不动也躺不平,既焦虑又无力”,点明35岁所面临的困境,

后半部分话锋一转,情绪激昂,“35岁,不是简历的结束,而是人生履历的新开始”、“35岁,开场而已”,一方面是对于所有90后的加油打气,另一方面也是品牌未来的展望,35周年,只是刚开始。

从本质上说,这其实是品牌一种对大众信心的激励,区别于其他空喊口号的营销方式,长城汽车更多是以身作则,抛出橄榄枝做未来展望。
就如影片结尾所露出:长城汽车“35+计划”即日开启,面向全球35岁以上人才开启专场招聘,愿所有企业对人才年龄不设限,瞬间让人有一种惺惺相惜、共同进步的隐藏基调。
一次正能量的品牌“自述”
品牌和人一样,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幼年、青年、中年、老年,长城汽车此次广告以人借喻企业的方式再适合不过,反而可能引起不少90后内心共鸣。
尤其是其中的一些镜头展现,诸如35岁程序员的裁员历程,简历恨不得把自己写的年轻些,还有家庭重担压在父亲一人身上,不担心自己过得怎么样,但孩子的学费是真的愁人。

与其说此次长城汽车的《年方35》只是一次单纯的先抑后扬、激发大众内心共鸣,不如说是一次品牌的“自述”,即“不服老”、“不怕困难”的宣言传达,和之前B站打造的《后浪》其实异曲同工。
早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之际,B站就曾上线宣言片《后浪》,由演员何冰登台演讲,点赞当今年轻人的专业态度及自信、大气等优秀特质,为当代青年风采发声,并配合B站UP主的青春影像混剪,诠释了年轻人表达自我,拥抱世界的态度。
在当时这支影片可以算是一个出圈案例,因为与过去B站的形象大相径庭,B站本身有很浓烈的二次元色彩,下意识地会让人觉得广告也会是这种风格,但没想到一反常态做了一个演讲,直接制造了一波新鲜感,引发了庞大的关注度。
二者的共同点都在于从用户情绪入手,营造出“燃”的主观感受,长城汽车的《年方35》,是在说无数的90后,但更多也是在说品牌自己。
相较于常规的硬性产品卖点表达,长城汽车的这种情感宣发,在某种程度上也塑造出了一波品牌正能量形象。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