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图把广告打在导航路面上,网友吵翻了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品牌营销早已突破传统边界,化身无孔不入的 "隐形推手"。从电梯间循环播放的洗脑神曲,到影视剧里暗藏玄机的道具植入,再到手机弹窗里精准推送的个性化广告……无处不在的广告正在慢慢渗透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最近百度地图也因为把广告打到了导航路面上,直接给网友们整无语了!
事情是这样的:
前几天有网友分享自己在使用百度地图导航时,发现只要进入路线模式,东鹏特饮那句经典的“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广告词就会出现在导航路面上,旁边还有东鹏特饮的图片立牌。

图源:小红书@蠱惑的槍
而且这广告还不知道从哪里关闭,相当于“焊死”在了导航路面上,主打一个简单粗暴,疯狂踩着用户底线试探,甚至还涉嫌违反《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
说实话,见惯了切屏广告和弹窗广告,直接在导航地面打广告还是第一次见,先不说这波操作会不会引起用户的反感,主要这广告是否会分散驾驶注意力,甚至遮挡关键路况信息,这些还都不好保证。
比如有的广告文字甚至还盖住了导航车道上的变道标识。

对此,网友的看法各不相同。
有支持的,觉得创意还行,毕竟企业需要生存,广告植入可以理解,只是设计上还可以更顺眼点。


广告位置挺巧妙的,只要不影响核心功能,就没啥可抱怨的。

比弹窗广告和语音播报强,至少能接受,而且这波黑红也是红,不亏。




但说到语音播报,其实也有,有网友称在3D导航就会出现这种广告,并且还有语音提示。。。

图源:微博@向北不断电

当然,也有网友觉得很具误导性,开车看导航广告很容易分心,可能会分散注意力,甚至错过出口。。。





还有觉得挺克制了,高德广告更是疯狂植入,很夸张。

开车主要是耳朵听导航,这地图上的广告其实存在感不强。

说实话,导航软件打广告其实无可厚非,毕竟平台需要通过商业变现维持运营与技术迭代,用户也能因此享受免费服务。
但百度推出的 “道路级广告”,直接将广告 “怼” 到用户眼前,关键关闭入口也不知道在哪里,虽然干扰程度得看司机的导航习惯,但其实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干扰在,因此遭到网友的吐槽也在意料之中。
当然,要说这广告有没有优点,还真有,将广告直接呈现在导航路面上,确实实现了对驾驶场景的精准渗透。当用户处于长时间驾驶的疲惫状态时,东鹏特饮这类提神产品的广告能迅速关联使用场景,形成 “需求唤醒” 效应。
不过这样的广告引起用户反感的概率更高,正如前面网友吐槽的那样,强制性的广告曝光只会将用户体验置于次要地位,看似高效的触达实则是在消耗用户耐心。
对于网友的争议,百度地图官方客服未作正面回应,只是表示:“请用户提供相关截图信息,会有专员协助处理。”
有意思的是,在2024年百度就推出了“真城市车道级导航”,依托大模型技术实现全方位升级。该功能已覆盖全国超 300 个城市普通道路,不仅能精准推荐车道,还支持隧道导航、事故预警,通过高亮显示让车道指引一目了然。

前阵子也发布了V21版本,全面升级为全球首个“智驾级导航”,致力于对驾驶过程中的体验进行提升。结果现在却在里面植入广告影响用户的驾车体验,确实也有点讽刺了。
当然,不止百度,高德地图也被吐槽很多广告,而且还是直接念出来的。


并且导航界面也有,只是放在了底下,至少没那么影响驾驶体验。

可以说,导航软件见缝插针的广告成为常态,这背后其实也揭开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所有的导航软件都不怎么赚钱。
虽然这些软件活跃用户众多,流量巨大,但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很难实现互动,所以其广告价值往往集中于单向信息传递,难以形成深度用户转化,于是平台也只能通过广告,甚至接入各种餐饮、酒店等本地生活服务来实现盈利。
之前阿里巴巴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显示,高德地图所属本地生活集团收入为169.88亿元,同比增长12%;经调整EBITA亏损缩窄至5.96亿元,显著改善,而这也是高德地图首次实现盈利,从这也能看出当下导航软件要想靠此实现大幅盈利并不容易。
说到最后:
广告变现其实用户都理解,毕竟这些导航软件都是免费的,很多用户也愿意为便捷服务让渡部分注意力,但前提是广告不干扰核心体验。
毕竟导航软件和其他 App 还不一样,坐在家里看电视、躺在沙发上刷手机被植入广告,只会占用时间,并不会直接造成伤害。然而导航页面的广告不一样,它们必须保证既不能干扰用户获得导航信息,也不能让用户分心驾驶才行。
因此在广告变现上,导航软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坚守用户安全与体验的底线,再通过创新广告形式、优化展示时机、严格内容审核以及深化商家合作,才能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商业利益又满足用户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