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爬上外滩大楼,这波营销6到飞起
如果最近有在上海外滩游览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MINI的一个巨型装置。
前不久,全新电动MINI JOHN COOPER WORKS及全新电动MINI JCW ACEMAN两款高性能纯电车型双车上市,新车也跟着登上了上海外滩百年沙美大楼的外立面,广告牌以黑红主色调搭配,MINI JCW汽车被弯曲的长线牵引着,就像弹弓一样,瞬间就能弹射起飞。

以黑红为主色调的广告牌,与JCW车型的设计语言形成统一,具有动态感的巨型装置凸显汽车“小身体大能量”的反差感,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电动小钢炮的魅力。
红色的车顶形成了一个按钮的形状,广告牌上写着“DON'T PUSH THE BUTTON(别碰这个按钮)”,巨型汽车装置和警告文案,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拍照。
展厅一楼还设置了互动装置,动动手指按下红色按钮,一键BOOST,会吐出神秘的纸条,扫描纸条上的二维码,手机上会出现AR动画,看到挂在墙上的JCW弹射上天。

与此同时,MINI还在上海市黄浦区苏州路198号,中国石化第一家加油站,设置了快闪活动。
现场呈现品牌故事,打造赛道车位等特色场景,为车迷们提供独特的体验空间,参与者可以拍照打卡,领取品牌周边。

图源:小红书用户
全新电动JCW独有的一键BOOST模式,开启后瞬时功率提升20kW,弹射起步瞬间提供200kW瞬时功率,广告牌设置的被弹弓牵引的车辆创意装置,以及展台的AR互动体验,以超现实的视觉语言,将这一过程具象化了。

在选址方面,上海外滩沙美大楼与中国石化第一家加油站,作为上海城市变化的见证者,中国石油行业发展的亲历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这种气质与在英伦经典中引领新潮流的MINI一脉相承,品牌以场景作为表达载体,完成自身在新能源时代下的一次历史叙事重构。
我们知道,超现实比例的装置天然具备打卡属性,像是成都IFS金融中心的爬墙熊猫,是成都很受欢迎的一个城市地标。
这一思路也被很多知名品牌采用,用场景作表达,暴力美学与浮夸到极致的冷幽默交织,以人们面对巨型装置时的瞳孔微张,拨动消费主义的和弦。
前段时间,上海静安寺商圈的一栋建筑上,一个巨型的鞋头装置引发关注。
只见品牌将经典贝壳鞋的巨型鞋头嵌入墙面,直观地展示了Superstar ll鞋型的设计细节,如黑白经典配色、独特的鞋头形状等。
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半只鞋头穿墙而出的设计,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反差感,瞬间抓住行人的眼球。
这一广告活动,是阿迪达斯重启经典“贝壳头”鞋款并持续发力营销的野心之举。
拥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装置,搭配广告牌上“偏要出头”的文案,让人感受到品牌自信不羁的价值理念,彰显品牌独特个性。

除了以视觉冲击吸睛之外,这些巨型装置往往是品牌符号的具象化表达。例如黄浦江上漂浮的 LV Speedy 包包装置、美国各城市中心的宜家大蓝袋艺术装置,它们以不容忽视的存在感占据城市空间,打破传统货架橱窗、展览馆与日常生活的边界,在瞬间唤起消费者对品牌符号的深层记忆。
1959年,石油危机催生了初代MINI,这个由设计师Alec Issigonis在餐巾纸上勾勒的3米小车,用四轮四角设计在微型车身中创造惊人空间,一举打破汽车空间的固有认知。这种“以小搏大”的颠覆基因,在60年代John Cooper为其注入赛车灵魂后更趋极致,更将反叛精神刻入品牌骨髓。
而现在,外滩百年沙美大楼外立面上“弹射起步”的JCW汽车,也在传承中诠释自身打破传统、不断突破极限的赛车运动精神:冲破时空束缚,让历史荣光在电力驱动下重新沸腾。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