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化身真人管家,海信新广告幸福感爆棚
自从DeepSeek和ChatGPT这些AI工具爆火以来,一方面改变了我们对技术极限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智能未来无限可能的遐想。
无论是科技爱好者还是普通消费者,都被卷入了一场关于AI的全民讨论中。这些工具的出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我们生活方式、工作模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
海信最近也从AI层面做营销,用场景短片去传达AI的强力之处,背后也是品牌对AI领域的跑马圈地。
海信新推《AI管家日记》
借场景带出卖点
大众对AI关注度的持续升温,让各大品牌也开始意识到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纷纷投身于这场以AI为核心的创新竞赛中。
品牌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营销策略,而是试图通过将AI融入产品和服务来重塑品牌形象,以此吸引更加注重科技体验的现代消费者。
从智能家居到个性化推荐系统,从虚拟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AI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品牌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形成了所谓的“AI内卷”现象。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海信推出《AI管家日记》广告片,巧妙地将自家的AI技术与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相结合,去呈现充满人文关怀的未来家庭图景。
影片中,AI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名词,而是化身为贴心的智能管家,它能够理解人类的需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比如孩子踢球弄脏球衣,对着洗衣机说“衣服上全是泥巴,妈妈还有一小时回家”,海信洗衣机就能自动识别和分析,给出相对应的清洗方案。

还有好友聚会看球场景,火锅油烟、酒精挥发物,还有烟味......如此气味复杂的环境下,自动执行方案:先新风净化,再急速降温,然后舒适回温,不对着人直吹等等。

从营销层面上说,这也是品牌彰显科技的人文关怀的一种方式,透过管家的视角去讲产品卖点,让场景、家庭显得“通情达意”。
活用拟人化手法
提升消费者记忆度
AI话题最近几年很火,关键在于大众似乎都不约而同的认为这是一个趋势,或者说是大众对于未来的图景有一个大概一致的思想,这也使得品牌、商家、资本往这方面走。
科技树怎么点一直是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至少在当前,发展AI似乎成了一个“共识”,品牌们做AI相关的宣传,本质上也是一种跑马圈地。

而海信的巧妙之处在于拟人化的手法,把AI当做真人,结合场景去做宣传,对于营销人来说,这一方式一定不会陌生。
早在前段时间,三星也曾携手演员李川、演员张维威,共同演绎了一支笑点满满的创意广告《三星AI天团就是强》。
短片中,张维威化身公爵,而李川则变身为手机里的AI管家,二者间的精彩互动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欢笑,更生动诠释了Galaxy AI如何以智慧化解决方案满足现代用户多元化的生活需求。
诸如公爵张维威提出 “现在出发去我下一个行程安排”“晚上的烛光晚餐跟谁吃比较好”等刁钻问题,一系列幽默的对话和互动场景被呈现出来。
其中,李川做出的那些搞笑油腻的抛媚眼动作、以及说出的谐音梗,极大地增强了广告的趣味性,使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降低对广告的抵触情绪,更愿意接受广告所传达的Galaxy AI功能信息。
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拟人化,让AI成为一个“管家”,这个“管家”有多灵性,就变相表达了品牌的AI有多强大。
AI浪潮下
海信对于家庭场景的心智抢占
从某种程度上说,海信的广告片《AI管家日记》,见证了一种将复杂的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可感知、可交互体验的巧妙手法。
这种叙事策略不仅强化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同时也通过拟人化的表现方式,使得原本冰冷的技术参数和算法逻辑拥有了温度和情感共鸣。

海信所塑造的AI形象“哈利”,充当起了现代家庭成员间互动的一个媒介。通过赋予家电以人性特征,“哈利”成为了连接科技与人文关怀的重要纽带,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传达出品牌对于生活品质提升的深刻理解。
另外,《AI管家日记》还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真实世界中解决实际问题。洗衣机针对衣物污渍处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以及空调对于室内环境调控的精准度,均体现了机器学习、传感器融合等前沿技术的应用。
与其说这支片子是一个单纯的产品卖点传达,不如说是海信对于家庭场景的AI化、智能化的心智抢占,让“哈利”成为大众在家庭场景中的选择。

每个品牌都卷AI,最终必然会造成一种同质化、趋同化,光是一个场景,用户可选择的品牌都可能会有好几个。
而当下更多是品牌的一种跑马圈地,经过一场厮杀下,最终活着的只会有哪个一两个,而其他品牌则泯然众人,甚至是销声匿迹。
当然,这种对于场景的心智抢占,归根结底也是产品力的竞争,除了营销端的渗透外,产品力的迭代升级也至关重要。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