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元进”夸夸群“呆1分钟,其爆火背后的营销逻辑是什么?
正如大家看到的,上面就是夸夸群日常夸赞吹捧模式,不管你做对或做错什么,只要被夸夸群的群友逮着,就能享受360度无死角、最高端最奢华的夸赞。
最近,夸夸群的确火出天际,经常在网上浏览信息的小伙伴应该都有所耳闻,就连关姐看完后,今日也激动跑来分享里面一些有趣的事。
说什么都会被赞美
夸夸群真是”快乐的源泉“
其实,夸夸群并不是今年刚兴起的新事物,去年就有夸夸群存在,源于豆瓣表扬小组,相比于豆瓣上温暖的鼓励,现下的夸夸群,则是超乎现实的夸赞和吹捧。
最近夸夸群爆火,部分原因源于3月初一条新闻报道。38妇女节这天,有女生莫名被男友拉进一个夸夸群,一脸懵逼的女友还没反应过来,从头像到网名再到讲的每一句话,都被群友一顿乱夸。
正当女生无言以对,戏剧性结局来了,群友一顿夸赞吹捧后,女生又被莫名移出群聊,说是夸奖服务到此结束,相当滑稽搞笑。
再到后来,一个名为”西交夸夸群“的聊天群也在网络上悄然走红,至此夸夸群开始在各大高校中盛行。
而最近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清华北大史诗级辩论#也适时登上微博热搜,一场堪称”神仙打架“的辩论赛,让夸夸群力量一发不可收拾了,持续发酵。
不过说真的,在夸夸群被”万人齐夸“,这种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也算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吧~
清华夸夸群VS北大喷喷群
舆论热度未减
夸夸群爆火背后的营销逻辑
每一种新兴事物的诞生和发展,背后是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站在营销角度看问题,夸夸群爆火背后,其实也有可供品牌参考的营销逻辑。
其一,情绪为主因,求夸背后用户的心理需求。
在品牌营销中,成功的营销都是”走心“,因为情感是消费者最深层次的需求。夸夸群的爆火在一定程度上契合这一营销逻辑。
很多时候,用户在经历何事,产生何种情绪,都需要一个情绪排出口,需要有人能回应来满足其自身表达需求。在夸夸群里,不管用户说什么,开心亦或难过,只要一句求夸,群友便响应,开启花式夸法,这一做法满足了用户的心理需求。
所以才有网友不惜花钱进入夸夸群,只因在群里能得到群友吹捧而得到满足,也正如网友所反馈的,”自从进了夸夸群,生活很快乐“。
这就好比品牌营销,能与消费者实现情感上交流的品牌,往往能获得消费者青睐,之前,网易云音乐打造”乐评专列“、江小白的表白瓶文案,便都是借助情感打开营销活动,与消费者实现互动的典型案例。
所以说,品牌在营销活动中,如若能注重消费者情感这一层面,的确有利于营销活动取得应有的成效。
其二,沙雕营销盛行,反常态反逻辑更得人心。
有人把2018年称作沙雕文化的元年,正是因为品牌商家们的沙雕式营销手段一直层出不穷,吸引无数消费者注意力。
在微信形成的社交网络圈子里,群聊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个体在进入群聊后的确会与群友产生交集,而夸夸群异于普通群聊最大的特点便是:够沙雕。
买了ipad充电器,买到假的了,求安慰!
——你真是单纯可爱,一定是太可爱了才被骗的~
感冒了,大家能夸夸我吗?
——感冒是人生的一个小磨难,你已经身先士卒在磨难中成长,我为你点赞!
一个人拿三个快递,求夸!
——这反映你多么有力量,也反映你们消费水平高,生活幸福多么美好。
夸夸群的沙雕能力高,在于什么都夸,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夸不到。这种反常态反逻辑的夸赞吹捧,其新奇和新鲜特征贴合当下大众喜好,故而引发大众热议和追捧。
前段时间,饿了么开春沙雕短片席卷社交网络,其超乎常理的剧情编排和神反转,令人忍俊不禁;而最近景甜代言景田推出广告,公主与王子桥段被品牌改为公主与”送水工“桥段,也引起消费者分享,而现在夸夸群风头正盛。
这些都在传递一个讯息,就是能够符合市场营销发展趋势的沙雕式营销手段,有助于品牌活动分享和传播,获得较高曝光度,当然,沙雕也需谨慎,尬演尬吹的带来的效果肯定一般。
其三,丧文化拉动新消费热潮,年轻化的营销思路。
当下丧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盛行,体现了年轻人对待生活态度上的极大转变,而另一方面近年来品牌的年轻化愈演愈烈,这促使品牌不断迎合消费市场这一变动,以期让品牌获得年轻群体关注。
夸夸群的爆火贴合了年轻人喜欢赞美之词的思路,也反衬他们对生活好坏事的一种自我调侃,当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这种调侃,在网络上被无限放大并夸赞后,倒是达到了社交互动目的,这种颓废-积极-颓废的”黑色幽默“模式,对年轻人而言不可或缺。
之前,网易新闻曾联合饿了么推出”丧茶“快闪店,刷爆朋友圈,达到与年轻人沟通目的,所以品牌在年轻化过程中更应该结合消费趋势,找到适合年轻人也符合品牌调性的营销方式。
其四,精神公益,传播正能量的结果导向。
很多品牌做营销,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回到产品和品牌上,能够准确传达其价值理念的品牌,往往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这次夸夸群引爆网络其实也印证了大众对夸夸群的认可,原本生活工作不顺心,被夸赞后心情舒畅,这给大众创造了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甚至有助于提升其平时工作效率,这是一种正能量精神传递。
就连权威媒体@人民日报也在微博夸赞一番:”被肯定是人之刚需,会赞美也是一种能力,若相互肯定能缓解一些现代焦虑,也许是一种心理调适“。
著名的营销大师Ted Levitt曾说:“人们买的不是东西,而是他们的期望。”从夸夸群我们得出,品牌做营销时要注意建立和传递符合自身的价值观念,为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消费者认可。
借势营销,闻风而动
营销应该有的能力和态度
借势营销,闻风而动,是品牌做活动时应有的营销能力和态度,在反复中强化消费者记忆,让活动具备强可传播性。
这次夸夸群爆火,除了其轨迹符合大众口味,满足大众需求,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商家在幕后的大力推动。
夸夸群在各大高校盛行后,很多人表示想体验这种服务或将服务赠与亲人好友,于是淘宝、闲鱼等电商平台的一些商家,敏锐嗅到商机迅速出击,趁势推出了各种”夸夸群“定制服务,价格几元到上百元都有,推动夸夸群朝商业化方向发展。
由于大众广泛需求,有些淘宝店家交易量甚至都能达到上百单,而同时商家营销花样也多,根据好评度来衡量是否给予夸友奖励,甚至还打出”一本高材生在线夸人“的应聘口号。
同时群中夸赞形式也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为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这一系列包装举动更是推动有关”夸夸群“的舆论持续发酵。
从这点可看出,品牌做营销要激发消费者参与活动的热情,的确得善于洞悉消费者,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在满足其基本需求情况下,持续推陈出新,才能激发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虽然夸夸群可能只是一时爆点,但能够在社交风口抓住机会,总归能有所收获。
看完文章后,是不是也想体验进夸夸群飘飘然一把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