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Y LONDON:干掉我的不是对手,而是流氓?
最近,“唐山打人”事件闹得满城风雨,施暴者令人发指的暴行,不仅是在挑战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更是点燃了大众的怒火。
网友纷纷仗义执言,表达义愤,各种正义发声让暴行曝光,加速了事件的处理。然而在各种膨胀式发言中,也有不少无辜者被网暴。
随着事件不断地发酵,服装潮流品牌BOY LONDON也因为施暴者的原因,成了被网暴最惨的品牌。
在事件视频中,涉案人员背后大大的金色老鹰以及BOY字样的LOGO成了显眼的存在。
其实早在看到视频中BOY LONDON的LOGO时,小虎就料到品牌会遭此一劫。
果不其然,目前,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关于BOY LONDON的品牌特性及消费者特征讨论不断。
相信大家都刷到过这张“远离这类这群人群”的图片:
这是网友根据唐山打人男子,画出来的社会人穿搭图鉴——膀大腰圆、金链子、BOY T恤、爱马仕皮带、手包、不穿袜子的豆豆鞋,妥妥的社会大哥标配。
不仅如此,网友还扒出此前吴某凡也爱穿该品牌的服装。
一个两个人渣都选择BOY LONDON,BOY也在冥冥中躺枪,成为大众炮轰的对象。
一夜之间,BOY LONDON从80年代的潮人标配,变成了“社会大哥战服”。
在网络上,也上演了一波抵制BOY LONDON的风潮。
或直接搞对立,不和穿这个牌子的人玩:
此前大手笔买了他们家衣服的消费者,一边觉得太贵扔了可惜,一边又不想被当成坏人,不敢再穿了。
有人上闲鱼贱卖,还卖不出去。
有的人直接把自己以前买的衣服给丢进垃圾桶......
还有网友在 BOY LONDON官方微博置顶内容下进行评论,“下头“、“再也不买了”等。
不仅是官博,就连线上店铺也不能幸免。
有网友涌入品牌直播间,偏激留言气哭女主播。
此前在618 期间下单的消费者,在事件发生后也因担忧这一品牌的调性产生的影响纷纷退货。
显然,BOY LONDON因这件事受到的波及极其严重,品牌方已将#唐山打人事件#等关键词设置成自动回复,称“坚决抵制暴力行为”。
而在产品的用户互动区,不少网友也针对该事件发起提问:
其实,衣服并没有挑选穿着者的权利,品牌也不可能看谁“面相不善”就不卖衣服给他,仅因为被坏人穿了,就成了坏衣服,实在是有些冤枉。
不得不说,这是BOY LONDON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网暴无辜者,让人难以接受,也有些网友开始为品牌说话,认为衣服与人品没有关系,不应该上升到品牌。
消费者的个人行为与品牌无关,不应该上升到品牌层面,道理大家都懂,但这件事之后,大家对这个品牌还是会心存芥蒂 。
很可能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大家只要看到BOY LONDON就会想起唐山打人事件,以及事件中身穿boy的黑衣男子残害女性群体的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BOY LONDON什么也没做错,却沾上了致命性的“污点”和打击。为什么呢?
这位网友让品牌反思“为什么这么多犯事的人都穿你家品牌?”这一言论说不上多有道理,但也有可取之处。
在如今的消费环境中,消费者购买产品时,除了看品质和设计之外,也看重品牌所传递的态度和文化。
BOY LONDON作为一个英国品牌,成立之初,就凭借叛逆街头的标签,吸引了Justin Bieber、权志龙、陈冠希等个性鲜明的明星群体的喜爱。
“你离潮人就差一件BOY LONDON。”这是2010年前后流传在国内潮流圈的一句话,老鹰、BOY LOGO俨然成为当时潮人身份的象征。
而如今,在街头随处可见那些带着粗金链子、表现很嚣张的油腻大叔,更是乐意借助这个酷炫张扬的服饰风格来彰显自己的个性。
从潮人们最喜欢的潮牌,到如今“社会人标配”亦或是“非主流们的最爱”,很大原因在于品牌以及产品所彰显的个性张扬的形象。
这也为广大品牌提了个醒:品牌既文化,有效且积极优质的传播才能让消费者产生高度认可,并为之买单,而为了彰显个性背离主流思想,则很可能为品牌埋下被攻击的隐患。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