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监狱宣传视频走红,文案堪比房地产广告
有关机构连连整活,“花式普法”无孔不入。从海南警方的“高奢”普法广告引发刷屏,到宋小宝、文松出演的沈阳公安局反诈宣传片幽默出圈,TVC创意广告以其魔性洗脑效果,将官方所要传达的信息寓于趣味化解读当中,成为了碎片化信息时代升级严肃内容传播力的不二之选。
无独有偶,四川监狱就发布了一则公寓招租广告风格的警示教育视频,带人们了解监狱的真实居住环境。
可以说,普通人只要遵纪守法,基本没有接触监狱的机会(狱警等特殊工作除外)。提起监狱,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来自于影视剧里的奇闻怪谈,或者非虚构写作里浓墨重彩渲染“生死”“欲望”“贫穷”“堕落”的故事,甚至江湖流传的小道消息。这也为监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图片来源:电影《白头神探》)
为了扭转外界对于监狱的“刻板印象”,四川监狱新发布的这支视频全部来自现场实拍,全方位、立体化、无滤镜展示监狱内部细节。
视频开头就是敞亮的住宿环境,配上温柔女声的旁白,“通透安全阳光公寓,现代极简纯狱风格”,仿佛误入了公寓招租广告。
然而本片的主题并非渲染监狱内部的居住环境有多么好,而在警示大众,一旦入住监狱,既往所能享受的自由统统成为过去式。因此,在接下来的画面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监狱里的无外墙双人蹲便卫生间、高清摄像头以及专人管理的双层钢制门。
因此,短片表面上是以娱乐软化严肃内容,实则是诉诸恐惧的传播,通过深入刻画监狱内部严苛的管理制度和没有所谓“私人空间”的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打消潜在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
从创意层面来说,短片将公寓招租广告移植到普法宣传中,摒弃了平铺直叙的科普讲解视角,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趣味化传播的效果。
这并不是四川监狱第一次以“反向安利”的形式出圈。早在2020年高校招生宣传季,四川监狱就紧跟时事,发布了一支“招生宣传片”,警惕大家自由无价,远离犯罪,在招生季高校花式“抢人大战”中,以其特殊的身份显得相当硬核。
(图片来源:四川监狱《招生宣传片》)
这支宣传片,大胆地采用了高校民间土味招生宣传的形式,一眼的“蓝翔技校”古早广告画风。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前,恐怕最怕听到非志愿学校说“欢迎你”,监狱对于违法犯罪分子而言就是这样的存在。
除了叙事模式沙雕,短片的文案也是玩梗不断,将宿舍调侃为“铁窗主题套房”、电子镣铐比喻为“防走失硬件”,一系列幽默诙谐的表达,让人在感叹“这是什么地狱笑话”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了现代化监狱的硬件设施和管理细则。
(图片来源:四川监狱《招生宣传片》)
之所以要大费周章去宣传,主要的诱因大概是,外界对监狱塑造的形象是偏颇的。乐观派认为,监狱吃喝不愁,作息规律,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阴谋论者认为,监狱环境恶劣,是一个游离于大众视野之外的“隐秘的角落”。
因此,官方下场进行宣传,其实是起到了一个纠偏的作用,让人们看到囚犯是在一个规范化的环境中接受改造。
同时,在宣传视频中花式融梗,也有助于帮助大众对网络梗的认知基础上,加深记忆,借助梗传播的势能最大化扩散传播范围,起到警示的效果。
在碎片化信息主导的网络时代,受众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这也对政务新媒体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提出了挑战。比如,要关注时事热点,要接地气,要懂得年轻人的审美……可以说任重道远。
大众认知中的官方语境往往是严肃的、理论化的,这与其依托的传播载体不无关系。然而,相应的内容一旦移植到网络空间,就必须适应网络文化的传播语境。于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官方的宣传加入了当下网络中的各种流行元素,如动漫、古风、热播剧等等。
在这当中,沙雕广告的地位几乎是无可撼动的。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沈阳公安的反诈广告,就联袂热播剧《鹊刀门传奇》的演员宋小宝、文松,上演了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女神变男人”的戏码,复刻了诈骗常见的杀猪盘套路,令人印象深刻。
在工作当中,领导/甲方都希望追求“高大上”的效果,诸如“五彩斑斓的黑”“电影质感、大片级体验”,但现实当中,各种资源的限制、内容力的缺乏、观众接受阈限的改变,都制约着这一目标的达成。
有时候,与其大费周章追求完美的广告效果,不如瞄准大家喜闻乐见的内容,在让人得到情绪释放之余,记住传播的主旨。
除此之外,沙雕广告所传递透露出来的“摆烂心态”,也是无数打工人心向往之的工作状态,毕竟,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够在工作中摆烂而不用承担后果,所以,“皮一下”的官方不由得让人有了更多的好感。
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官方主动去适应网络文化的表达习惯,让受众能够自由地发表意见和看法,也有助于变单向的信息灌输为双向的互动。
所以,看似“不够严肃”的传播内容,是官方有意识地从传播语体和语态等各方面做出改变,塑造更加具有活力、更接地气的形象。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