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新规定:将禁止广告中“洗绿”行为
近日,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议员将于11月就临时协议进行投票,暂时就禁止误导性“绿色”广告的新规则达成一致。
如果该指令生效,成员国将有24个月的时间,将新规则纳入本国法律。
欧盟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 150 多个广告和包装样本的环保声明“含糊不清、误导或毫无根据的”。行业专家多年来也一直警告说,根本不存在“碳中和”蔬菜、航班或塑料包装这些东西。
“洗绿”(Greenwash)是美国环保主义者杰伊·威斯特维尔德创造的概念,指的是企业伪装成“环境之友”,试图掩盖对社会和环境的破坏,以此保全和扩大自己的市场或影响力。其中就涉及到当下美妆企业较为关注的ESG评级。
随着全球各国对绿色金融的关注不断提升,ESG评级较高的企业在融资时往往能获得更多便利,比如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审批速度等。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可能会夸大其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积极影响,这种行为被业内称为“漂绿”或“洗绿”。“洗绿”行为会削弱投资者对于绿色投融资市场的信心,不利于金融支持可持续目标的实现。
加之越来越多人担心商业企业会通过“洗绿”宣传利用具有气候意识的消费者。因此,打击“洗绿”行为成为了欧盟最新的环保政策。
早在今年4月,欧盟委员会就提出新的草案,要求欧洲企业所有的“环保”产品都要经过相关认证,有据可依。
根据拟议草案的规则,想要让商品带上“天然”“气候中性”或“可回收成分”等标签,企业必须对商品进行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证明该商品符合相关要求。认证文件在经过第三方独立机构的检查之后,企业方可公开使用。如果企业在没有进行任何认证的情况下就声称自己“环保”,将会面临经济处罚。同时,不是基于经批准的认证计划或由相关部门建立的可持续性标签,同样将面临禁令。
据悉,欧盟推出的新规则中,只有那些证明自己具有“卓越”环保资质的公司才被允许发表环保类声明。并且,根据这项将于 2026 年生效的新规定,“大自然的朋友”(Nature’s friend)、“可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和“生态”(Eco)等字眼都将被禁止出现在欧盟产品的包装上。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