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百味的赛级公关,直接把网友哄成胚胎
万万没想到,现在打工人压力大到,居然跟面包比起了上班时间。

图源:小红书网友
不过,这也不赖网友们,的确就是赛百味先“挑衅”的。
起因是为了宣传自己现场醒发、没有防腐剂的面包,赛百味打造了“面包只上一天班”的广告语。

“一生只上一天班,赛百味的面包我的梦”,对比一整年几乎都在上班的打工人,简直不要太幸福。

“无需防腐剂加班续命。就像不加班的打工人,当然不需要咖啡。”多么微妙的比喻。

图源:赛百味官方小红书
除了在社交媒体上宣传,赛百味还把广告投放到了上海的地铁站。海报里面,店员们端详着刚烤好的蓬松暄软的面包,一种愉悦、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图源:小红书用户@惠风和
不过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穿梭在地铁站的打工人,看到“面包只上1天班,才有这份「松弛感」”时,确是真的“扎心了”。
广告本质上试想昭告消费者,产品新鲜且口感好,略微有些敏感的地方是,赛百味选择用“上班”来类比面包在售期,瞄准打工人们不喜欢上班的集体情绪共鸣,玩了一把内涵。
于是,赛百味在因为“面包只上1天班”的比喻而引发热议,被部分网友称赞有创意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网友的批评,认为这种表述嘲讽了打工人。
本来嘛,赛百味的这个广告是有点儿“抖机灵”、开玩笑的成分在里面的,但并不算过分,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呢,网友们的讨论并没有就此停止,因为在不久之后,事情居然又有了后续,这次几乎是清一色的夸奖。

图源:小红书用户@乌玛
赛百味先是在最初爆火的吐槽帖下面,高情商回复道:“我们的面包虽然只上一天班,但是它一辈子都在上班,这辈子只为了在等你呢...这样想有没有好点?”
赛百味的运营不仅在评论区口头安慰博主,还给博主手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博主发布的小红书,让品牌看到了那么多真实评价,给博主送上了安慰礼物,同时还有些可怜兮兮地发问,“4天过去后,你还会回来的对吗?对的。”


图源:小红书用户@乌玛
一番操作下来,博主忍不住感叹“赛级公关”,评论区网友也附和道“好有情商”。
这还没完,紧接着,赛百味又把围绕这个广告的讨论做成了海报,表示要请200个人“吃掉这个只上1天班的面包”,给产品打了一波广告。

现在很多品牌在做一些面向年轻消费者、白领群体的广告时,经常会将产品本身关联起一些职场话题,主要还是借职场情绪来建立共鸣与联想,从而在打工人群体中刷存在感。

图源:每日鲜语官方
不过,这种情绪本身带有一定的脆弱性,如果品牌对于调侃的尺度拿捏不准,调侃很容易就变成冒犯。
赛百味广告的核心创意是以“面包只上1天班”来凸显产品新鲜,但这个比喻的潜台词,是将面包的“幸福生活”与打工人的长工时、高压力作对比,并非所有的观众都能接受。
但赛百味在吐槽贴下面的高情商回复,不仅巧妙回应了原本比喻当中引人误解的地方,又起到了安抚消费者的作用,将可能的负面评价扭转为正面。
可见,对于那些可能引发负面情绪的品牌营销举动,真诚及时的公关能够有效挽回品牌形象,甚至能够将争议本身转化为提升品牌美誉度的机会。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特仑苏的“道明四”事件,同样是品牌在传播中出现失误,却靠着快速且接地气的公关操作,把一场潜在危机变成了圈粉契机。
当时有网友在小红书发帖,发现特仑苏一张海报的代言人明明是陈道明,名字却被错标成了易烊千玺。

图源:小红书用户@F1 paddock club
由于易烊千玺有“四字弟弟”的昵称,网友顺势玩梗,将这场张冠李戴调侃为“道明四”,还结合陈道明曾饰演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的经历,衍生出“四字帝帝”的趣味联想,相关讨论在社交平台快速发酵。

网友的原帖里并未提及特仑苏的品牌名,但品牌方像5G冲浪一样,顺着讨论线索找到了发帖网友。
品牌方没有要求网友删帖,而是主动询问海报具体位置以进行整改,还提出送一箱牛奶作为感谢,发帖网友调侃自己“吃上皇粮了”。

图源:小红书用户@F1 paddock club
这种不推诿、不敷衍的态度,让原本可能因“低级错误”引发的幅面评价,转变为了网友们对品牌公关反应快而且态度诚恳的好感,甚至让“道明四”这种对于印错代言人名字的调侃,变成接地气的传播话题。
还有中秋节前桃李月饼投放的蛋月烧广告,起初因为一句“觉得五仁不好吃,是因为你还年轻,没挨过生活的毒打”,精准踩中年轻人的情绪雷区。一时间,“爹味说教”“冒犯年轻人”的各种负面舆论奔涌而来。

图源:小红书网友
然而,桃李最后的公关很讨巧,既然外界说广告“爹味”,桃李面包顺势地就把“领导”给推出来了,直言“我们翻车了,全是领导的责任”,把大众的怒火从翻车的桃李品牌,转移到“不懂年轻人的爹味领导”身上,自然而然地就和吐槽的年轻人站到了同一阵营。
最后,声明还承诺“后续宣发正式由我们年轻人接管”,不仅道歉,更借势重塑了年轻人主导的品牌新人设。

图源:桃李面包官方
这真应了网友们的评价,“骂人的话还没打完”,桃李就出来“滑跪”了,即使有观众心生不满,恐怕也只能无奈地将准备打字的手收回去了吧。

图源:微博用户
网络时代的舆论就像一阵风,来得又快又猛,但很多时候,可能品牌并没有犯下什么致命的错误,只是营销表达或细节上出现了一些小偏差。品牌若能及时捕捉大众情绪,给予及时的回应,灵活化解舆论,便能将潜在争议转为拉近用户距离的契机。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