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4 新推降噪创意片,差点以为是印度导演
最近几年,智能手机领域的科技竞争相当激烈,无论是国内厂商还是国外,都在争相比拼产品力,有了产品力还不够,还需要在营销上做出创意,以争夺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尤其是华为麒麟芯片、5G回归之后,瞬间点燃了很多年轻人对于科技的热情和执着。
而苹果自然也不甘落后,在最近就给Airpods 4打了一支广告宣传其降噪功能,在用创意复活年轻人青睐之余,更多是品牌在多极化环境下寻求突破的心。
Airpods 4新广告
降噪创意绝了
一支有创意的广告,往往可以顶得上千言万语,特别是在当下铺天盖地硬广情境下,创意更显得稀缺且更易于让用户所接受。
为了推广Apple Airpods 4,苹果上线了一支创意广告片,通过玩转视觉创意,传递其产品强大的降噪功能。
影片一开场先设置了男子分手的场景,将观众带入沉重伤感的情绪中。当男子走入冰天雪地中,戴上Airpods 4耳机并启动降噪功能后,周围却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原本从他身边经过的路人们都变成了舞者,随着他的音乐舞动身体。
甚至连整条街道都瞬间充满阳光,变成热烈的橙色。这种场景的巧妙转变,让短片成功地将产品与情感和氛围相融合,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男主所到之处路人都为他起舞,就好像世界就是以他为中心,一打开降噪,就是自己的世界,周围的路人也全都配合着音乐节奏当起了“气氛组”。
为了让降噪功能更突出地体现,短片还设计了对比环节,诸如有路人来问路、熟人打招呼的情节,男主关掉降噪之后才是短暂的回归到了真实世界,一打开降噪音乐一响世界就又只为他一人起舞。

从营销层面上说,苹果摒弃了常规的硬广植入方式,无需复杂的产品卖点说明,就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产品的使用效果,让人能够轻松的get到品牌所表达的意思甚至还能因剧情会心一笑。
聚焦卖点传达
强化用户端体感
在蓝牙耳机这一块,索尼的知名度一直还可以,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索尼的品牌力也有下滑趋势,顶替上来的就是bose和苹果。
苹果蓝牙耳机能够被大众选择,还是依靠了它比较强劲的降噪能力,换句话说,降噪能力强是用户购买Airpods的关键因素。
和苹果手机不同,苹果手机一直被大众吐槽,主要是因为苹果手机真的存在信号、充电慢、电池容量小等问题,而如果已经是在用苹果手机的用户,想买耳机估计首选就是Airpods,一方面是更适配,另一方面也是降噪实力。
此次Apple Airpods 4广告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营造了一种体感,把降噪的那种感觉“具象化”,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以你为中心的世界,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这种创意表达方式其实并不是苹果第一次使用。
早在2023年,AirPods Pro就曾发布广告,在日常出行情景里展现AirPods Pro的使用亮点,结合现实与想象,创意演绎升级的「主动降噪」功能。
当开启主动降噪时,周围的车和人全都漂浮在半空中,主角一人独享空旷的街道,而一关闭,热闹场景又重新回来了。

Apple以一种生动巧妙的方式把硬核的产品功能展现出来,并且回归到日常的使用场景中。二者的共同之处都在于虚幻和现实之间的切换,去展现降噪“足够强大”,以此去深化大众体感。
品牌构建理想化现实逃离的场景内核
从某种程度上说,苹果此次为推广Airpods 4所打造的创意广告,不仅仅是一次产品功能展示的革新尝试,也是对现代消费者心理需求深入洞察的结果。
通过精心设计的视觉叙事手法,广告巧妙地将产品的核心卖点——卓越的降噪性能转化为一种能够激发个人情感共鸣与自我表达欲望的文化符号。
影片中,从沉重伤感到欢快愉悦的情绪转换,象征着个体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同时也隐喻了技术对于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增强个体幸福感的重要意义。

在传播学层面,这种不依赖于传统的产品参数罗列或用户评价引用,而是选择以故事情节驱动的方式进行品牌沟通的做法,体现了当代营销领域中“体验经济”的重要性。
它强调的是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能获得的独特体验和价值感,而非单纯的产品属性本身。
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Airpods 4作为一款高科技产品的功能性展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即使身处纷扰之中,也能借助科技的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享受片刻的独处时光。

另外,广告通过对色彩、音乐以及人物动作等元素的精妙运用,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现实逃离场景,使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从现实生活到幻想世界的跨越,并在此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产品所带来的变革性影响。
特别是当男主开启降噪功能后,周围环境发生的戏剧性变化——由冰冷的雪景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城市舞台,这一过程不但是物理空间上的转变,也是心理层面的解放与重塑。
它暗示着Airpods 4能够提供一个隔音的屏障,赋予使用者重新定义自身与外界关系的能力,让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绿洲。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